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会馆概况 - 新加坡晋江会馆

 李明旭 2019-07-27
会馆概况 - 新加坡晋江会馆
http://www./chinkang.Asp

新加坡晋江会馆简介

 

新加坡晋江会馆
联络我们 - 新加坡晋江会馆
会馆动态 - 新加坡晋江会馆
新加坡晋江会馆与国家图书馆管理局
会馆会讯 - 新加坡晋江会馆
新加坡晋江会馆_百度百科
-------------------------------------------------
https://www./news/fukan/mini-columns/story20180326-845693
杜南发:碎金烁火| 早报

------------------------------------------------------------------------------

新加坡晋江会馆座落于新加坡市中心的牛车水区,创立于1918年,迄今已有98年历史,宗旨是:敦睦乡谊,照顾会员乡亲的福利及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保存并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会馆先贤和历届会长为晋江会馆的发展在不同时代里做出巨大贡献。目前会馆会员人数约1200名。

新加坡晋江会馆于1918年成立时,主要目的是为乡亲们提供援助及接济南来的同乡新客。但于1945年战争结束后,儿童失学问题严重。会馆恢复活动后,立即于1946年创办晋江学校,解决战后严重的失学问题,同时开办夜班,让超龄青年重回学校受教育,学习一技之长。新加坡是个多元种族文化的社会,当时会馆的前辈先贤们,已经打破门户观念,不管是不是晋江人的孩子,只要有志向学,都可以来报名上课。

新加坡于1965年独立后,教育普及,会馆办学的任务也圆满完成,学校于1975年停办。会馆1976年成立康乐股,积极推广传统中华文化活动,以传承会馆弘扬文化的使命。当时,康乐股下设舞蹈团、戏剧组、华乐组、南音组、乒乓组、跆拳道,乃新加坡第一间开展文娱活动的宗乡会馆。通过康乐股活动,使会馆热闹起来。

除了会务的发展外,会馆也积极地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的晋江同乡会联系。如:1987年,晋江会馆庆祝成立69周年时,特别主办“新马晋江社团座谈会”,以促进新马两地晋江社团的了解与联系,当时15个马来西亚的晋江社团派了120位代表参加。1984年,晋江会馆与新加坡八大宗乡会馆联合主办新加坡有史以来,规模盛大的“全国宗乡会馆研讨会”,进而促成“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于1986年成立。蔡锦淞乡贤也被推举为首任秘书长。他也是世界晋江同乡总会的创会会长。

在前辈们奠定的稳固基业上再接再厉,使会馆的会务更加蓬勃发展。1993年是会馆成立75周年暨互助部成立47周年、亚洲晋江社团联合会成立3周年庆典。在时任会长蔡成宗的领导下,举办了历时半年的三大庆典及十项活动。除了三大庆典的庆祝晚会外;有传统节日的端午节敬老联欢会、三代同堂中秋赏月会;文化与艺术方面的晋江会馆文化节演出、丝海箫音大型舞剧表演、海上丝绸之路文物展;为促进文化经济交流的第一届世界晋江同乡联谊会、福建泉州市晋江经济贸易展洽会;同时出版会讯、特刊,以资纪念。1993年的三大庆典及十项活动,广邀世界各地晋江乡亲同欢共庆,节目内容多姿多彩,在会馆全体执委部委的通力合作及乡亲的鼎力支持下,圆满成功举行,盛况堪称空前。

进入21新世纪之际,有鉴于90年的老会所设备老旧,为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四层楼的会馆大厦于2005年进行翻新,工程于隔年竣工。除了会馆大厦进行翻新工程外,重新整理会馆文史资料,为会馆及国家保留历史文物;将会馆资料及行政系统电脑化,以提高秘书处的工作效率;出租会馆大厦1至3楼,彻底解决会馆的财务问题;成立青年团,积极吸引年青人及新移民加入,参与会馆的会务。为会馆的永续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同时,于2008年会馆90周年大庆,举办了系列庆祝活动:有晋江人文物展、今日晋江摄影展、闽风送暖千家乐慈善晚会。前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先生为庆典晚会主宾。

“人口老化是目前新加坡宗乡会馆面临的严重问题。我会的前辈们很早就开始积极吸引年青人参加会馆活动,成立青年团。并配合新加坡政府的移民政策,鼓励新移民加入会馆。” 晋江会馆的青年团于2008年成立,除了会馆的活动外,也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青年团在成立的第一年即推出“晋心尽力千小时”的义工活动,为新加坡华社自助理事会提供一千小时的义工服务。会馆的青年团人才济济,活力十足。在新加坡宗乡总会举办的端午节旱龙舟比赛中,于2011年和2012年连续两年获得冠军,于2013年获得亚军。晋江会馆于2013年获得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颁发的“2012年度杰出会馆奖”。

