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暑假消费提醒:为孩子花钱得当心陷阱坑人

 木香草堂 2019-07-27

  把目光瞄向孩子们,商家自然打得一手好算盘。对此,家长们掏腰包时,不仅要清楚花多少钱,还得算算这些花费值不值。比如,一些常规旅游产品“伪装”成游学产品,实际行程“换汤不换药”,但价格高出不少。

  部分培训班暗藏霸王条款

  暑期最红火的非各类兴趣班、培训班莫属。很多家长在掏腰包前,应该弄清楚部分培训班暗藏的“猫腻”。

  记者走访市场发现,目前合肥各大培训班争夺生源的招数不尽相同。有的走团购路线,原价600元4次的古筝课程,团购价只要199元;有的走“免费体验”路线,如某艺术中心打出“298元体验卡免费送”的广告等。

  对此,业内人士提醒,各类培训机构和补习班招生广告铺天盖地,让人心动的同时,不少背后暗藏猫腻,霸王条款隐藏其中。家长稍不留心,就会落入圈套。

  比如,合肥一些培训机构会推出“试听”噱头。许多培训班以先“试听”再交费的方式吸引家长。等家长们交全费用,如对教学质量不满意或孩子因故不能继续参加学习要求退费时,培训班往往以已经试听为由,拒绝退费。

  常规旅游线路打着游学名

  在决定给孩子报名参加培训班之前,家长们还得了解清楚对方是否经有关部门批准,特别要看清办学许可证上规定的办学地点、办学范围等内容与实际是否相符;同时,要全面了解对方的教学方式、师资力量等综合情况。

  记者在实地调查时发现,有些培训班喜欢打着名校、名师的名义来宣传。家长们应注意核实情况,最好提前到授课地点查看一番。除了考察资质、师资、收费等事项外,对场地过于简陋、教学设施不齐全的培训班应多加留心。

  再比如,一些报价动辄万元的出境游学团队,家长们在给孩子报名前,需先了解对方是否有组织国外交流或游学的资质。

  另外,一些常规旅游产品往往“伪装”成游学产品进行销售,实际行程“换汤不换药”,但价格却高出不少。因此,家长们选择这类产品时,一定要仔细了解和询问产品行程,弄清楚孩子出门是否真的能够达到游学目的。

  商场儿童乐园同质化严重

  在电商冲击下,以百货、零售业为主的传统商业寻求转型。“亲子业态”成为综合体转型方向之一。暑期,这些消费场所常被孩子们挤爆。记者采访中发现,合肥城市综合体中儿童乐园同质化严重,类型差不多,最多只是规模上有所差别。

  在经营中,一些亲子业态也面临诸多问题。例如,随着消费次数增加,新鲜感会慢慢消退,孩子们去几次就不愿意再去了。

  对此,业内人士建议,随着亲子业态越来越普及,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大型商场的亲子业态要实现差异化经营,在体验、服务等方面实现差异化。

  急着送孩子出门未必可取

  采访中,不少家长表示因孩子暑期没人管,才决定报兴趣班、补习班、夏令营等。实际上,急着把孩子送出门,甚至没有征求孩子意见,未必可取。

  “孩子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业内人士表示,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重视假期,引导孩子合理规划假期生活,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报名参加各类活动。

  当孩子处于青春叛逆期,不要用高压方式管控孩子,要多理解尊重孩子,与其平等沟通。对于顽皮的孩子,可以将他们好动的天性引导到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地方。

  比如体育运动方面,让顽皮孩子尽情宣泄,久而久之培养出孩子的特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