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晓峰:疾涩论

 蓝风逸之 2019-07-28

   摘要:文中论述了“疾涩”的内涵以及它们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揭示了书法点画线条的潜在因素,使内部难以感知的对立、冲突与和谐得以呈现。文中还论述了与疾涩密切相关的其他因素,如:迟速、中锋、提按等内容。

   关键词:点画;疾涩;迟速;中锋;提按

   作者简介:康晓峰(1961-),男,黑龙江克山人,大庆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书画研究与创作。

蔡琰在《述父蔡邕笔法》中将书法的用笔法则精炼成两句话:“书有二法:一曰疾,二曰涩。得疾涩二法,书妙尽矣。”

“涩”,指涩势。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就是东汉书法家蔡邕,他在《九势》中说:“涩势,在于紧駃战行之法。”1这是以比喻来述说用笔的方法,并未给出明确的定义或具体操作的描述。关于这句话,现代书法家沈尹默先生的解读是:

涩的动作,并非停滞不前,而是使毫行墨要留得住。留得住不等于不向前推进,不过要紧而快(文中“駃”字即快的意思)地战行。“战”字仍当作战斗解释。战斗的行动是审慎地用力推进,而不是无阻碍的。有时还得退却一下,再推进,就是《书谱》中所说的衄挫,这样才能正确理解涩的意义。书家有用“如撑上水船,用尽力气,仍在原处”来作比方,这也是极其确切的。2

沈先生的解读是很贴切。涩势的含义就是:道路险阻不通畅,是用紧张不停地战斗向前推进的。书法作品中高质量的线条都是在克服阻力的过程中完成的,绝无平拖直过的滑笔。“涩势”使点画线条极富“力感”,可以说,这触及到了中国书法的核心内容。南朝齐书法家王僧虔《答竟陵王书》中曾说:“张芝、韦诞、锺会、索靖、二卫并得名前代,古今既异,无以辨其优劣,唯见笔力惊绝耳。”3可见,笔力如何是评判书法作品优劣的一个共同标准。只有笔力惊绝者才是书法造诣的高层次,而这种笔力所创造的点画线条的“力感”,其技术基础正是“涩势”行笔。“涩势”行笔是技术难度很高的笔法,涉及到书法笔法的诸多问题,非勤学苦练并具有良好的悟性者不能获得。关于如何练就“涩势”笔法,祝嘉先生在《论书法中的“疾涩”》一文中说:

初次用“涩”,是用全力慢慢行笔,步步停顿,等到熟练,就会快起来,就使行笔如飞,仍会步步停顿,而自己也不觉了。能惯用“涩”,使手成了习惯,就无往而不“涩”了。若一入手就求快,就容易直滑,尤其是不能快而强快,那就会忙乱,又滑又乱,那是很糟的。快和用力是相关的,拳术家打拳要快,不快就没有力。枪弹之所以能摧坚,也是快的缘故,慢就没有力了。所以“疾”字很重要,快可以提高其摩擦力,也就是提高其“涩”的程度。但初学不宜快,所以要从迟入手,从“迟涩”进到“疾涩”,字也就写得很好了。4

学习书法的过程是从“迟涩”渐渐进到“疾涩”的过程。刘熙载《艺概》中说:“行笔不论迟速,期于法备。善书者虽速而法备,不善书者虽迟而法遗。”5初学者即使从“迟涩”入手,也会出各种问题,这是难免的,书法实践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迟涩到疾涩,中间有漫长的路要走,其中的要点在于“法备”,所以“疾涩”是不能勉强的,只有顺其自然才不会出问题。一般而言,运笔迟涩,易得稳重、沉着、端庄有力;然而一味迟重,专务迟涩,则容易失却神气、风采。故在笔法、字法、章法当然也包括迟涩法渐通渐熟的基础上,应该逐步走向疾涩。运笔疾涩,可增加点画线条劲利、飞动、风神显耀的生命活力。

