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脚部如果出现过5种症状,或是大病征兆!为家人收藏看看!

 还想学习的老头 2019-07-27

“上病取下,百病治足”,这是中医早有的说法,脚部是人体的第二心脏。足部以下有60余个穴位与五脏六腑有亲密联络,因而脚部变化会影响到身体健康。

当身体的某些部位生病时,也可以通过足部的变化来观察。

1.脚出现痉挛  脚突然出现抽筋,或是肌肉忽然收缩,可能是过度锻炼或脱水的持续状态。如果经常肌肉痉挛,你应该补充钙、钾和镁。

2.脚趾甲发黄 脚趾甲发黄可能是身体疾病的一种暗示。指甲真菌感染往往开始是你的指甲尖下的黄色斑点。如不进行处理,这种变色可能会深深地渗入到指甲及周围的其他脚趾。

3.脚趾用力不均 比如鞋底拇指侧会磨得明显变薄,这种人容易得肝病。小脚趾侧鞋底磨损更明显,也许患有心脏病。鞋跟明显磨损,说明肾脏有缺陷。

4.脚上伤口变多与年龄老化相关的糖尿病、静脉疾病,会放缓流向双脚的血流量,这会让伤口和穿新鞋引起的水疱愈合速度减慢。

5.扁平足有研究发现,随着很多青少年的体重增加,扁平足的出现的几率也会明显增加;还有很多女性产后会出现扁平足的情况,鞋子的码数会明显变大。扁平足的人长时间徒步行走,容易诱发足底筋膜炎。

脚部问题不容小视,练脚保健康

古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足部的运动,主要体现在“行”上。行者,动也,包括行走一类的活动。

1.抬足  抬高(高抬腿)双脚是对足部锻炼的有效方法,每次5-10分钟。会使腿部肌肉得到松弛,心肺的氧气供应和血液回流得到加强,对大脑和心脏的保护作用尤为明显,还具有抗衰老作用。

2.踮脚  双脚并拢着地,轻轻踮起脚跟,然后再轻松放下,反复进行。每天坚持2-3次,每次5-10分钟。长期进行这项运动,能解除站久、坐久后的机体疲劳、下肢酸胀和因下肢的血液回流不畅而引起的静脉曲张,并对皮肤色素沉着及经久不愈合的溃疡有治疗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