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阳寿夭论,脾胃论

 道佛儒医旧葫芦 2019-07-28

《五常政大论》云∶

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

夫阴精所奉者,上奉于阳,谓春夏生长之气也;

阳精所降者,下降于阴,谓秋冬收藏之气也。

且如地之伏阴,其精遇春而变动,升腾于上,即曰生发之气;升极而浮,即曰蕃秀之气,此六气右迁于天,乃天之清阳也。阳主生,故寿。

天之元阳,其精遇秋而退,降坠于下,乃为收敛殒杀之气;降极而沉,是为闭藏之气,此五运左迁入地,乃地之浊阴也。阴主杀,故夭。

根于外者,名曰气立,气止则化绝。

根于内者,名曰神机,神去则机息。

皆不升而降也。

地气者,人之脾胃也,脾主五脏之气,肾主五脏之精,皆上奉于天。二者俱主生化,以奉升浮,是知春生夏长,皆从胃中出也。

故动止饮食,各得其所,必清必净,不令损胃之元气,下乘肾肝,及行秋冬殒杀之令,则亦合于天数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