书论中“疾”指疾势。它并不是简单的速度快,重要的是须起伏行笔,急遽有力。蔡邕《九势》中说:“疾势,出于啄磔之中,又在竖笔紧趯之内。”6值得注意的是,蔡邕对“疾势”所列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短的笔画。其中啄为短撇,是用鸟嘴啄食来形容它的急遽有力;磔是波捺,为三过笔,也叫一波三折,有曲折流行之势,其中末了一折,亦需快行笔,近出锋处,按笔急收;紧趯是指竖钩的钩,亦须疾出,才能紧而不散。在蔡邕看来,只有啄、磔、趯三者才是须用疾势的地方,非疾行笔就难以笔力劲健,笔势充盈。蔡邕论书把“疾势”完全视为具体的点画法,应该说是有历史局限性的。“以疾涩通八法之则”(清康有为《广艺舟双辑》语)强调了无论横、竖、撇、捺,任何点画,都应以疾涩之法行笔。清冯武注曰:“八体之中有疾有涩。宜疾则疾,不疾则失势;宜涩则涩,不涩则病生。疾徐在心,形体在字,得心应手,妙出笔端。”7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也指出:“古人论用笔,不外'疾’、'涩’二字。”8这些说明了“疾与涩”都是贯穿于所有点画线条的基本技法,在书法中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它们的完美结合,使得线条内部一下子冲突起来,形成内劲充足,势力圆满的感觉。“疾涩”笔法精妙、神秘,耐人寻味。下面让我们来揭开书法疾势涩行笔法的神秘面纱。

涩笔,即笔画节节推进,艰难前行,恰如刘熙载所说:“用笔者皆习闻涩笔之说,然每不知如何得涩。惟笔方欲行,如有物以拒之,竭力而与之争,斯不期涩而自涩矣。”9不断的阻力,又不断地克服阻力,克服后又产生新的阻力,再克服,再奋进,就这样去完成每一个点画。使点画线条无直率,无油滑。书法以涩为主,疾涩结合,强调疾中求涩,在巨大的阻力之中,充满着鼓荡前进的力量,是涩而能疾。祝嘉先生说:

“涩”的用法,是要步步停顿,是要把长画变为短画(长画是由短画积累而成的)。所以画无论怎样长,也不会靡弱而成强弩之末。也就是孙子所说的:“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我们写字的道理也是这样的。“其势险”,也就是说要快、要猛,就是“兵贵神速”。10

疾势涩行之法,是在波动急行中有顿挫。画短可疾势而出,画长则步步停顿,每一步就是一个短画,每个短画都可疾势涩行。把长画处理成多个短画的集合,使其势险,使其节短,使一画之中有多次的爆发之力。依靠这个爆发力,开始新的高速起笔,加速疾行,进行新“短画”的疾势而书,使整个长画都能笔力劲健。

其要点是:笔要停得稳,即尚在加速过程之中、还有势有力之时就断然停笔,即擒得定,避免慢速滑行笔的出现,以不背离疾势而书、速以取劲的原则。无论急停、重新蓄势,还是发出新的爆发之力,每个环节都是为保证各个短画皆在高速起笔,加速疾行的过程之中写成。这种急奔急停的疾势涩行笔法,行有行的笔力,停有停的笔力。正所谓:“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唐孙过庭《书谱》语)

“疾涩”易被混同于“迟速”。疾涩虽步步有停顿,但并非行笔速度缓慢,绝不可把因连续停顿用时较多而理解为“迟”,也不可因疾涩出笔迅捷,而简单地理解为“速”。“速”可能有平拖浮滑之形,而疾涩必备起伏之状,急遽之力,否则停笔之时就可能减速慢行,或不敢果断地蓄势发力,这样,也就把握不好疾势涩行之法了。刘熙载《艺概》言:“涩非迟也,疾非速也。以迟速为疾涩而能疾涩者无之。”11可以这样说:“迟速”与“疾涩”相关,但迟速不等于疾涩,能迟者未必能涩,能速者未必能疾,疾涩的内涵要远远大于迟速。疾涩功力不足者稍有不慎,就会落入到或臃肿凝滞或单薄浮滑中去。

