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中医为康复患儿保驾护航(四) 儿童病理性汗出篇

 文文ap25 2019-07-28

病理性出汗表现

宝宝睡眠时出汗或者活动时出汗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很多家长对此会有焦虑:孩子睡觉时整个枕头都被汗水打湿了,是不是缺钙或者缺其它微量元素啊?孩子稍一活动就浑身出汗,甚至坐着不动都出汗,是不是体质太虚弱了?中医认为,在婴幼儿时期,宝宝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自然是比较容易出汗的,只要精神状态饱满,饮食正常,就是生理性汗出,不需要治疗的。

当然,儿童病理性的汗出也是比较常见的,可分为自汗盗汗两类情况,可伴有神疲乏力、面色少华、食欲不佳、易感冒等症状,且易恶性循环,如果您的宝宝正在康复治疗,那这些情况就更不容忽视了,会直接影响患儿康复训练的效果。中医理论认为,“阳加于阴谓之汗”,是由于阴阳失调,汗孔不固,导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症。

阴阳失调的病因病机可分为以下五个方面:阳热亢盛,热迫津液外泄;肺脾气虚,不能固摄腠理;阳气虚弱,不能固摄津液;营卫失和,营阴外泄;阴虚火旺,津液外泄。临床医生大多会认为自汗属气虚,盗汗属阴虚,其实这种认识是有所偏颇的。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一下这五个方面,并给出应对方法

一、 阳热亢盛证

    本证临床较常见,因为现在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家长担心孩子营养摄入不足,所以会给予孩子很多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这样的饮食结构造成了孩子内热会较重,加上家长总怕孩子着凉,衣服也会相应穿多穿厚。这两个因素加起来肯定会造成孩子出汗增多,而且特别好动,平时小脸红、口干、口气重、便秘,易着凉感冒,扁桃体易肿大发炎、舌质红绛。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中医建议要多吃易消化、热量略低的食物,俗话说“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就是这个道理,并且适当穿衣,夜间睡觉不要被褥过暖。对于内热过重、汗出较多的儿童可以用中药进行干预,比如经方中的白虎汤、大柴胡汤等可以辨证选用。   

二、 气虚不固证

    本证见于体质较差,或久病初愈的儿童,症见面白体瘦,少气乏力,恶风怕冷、动则汗出、食少纳差,体质过敏,易反复感冒。针对该类型的汗出,我们可以选用黄芪建中汤、补中益气汤等中医方剂来进行调理。   

三、 阳虚不固证

    本症见畏寒怕冷、手脚冰凉、冷汗淋漓、精神萎靡、大便稀薄、小便清长。现在儿童比较喜欢一些寒凉生冷的饮食,而这些饮食会损伤稚嫩的阳气。另外,儿童过多的不合理的应用药物也是阳气受损的原因。经方中的八味肾气丸、理中汤等可以斟酌选用。   

四、 营卫失和证

    本证属阴阳互根互用这一关系遭到破坏,患儿一般除了汗出这一主诉外并无其它所苦。在正常状态下,“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阳和谐则当汗出则汗出、不当汗出则不出。若阴阳不和谐,则会造成病理性汗出,此类型汗出治疗的主要方剂是桂枝汤及其加味方,如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五、 阴虚火旺证

本证患儿主要表现为睡中盗汗、五心烦热、消瘦乏力、口干口渴、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舌红少苔。阴气不足导致阳气相对亢盛,表现出了虚热的证候。治疗此证型应以滋阴清热为主,方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

推拿穴位

此外小儿推拿的也是治疗儿童病理性汗出有效的办法,根据以上不同辨证可以采用不同的穴位来推拿治疗病理性出汗,其中肾顶穴敛阴止汗,适合各种类型的儿童病理性出汗。

需要家长们注意的是要排除其它导致病理性汗出的疾病,如佝偻病、结核病或其它疾病继发的异常汗出证。以上就是儿童病理性汗出的主要病因病机及治疗策略,家长们如果饱受宝宝出汗多的困扰,请来以“倾情康复”为服务品牌的青岛妇女儿童医院康复科吧,我们将您的的宝宝康复保驾护航。

倾情康复--我们永恒的工作主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