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律诗写作点滴谈(8)

 梦醒小径边 2019-07-28
​第八讲 桂月谈比兴​

宋学家朱熹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引起所咏之物也”。“赋”就是白描直叙,直抒胸臆,直论其事,不加曲折;这是诗词抒情的主要手法,这里不多谈。本讲重点谈谈比兴的用法。

第一节 比的用法
古诗词中的“比”,与比喻辞格不尽相同:其一是诗词的“比”,不一定要“比喻词”连接,多为借喻达情;其二是倚重整体喻意,而非一句一物的形容描摹;其三是诗词的“比兴”往往互为表里,不可分割。
例卅一: 春恋(新韵)
春风拂面柳生烟,碧水茵蒀映湛蓝。
试看女红留恋处,帅哥忘返鸟能言!
诗中“柳生烟”、“映湛蓝”都用了比喻,极写杨柳依依、春光明媚,亦为写青春烂漫、春心荡漾而起兴。
诗词比法有多种,下面分别介绍:
1.明喻。如杜甫《旅夜书杯》“飘飘何新似?天地一沙鸥”。把自己颠沛流离、飘忽不定的生活比成沙鸥,十分贴切。
2.博喻。如苏轼《百步洪》第一首写水波冲泻:“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用七种事物来比喻百步洪水波泻落的迅、猛、快、捷,形象逼真,气势磅礴,是任何描写和叙述都不可达到的效果。
例卅二: 时不我待
子嗟川水向东流,逝者如斯不可收。
岁月飞梭弹指去,白驹过隙莫回头。
一日三秋问来意,千山万水总添愁。
深秋莫恨梧桐雨,只盼春波戏早鸥。
这首诗用了“川水东流”、“岁月如梭”、“白驹过隙”等比拟时光易逝、时不我待。属于博喻一类。
3.隐喻。如张九龄的《感遇》第二首“江南有丹桔,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表面上看是颂桔,实际上是说自己有耐冷的品质,不求别人提拔。



第二节 起兴的用法
“兴”有两种,稍有不同:
1.“赋而兴”。只是起个头,以“引起所咏之辞”。如《秦风·蒹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一首情歌,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起兴,渲染了环境气氛。但这种起兴并无比喻意义,是“兴”还是“赋”,难于辨别,所以称为“赋而兴”。
2.“兴而比”。除了开头,还有暗比的意思。如周南《关睢》“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相传睢鸠这种鸟是有一定配偶的,雌鸟不和其他公鸟乱交。用它来起兴,暗比淑女贞洁的品德。
例卅三: 岁杪咏怀
无端贼雪上层楼,天际流云向晚收。
富贵书虫不相识,笙歌隐者岂同流?
精神无昨懒说话,功过不谈且进馐。
数盏浊醪酹明月,莫言欢喜莫言愁!
此诗首联“无端贼雪上层楼,天际流云向晚收。”兴起以后三联的抒情,属于“赋而兴”一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