青年团也举办了以“网罗晋江青年才俊,传承晋江不息精神”为主题的青年团迎新会,在会馆的四楼礼堂吸引了超过100名年龄介于16-45岁的晋江籍年轻人参加,这当中包括了中国新移民青年,本地青年,甚至还包括了马来西亚晋江籍青年。青年团一群出生于70后,80后甚至90后的年轻人,多年来一直积极参与及协助晋江会馆的各项活动,颠覆了大家对于会馆的陈旧印象,使会馆给大家的印象不再是老年人活动的场所,而是老中青三代人同乐的场所。

颁发助学金及敬老贺岁金是本会传统的活动项目之一。“敬老扶幼”是华族及儒家的优良传统。有道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敬老贺岁金”的数目虽小,但这是本会向老一辈乡亲们表达的一份真诚心意。希望能将敬老尊贤的优良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延续至永远。会馆每年的第一项活动就是由本会教育股及蔡长言教育基金设立的“大专及中小学助学金”和福利股设立的“敬老贺岁金”的颁发仪式。

此外,会馆每年都积极举办华族传统文化节日及孝亲亲子等活动,如:春节团拜、端午节、中秋节、冬至及母亲节、父亲节、儿童节等庆祝活动。妇女组的组员们每个月都会亲自准备美味佳肴,为乡亲们举办庆祝生日会。“三代同堂庆中秋”更是会馆重点庆祝的一个传统大节庆,出席的乡亲非常踊跃。会馆特备了美味的自助晚餐,青年团呈献了丰富多彩的舞台节目,有歌有舞。乡亲们三代同堂,一边品赏佳肴,吃月饼,一边观赏节目,小朋友们提灯笼玩游戏,大家济济一堂,在晋江的大家庭中同欢共乐,其乐融融。 

新加坡晋江会馆九十多年来,能始终保持会务的蓬勃发展,实有赖于晋江会馆历届会长及前辈乡贤们,在每个关键时刻,都能以宽大的胸襟,高瞻远瞩的眼光,大胆革新,奋发图强,与时并进,使得九十多岁的老会馆,会务蒸蒸日上,永远充满活力。近年来的历届会长蔡锦淞、蔡成宗、张锦川、萧孙喜、谢秀兴、林光景、蔡克网、庄镇祥都在各不同领域为会馆的会务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会馆的会务工作永远不会停止,它不是终点,而是一段又一段的历程。新加坡晋江会馆将秉承前辈先贤及晋江人拼搏谦恭的精神,群策群力,为会馆及国家社会的和谐发展继续贡献力量。
 

            新加坡晋江会馆

          第36届(2018-2019)执行委员会

名誉顾问:

蔡崇语

名誉顾问兼永久名誉会长:

蔡天宝DUBC,JP,BBM  蔡锦淞BBM  蔡成宗PBM

许书朕        林光景PBM

永久荣誉会长:

谢安桐

会务顾问兼永久名誉会长:

萧孙喜   谢秀兴   邱传庆 

陈明德   蔡克网PBM  李友福

会务顾问兼名誉会长:

张锦川   庄镇祥

法律顾问:

林清如   余建成

医药顾问:

曾仲铭医生


正会长:

卜清鍾

副会长:

丁增嘉JP,BBM

朱仲涵

柯鸿景

常务委员:

王为森  彭丽儿  李国荣  林忠发  黄天赐

正总务:

蔡少铭

副总务:

黄利奇

施能辉

正财政:

施湧海

副财政:

张  露

萧宝禄

正文书:

李玲娜

副文书:

邱宁毅

正教育:

施詠晴

副教育:

洪金贵

正福利:

邱丽珠

副福利:

谢文伟

正康乐:

孙清华

副康乐:

蔡奕昌

正交际:

陈本忠

副交际:

施性富

执行委员:

施心强  谢亚珉  李冠芳  许美景  魏文杰

互助部主任:

赖国标

副互助:

杨火成

张育民

正查账:

杜振智

副查账:

谢征峯

晋雅阁阁长:

黄天赐

副阁长:

谢亚珉

青年团顾问:

正团长:

副团长:

何伟山   柯鸿景   陈本忠

孙清华

蔡奕昌   李玲娜   朱新烽   施沧源   肖  峰


          新加坡晋江会馆

        第36届(2018-2019)部务委员会

互助部名誉部务顾问

蔡锦淞BBM   蔡成宗PBM   许书朕   林光景PBM 

张锦川     萧孙喜    谢秀兴   邱传庆 

陈明德     蔡克网PBM   李友福   庄镇祥 

互助部部务顾问

卜清鍾  丁增嘉JP,BBM  朱仲涵  柯鸿景

陈英烈  谢福盛  赖国标  杜文魁

颜振忠  李国荣  黄利奇  丁振倧

 

