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祈年殿

 御冬青文斋 2019-07-27

本文参加了【京彩e品·京彩文化】有奖征文活动

头伏里的最后一天,阳光炽热,照得京畿大地如同在火炉上蒸烤一般。一时兴起,全家顶着酷暑到天坛游玩。守着北京城,居然十年多未逛天坛了。上次去的时候毛毛才二岁多,这次要带她认真了解一下天坛的历史文化背景了。

我们从天坛东门进入公园,沿着林荫道向西北方的北天门行进。走在树荫下感觉暑气不再那么逼人。到了北天门,也就到天坛公园的中轴线,祈年殿就在这条中轴线上,是天坛公园里最重要的主体建筑,自然也是我们游览的重点。祈年殿是祭天神殿,矗立在碧空之下,人站在殿外感觉与上天的距离被无比拉近。烈日当头,火热的空气裹挟着身体,汗水不由自主地慢慢渗出。即使酷热如此,游览祈年殿的中外游客依然络绎不绝。

(此图片来自网络)

祈年殿建在三层汉白玉的台基之上。站在殿外望去,祈年殿的上方是金色宝顶,在太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宝顶下方是三层重檐由涂有蓝釉的琉璃瓦构成,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天。檐间的殿身蓝绿相间绘有龙凤和玺的彩画,纹饰严谨而神圣庄严。最下层的殿身漆成红色绘有金纹,与红色檐柱浑然一体。

整个建筑为上殿下屋的木质梁架结构。殿中有4根龙井柱,象征着春夏秋冬四季;12根金柱,象征着一年12个月;12根檐柱,象征着一天12个时辰;檐柱和金柱共24根,象征着24个节气,加上4根龙井柱共28柱,象征着周天28星宿。28柱加上8根童柱合计36柱,象征着三十六天罡。这种设计是古人重视农业的体现,古时农业靠天吃饭,对天时转换的依赖无以替代。


我们去的时候正值祈年殿东西配殿进行相关历史展览,展示了中国祭天活动和祭天建筑的发展经过。祭天源于中国古代先人的自然崇拜,出于对自然界的日出月没、风云雷雨等现象的敬畏,对神明的崇拜,而祭祀的方式来祈求神明的谅解和赐福。祭坛神殿等建筑就是古代先民用来祈求神明赐福的场所。

目前已发现辽宁凌源县境存在的5000年前红山文化时期的祭坛遗址。而黄帝明堂是中国史籍记载的最早的祭祀建筑,为干栏式建筑。西周时期周武王在都城丰镐(今陕西省长安县)建明堂,用以祭祀昊天上帝及周文王,西周明堂的建筑规模宏大,其方位及时空的建筑寓意成为后代明堂建筑的基本要素。东汉光武帝刘秀于公元56年在今的河南省洛阳市建明堂,改祭祀昊天上帝为祭祀皇天上帝。公元690年,唐高宗皇后武则天自立为武周皇帝,为了表示武氏政权的合法性,她诏修建明堂于唐东都洛阳,所建明堂高达90米,称为万象神宫。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钟山建圜丘、方丘,每年的冬至、夏至日举行祭天,祭地大典。1371年,朱元璋下令在圜丘上建屋称大祀殿,在每年正月先吉日举行天地合祭大典。1403年(永乐元年),朱棣改北平为北京,立为京都,开始在北京南郊建造天地坛。1420年(永乐十八年)12月天地坛建成,天地坛的主体建筑大祀殿仿南京大祀殿,而规模更加宏大,这就是祈年殿的前身。1421年正月甲戌,永乐皇帝在大祀殿举行了天地全祭大典,此后110年间,明朝先后有9位皇帝在大祀殿举行了102次天地合祀大典。


明世宗朱厚熜热衷于礼制改革,恢复古制,嘉靖九年(1530年)将天地合祀改为天地分祀。建圜丘于南郊,名天坛;建方泽于北郊,名地坛;又在东郊建朝日坛,以祭日;在西郊建夕月坛,以祭月。嘉靖十七年,奸相严嵩投明世宗所好,主持设计了新的大祀殿为圆形攒尖建筑,三重檐,上层覆盖青()瓦,中层覆盖黄瓦,下层覆盖绿瓦,顶中间安放宝顶;大享殿檐柱窗棂均涂红漆饰以金,绘龙凤和玺。外柱12根,中柱12根,再中龙井柱四根。殿台三层,以白石须弥銮殿基,环汉白玉石栏,南、北、东、西均设出陛,南北出陛中陈以巨大的白石浮雕御路,雕龙、凤、云及海水江崖。设计得十分精美,朱厚熜对这个设计很满意,决定在大祀殿原址建新殿。嘉靖十九年(1540)年将大祀殿拆除。嘉靖二十二年动工,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新殿建成,改名为大享殿,专门用以行大享礼。

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世祖福临诏命举行祈谷典礼,于是改大享殿为祈谷坛。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改大享殿的青、黄、绿三色瓦为一色青琉璃瓦。乾隆十六年(1751年)改大享殿为祈年殿。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八月二十四日夜,祈年殿遭雷击起火,燃烧了一天一夜而化为灰烬。光绪皇帝谕令重建,由于典藉及档案中无相关记述,而由参加过祈年殿修缮工程的工匠根据回忆完成祈年殿的重建设计,光绪十七年(1891年)兴工重建,1896年重建工程竣成。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事变,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英美联军在天坛设总司令部,为了劫掠他们还将“京津”铁路由永定门外马家堡接入天坛,祈年殿的陈设、器件大部分都遗失,乾隆朝精铸器件大部被掠。

新中国建立后,天坛对公众开放,每日游人如织。2005年国家对祈年殿进行重修。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圣火交接仪式就在殿前举行。祈年殿已然成为北京的文化名片。

我们在游览过程中躲进装有空调的配殿,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舒适,也了解中国的祭天活动历史发展,很是惬意。走出配殿,进入炎炎烈日之下,无心再详细游览其它景点,于是打道回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