书法的疾势涩行之法与多种笔法密切相关,中锋也只有结合了疾涩才有了丰富的内涵。元代赵孟頫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12沈尹默先生认为“用笔千古不易”就是指中锋笔法。他在《书法论》中说:“笔笔中锋,点画自然无不圆满可观。所以历代书家的法书,结构短长疏密,笔画肥瘦方圆,往往因人而异,而不能不相同的,就是'笔笔中锋。’因此知道,'中锋’乃是书法中的根本方法,必当遵守的笔法。”13清代周星莲则释为“疾涩”:所谓千古不易者,指笔之肌理言之,非指笔之面目言之也。谓笔锋落纸,势如破竹,分肌劈理,因势利导。要在落笔之先,腾掷而起,飞行绝迹,不粘定纸上讲求生活。笔所未到气已吞,笔所已到气亦不尽。故能墨无旁沈,肥不剩肉,瘦不露骨,魄力、气韵、风神皆于此出。书法要旨不外是矣。14周星莲所理解的“用笔千古不易”正是疾势涩行所造就的内在肌理,并认为“魄力、气韵、风神皆于此出。”从中亦可领会中锋与疾涩的关系。

下面我们再以“提按”为例,略述疾势涩行之法。“提按”即提笔与按笔,是笔毫的纵向运动。一方面,线条通过轻提与重按导致其粗细变化,另一方面,书写任何一个笔画,运笔过程中,笔毫都是在提按交替中进行。沈尹默先生在《书法论》中说:

前人往往说行笔,这个“行”字,用来形容笔毫的动作是很妙的。笔毫在点画中移动,好比人在路上走一样;人行路时,两脚必然是一起一落;笔毫在点画中移动,也得要一起一落才行,落就是将笔锋按到纸上去,起就是将笔锋提开来。这正是腕的唯一工作。但“提”和“按”必须随时随处结合着,才按便提,才提便按,才会发生笔锋永远居中的作用。15

沈先生这段话形象生动地描述了提按笔法,指出了书写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提按变换的过程,也指出了提按对于中锋的意义。用唐代孙过庭的话说就是“一画之中,变起伏于锋杪”(唐孙过庭《书谱》语),在笔画的起笔、转折笔、收笔等处,提按同样伴随在疾势涩行的每一步蓄势发力之中;点画线条的中截,凡是为了重新蓄势发力之处,几乎都有些许的或提或按。轻提以蓄势,实按以发力,提按的疾涩由顿挫来完成,顿挫所具有的速度与力度同于疾涩,顿挫可视为疾涩的一种,提按有了疾涩的因凭才有了内在的依据。书法线条的外形塑造是由提按,而其内质则必由疾涩。

书法的疾势涩行之法,使点画线条中截内在力量的充实,毛涩浑劲。笪重光说:“欲知多力,观其使运中途;何谓丰筋?察其纽络一路。”16包世臣也说:“用笔之法,见于画之两端,而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断不可企及者,则在画之中截。盖两端出入操纵之故,尚有迹象可寻;其中截之所以丰而不怯、实而不空者,非骨势洞达,不能倖致。”17“观其使运中途”及“中实”说,都是直指疾涩之法。

疾势涩行使书法的点画线条形成一种虽经坎坷曲折仍能勇往直前的强者形象,它如逆水行舟,不屈不挠,焕发着旺盛的生命力。线条内劲充足,浩气鼓荡,笔雄力健,极富生命活力之美。

                               [参考文献]

1][6]东汉蔡邕著《九势》,见:《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7, 6页。)

2]沈尹默著《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见:《现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0年版,137页。

3]唐代韩方明著《授笔要说》,见:《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285页。

4][10]祝嘉著《论书法中的“疾涩”》,见:《现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0年版,185页,184页。

5][8][9][11]清刘熙载著《艺概》,见:《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710

7]清冯武编著,崔尔平点校《书法正传》,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5年版,112页。

12]元赵孟頫著《松雪斋书论》,见《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版,179页。

13][15]沈尹默著《书法论》,见:《现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0年版,3-4页,6页。

14]清周星莲著《临池管见》,见:《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724页。

16]清笪重光著《书筏》,见:《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562

17]清包世臣著《艺舟双楫》,见:《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653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