部务委员会

主任:

赖国标

副主任:

杨火成   张育民

总务:

李能安

副总务:

陈香芬

财政:

谢友明

副财政:

王庆烈

调查:

周天佑

副调查:

蔡志坚

部务委员:

翁健初   颜意棠   吴祖蓄   陈礼伦   邱传吉

 

评议委员会

评议主任:

丁振倧

副评议:

张文进

查账:

黄山河

副查账:

张泰山

考核:

赖秋菲

评议员:

郑标鹤

 

候补委员:许清安     杨诒春     赖永祺     周祖坤 

           黄利奇    李国泰     陈子滨     颜怡霨

 

 晋江会馆章程英文版pdf文件格式下载 

 

 晋江会馆章程中文版pdf文件格式下载 

  

晋江学校

School of Chin Kang

 

创办年:  1947年

创办地址:武吉巴梭路29号晋江会馆

创办者:  晋江会馆

停办年:  1975年

创办经过:

1945年新加坡光复,失学孩童众多。大坡一带,人口稠密,失学孩童亟需上学。多间会馆,不辞劳苦,开办学校,招收学生。晋江会馆,不落人后,在洪宝植、张楚琨等同乡倡议下,出钱出力,并得会馆同仁及社会热心人士支持,在1946年,创办了晋江学校。

学校简史:

1947年,晋江学校正式开课,由张碧夫担任校长,学生人数约70余名。除开办日学,晋江学校也开办夜学,学生人数还比日学多。学校经费由会馆理事献捐,学校是在惨淡经营下力求进步。理事每年约捐出60元或以上。会馆理事张昌泉赠送学校一辆校车,非常热心支持学校。

1949年,颜根山任校长,锐意创新,扩大招生人数,学生人数增加到百余名,分六间课室上课。校舍在会馆内,空间有限,学校经费,经常入不敷出。理事苏秋生热心教育,曾在他的电影院义演筹款,补救学校的短绌经费。

1950年,柳克敏出任校长,学校依然在经费不足下发展。会长苏秋生乃前往槟城向当地同乡捐募学校经费,学校才得以顺利发展,且蒸蒸日上,学生的学业与课外活动的表现,均获得肯定的进步。

1953年,侯贤辉当校长,学校再进行改革,定期举行各项学业比赛,加强学生对文艺、图工、音乐、舞蹈的兴趣,一时晋江学校学生在课外活动方面的表现,受人瞩目。

1956年,学校向教育部申请津贴获准,解决了经费问题,学校开始广收学生,一时人数激增,校舍不敷容纳。会馆主席苏秋生倡议扩建会所,增添课室。扩建之事,得到新马各地晋江同乡的热烈响应,慷慨献捐,扩建工程在1958年开始。

1959年,会馆扩建工程完成,学生可在空气流通,光线充足下的新校舍学习。同时,学校也增添各种教学用具,惟缺乏学生运动场地,乃租借学校对面政府管理的草地,作为体育及课外活动的场所。当年学校曾举行一项游艺会,获得大众好评。

1961年,侯贤辉因事辞职,由吴序福领导校务委员会推动校务,度过一段困难时期。

1962年,聘蔡兴利为校长,校务继续顺利进行,是时学校共有12班学生,规模较前大得多,乃分上下午班上课,学生共有400余名。

1964年,学校得到会馆教育科主任张天章捐献全校学生桌椅264套,皆符合卫生部规定,学生有了舒适的座位,学校设备日趋完善。

1970年,会馆理事丁马成为母亲庆祝八秩大寿,将部分贺仪捐献学校,作为助学金,让家境贫寒子弟继续学业。

1971年,本区住户迁入政府组屋居住,为数颇多。学生来源逐渐减少,班级数目随着递减。当时虽获得会馆理事何瑶焜及张克彩先后发动捐增新生全年的课本及文具,张克彩也为贫困家庭子弟缴交全年学什费,但也无法挽救学生的日益减少。这一年,学校没有招收新生。

1975年,会馆经过一番慎重的考虑,决定在1976年起停办晋江学校,并协助学校师生转到他校。

学校表现:

晋江学校在校长与教师苦心经营下,学生在美术、话剧、歌剧、舞蹈等方面的表现优越,时常受到报章及观众好评。学生工艺作品展,无论木刻、刺绣、藤工、织工等,都获好评。1960年国家剧场举行美术比赛,学生何石镇的作品,获得当时国家元首的激赏,亲自选购,以作鼓励。学校的体育活动也非常活跃,篮球、乒乓都曾获得区赛锦标。

-------------------------------------------------------------------


-----------------------------------------------------------------

---------------------------------------------------------------------------


---------------------------------------------------------------------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