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照寺被毁后“神奇”复修之谜,传说中与张献忠遗宝有关

 历史解密坊 2019-07-28

普照寺位于四川省都江堰青城山,是国内的一座大型寺院。历史上关于普照寺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最为著名的传说,便是普照寺与张献忠宝藏的秘密。二者之间究竟藏有怎样的关系?普照寺辉煌的背后,又会有哪些鲜为人知的传奇?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明朝末年,大明江山可谓是内忧外患,在风起云涌的起义军中,有两股势力最为强大,第一是西北的李自成,第二则是盘踞于川蜀之地的张献忠。
张献忠作为明末起义军首领,于崇祯16年攻克武昌,后带兵攻入四川,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定年号大顺。直到清军入关后,随着明朝以及李自成的覆灭,张献忠的大西政权才开始岌岌可危。
据史料记载,在大西政权灭亡的前几年,张献忠曾派自己的义子张可旺率军进驻灌县。在此次行军的队伍中,除了诸多士兵外,还有300名来自于民间的石匠。他们随军被带到大观镇境内的青峰山开采山石,可是自此之后,300名石匠却莫名其妙的没有了任何的消息。

正因如此,有史学家认为,张献忠可能已经料到自己的政权命不久矣,于是便派人以采石之名前去青峰山埋宝。为了掩人耳目封锁消息,300名石匠也在工程即将完毕之时,被残忍的杀害,成为了刀下的冤魂。

同样是在青城山,一座寺庙与张献忠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便是普照寺。普照寺的历史很悠久,具体建寺时间已经无从查考,可是在清人高履和的著作《普照寺源流记》中记载:“寺历数朝,世有传人,明末火于献。”意思就是说普照寺在明末被张献忠焚毁。

自清代康熙朝开始,普照寺在焚毁的遗址上重建,此时的普照寺还只是一座占地仅有半亩的小庙。至乾隆中期时,普照寺开始有所扩建,并逐渐发展。到了道光年间,在方丈鉴山的主持下,普照寺突然大兴土木,将庙宇扩大至占地400亩。其内有殿宇五重,建成24个天井与佛教二十四诸天相对,连庙内的舍堂也增添至365间。
此事被记载在史书中显得有些蹊跷,普照寺此次修建耗费巨大,而在该寺修建之前,庙内的香火并不旺盛,也没有任何香客大规模捐助,朝廷更未曾参与过此事,普照寺究竟从哪里得来了大笔修缮资金呢?

普照寺对外的宣扬为:道光庚子,接待鉴山主方丈事,念累世之祖劬思懋建……即于是冬天示神奇,山裂石出,不劳雕琢,不烦辇运,自致良材以显名胜……添修广厦数十楹。”意思就是说,普照寺鉴山大师所做之事感动天地,上天让山石裂开,不经过雕琢,拿起来就可以修建普照寺。

如此漏洞百出说法,别说是睿智的读者,便是孩童也未必能信,因此“天示神奇自成寺”的说法绝对不可能。

如果我们将张献忠采石与普照寺突然扩建之谜联系起来,问题的答案似乎迎刃而解,二者之间究竟有没有联系呢?我们还是从普照寺内所供奉的佛像说起。
普照寺内除了供奉的传统诸佛外,还有一位端坐于正厅的心莲和尚塑像,而这位心莲和尚正是普照寺的由衰转兴的奠基者。
传说心莲和尚并非地地道道的僧人,他的真实身份是大西政权将军李定国的部下。在大西政权覆灭后,心莲和尚为了逃避清军的搜捕,来到了普照寺出家为僧,并担任了主持一职。

有专家认为心莲和尚之所以会避难普照寺,是因为他知道青城山的宝藏秘密,其目的无非有两个,一是想以出家普照寺为名,来此地看护宝藏。二是想取出此处的财宝,准备干一番东山再起的大事。
可是看着满清江山越来越稳固,而昔日卷土重来的梦想渐渐成为了泡影,心莲和尚只能心灰意懒,陪伴青灯古佛了却残生。至于心莲和尚在临终前是否会说出宝藏的秘密,我们却不得而知。不过小编认为,心莲和尚应该告诉了自己弟子的张献忠藏宝的秘密,普照寺这才在百年之后得以大肆扩建。

传说终归只是传说,虽不是空穴来风,但也并不能当作信史进行考量,如果真的想揭开其中的秘密,我们还是需要考古专家从文物中寻找证据。毕竟猜想和推测不能作为最后的定论。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