上证指数在1990年12月19日开市,开盘指数96.05点,当日收盘99.98点。周五收盘2668.97点。经历了四轮牛熊,(开市的几年波动巨大,暂且算做一次牛市)。 第一次牛市:1990年--1993年,95.79点---1558点。时间跨度4年。涨幅1400% 第二次牛市:1996年--2000年,1047点---2245点。时间跨度5年。涨幅114% 第三次牛市:2006年--2007年,998点--6124点。时间跨度2年。涨幅500% 第四次牛市:2014年--2015年,1849点--5178点。时间跨度2年。涨幅180% 第一次熊市:1994年--1995年,1558点--325点,时间跨度2年。跌幅78% 第二次熊市:2001年--2005年,2245点--998点,时间跨度5年。跌幅55% 第三次熊市:2008年--2013年,6124点--1849点,时间跨度6年。跌幅70% 第四次熊市:2016年--? 5178点--?? 跌幅??? 第一次牛熊没有参与,第二次熊市参与半程,第三、四次牛熊全程参与。 试着回顾一下历史上的熊市。 第二次熊市:2001年--2005年,2245点--998点,时间跨度5年。跌幅55%。 1、2001年7月---2002年1月,估值高,全面下跌,泥沙全下。时间跨度7个月,跌幅40%。 2、2002年2月---2002年12月,短线超跌,全线反弹后分化。时间跨度5个月,反弹30%。 3、2003年1月--2004年3月,熊市资金寻求确定性品种,题材与白马分化,防御板块演绎吃饭行情(五朵金花)。时间跨度14个月,反弹33%。 4、2004年4月--2005年6月,防御板块被炒高后,没了估值优势,最后一跌,共同寻底、磨底。时间跨度15个月,跌幅42%。 第三次熊市:2008年--2013年,6124点--1849点,时间跨度6年。 1、2007年10月--2008年10月,全市场估值太高,泥沙全下。时间跨度13个月,跌幅72%。 2、2008年11月--2009年8月,超跌后全线反弹再次寻底。时间跨度15个月,反弹105%。 3、2009年9月--2012年7月,熊市资金寻求安全确定性品种,题材防御板块再次分化,中小板成长股和主板医药等防御板块继续上涨。时间跨度12个月,反弹15%。 4、2011年4月--2013年6月,防御板块被炒高后,没了估值优势,最后一跌,共同寻底、磨底。时间跨度26个月,跌幅36%。 第四次熊市.... 1、2015年6月--2016年1月,全市场估值太高,全面杀跌,泥沙全下。时间跨度4个月,跌幅45%。 2、2016年1月--2016年12月,超跌后全线反弹再次寻底。时间跨度12个月,反弹30%。 3、2016年2月--2018年1月,熊市资金寻求安全确定性品种,题材防御板块再次分化,主板医药、消费、白酒等等防御板块继续上涨,创业板等题材屡创新低。时间跨度23个月,反弹35%。 4、防御板块被炒高后,没了估值优势,最后一跌,共同寻底、磨底。时间跨度?个月,跌幅?。截至今日,时间跨度7个月,跌幅26% 今日的上证指数处在历史数据的什么位置? 上证指数周五收盘PB1.3.。历史上只有在2013年6月25日--7月9日和2014年1月9日--8月1日。这两个时间段低于此数值。 对应上证指数也就是图中方框内这段时间,时间跨度约1年。 全市场PB处在什么位置呢?接近1849点,稍高于1664点和998点。 现在是最糟糕的时代还是最好的时代? 低估并代表立马上涨,高估也不一定立马下跌。价格过低和下一步上涨完全是两个意思。证券价格可以能会过低并且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甚至会继续下跌。即使如此也没法阻挡均值回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