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拆书思考 │为什么要写I便签

 长沙7喜 2019-07-28

在正式开始今天的文章之前,先带大家复习一下RIA便签法,即为:

RIA(Reading、Interpretation、Appropriation)

R(Reading)=阅读

I(Interpretation)=理解、说明:以学习者为中心,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

A(Appropriation)=拆为己用: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A2规划应用(目标与行动)

《这样读书就够了》拆书帮帮主 赵周

那么,现在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常常说需要写3张便签,大家知道是哪三张吗

(思考一下)

(来看答案)

I便签,A1便签和A2便签

不要小看这三张便签哦,这三张便签分别对应着理解力,反思力和计划执行力。

你答对了吗?

这三张便签中,哪张最重要?

其实都重要。如果对这三张便签还不是很熟悉,那么可以阅读赵周老师《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

今天想谈一下自己对I便签的理解。

I环节,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是一把梯子,建立在作者和读者之间,这把梯子是为了将作者的意思顺利地传递到读者。

No.1  I便签和我们平时的读书笔记有什么不同?

有的人说了,我平时读书,也看呀。甚至有时候还会做读书笔记,把对自己有用的话抄下来,甚至还做了思维导图,为了避免忘记过一段时间还会复习一下。

我们来回头看这个过程,是不是所有的东西还是作者的东西,就像是你把一块砖从一个地方搬到了另外一块地方。有时候你会把砖劈成两块,放在不同的地方。但是这块砖还是一块砖。这是作者的东西。整个过程不产生新的知识,它是一个静态的,不能生长的东西。

而I便签的过程,更像是你从作者那里拿了一块砖,你发现这个砖不错,你在这块砖上面,加了点水泥,或者按了个手印。甚至你发现这个砖太好了,非常适合你现在正在搭建的一个小厨房,你把它用水泥和你之前攒的一块砖联系了起来。

整个过程中,砖的主体没有变,但是它和你产生了关系。它不再是一个孤零零的砖,它是一块被你标记了的砖。

有了你的符号,它就是你的砖。它不是路人,而是你的熟人。路人过去了,你就忘记了,而熟人至少你会记得它的名字,甚至有它的联系方式,当你需要它的时候,你就能调动起来。

所以I的过程,是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是弱水三千,我先取一瓢的过程。

No.2  为什么要写I便签

我有个小外甥,上小学5年级。有一天他拿一个题来问我,说自己不会做。

你看,就是下面这道。你也来做一做吧。

过了几天,他又拿了一道题来问我。

你再看,是这一道。再来试着做一做吧。

你是怎样做这两道题的,看看和我的方法相同吗?

这两道题看起来要算的东西不一样,题目也不一样,但是有一点是一样的,那就是都需要先找出圆心。

这个过程中,我在思考我的作用是什么?是直接告诉小外甥答案,告诉他怎么做这道题吗?当然可以这样做。而更重要的是,要告诉他为什么看到这类题要先找圆心,引导启发他整个思考过程。

这个过程,也是一个I的引导过程,让题目和外甥学过的圆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而小外甥之所以不会做这两道题,是因为他自己不能添加出来辅助线。

我的作用,是引导他添加辅助线的过程,而不是帮他做题。这样他在碰到这一类型题的时候,能够联想起这个经验,可以自己独立思考和做题。

No.3 写好I便签有什么用

彭小六的一篇文章中,提到梁文道先生的《一千零一夜》,是用一个点作为突破来进行阐述,让听众从一个点得到启发,这个过程也是I便签的过程。

当我们写书评时,也是一个将书中的知识点结合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语言阐述,并进行拓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I便签的过程。

当老师给学生上课时,通过用生活中的案例联系知识点引导学生产生兴趣和学习的过程,也是I便签的过程。

I便签有很多的应用,而要把I便签写好需要积累很多背景信息。

这也是解释了为什么拆书家要积累很多的生活案例,要知道学习者的痛点。这些都是在了解学习者,是在为I的讲解能够关联到学习者的经验服务的。

你有多了解你的学生,影响着你能够给予他多少帮助。

你有多了解你要解决的问题,影响着你能够提供多少种解决方案。

No.4  I便签思维延伸:为什么不要长时间刷手机?

长时间刷手机的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接收信息的过程。暂且不论这些信息有好有坏。即使都是好的精华信息,匆匆地浏览在生活中也不会留下任何印迹。

刷手机的过程像是在不断地给脑子里种了很多种子,而这些种子从来都没有发芽。更提不上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或者结出果实。

而如果你在拿到一颗种子后,把它埋在固定的地方,对它进行浇水,施肥和给予阳光的照射,精心呵护它的成长,你能够观察到它的细微变化,你会比任何人更清楚它的改变。在它成长为一棵小苗时,你就可以再种另外一棵种子。

有的人可能会说,那我想一下子种很多种子,行不行。在地里种很多可以,但是在大脑中不行。因为大脑是一个需要保持专注的器官。它不像是阳光普照大地,它一次只能关注一个点。

如果你同时关注很多,那么必然会增加大脑的切换频率。而大脑一经切换,其效率就会降低。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初高中学校不让孩子上课玩手机的原因,因为真正的学习必然是需要专注的,嵌入到学习者经验中的,而且初次学习时最好是有反馈的。

所以,从这个点来说,我更赞同线下学习。这也是赵周老师之前说为什么拆书帮要花费巨大的资源进行线下活动的原因。

对一个知识点的深挖,而不是所有的东西浅尝辄止。

从这个点来说,也理解了为什么思考琦老师在活动现场需要我们对一个问题进行深挖。深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我们常常忽略。

No.5  I便签思维延伸:学习不进行深入思考行不行?

前两天还在和朋友说,现在一些学生只放1天假回家,就背了一书包的书回去,也不知道自己能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做多少题目。

这种现象产生一部分是因为学生没有预估任务完成时间的能力,还要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焦虑。他会觉得自己这个知识点也没掌握,那么知识点也没掌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