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毕竟已经是2000多年的字体了,对于我们来说会觉得很遥远,对篆书的识认可谓是难上加难,根据我们的常识,可能会认识一两个,但对于一篇文章来说,如果想全部识认使阅读通顺可谓是难上加难。如果我们掌握了一些技巧,对篆书的识认就会变得轻而易举,在一些景区里也就到了展现才华的时候啦。 根据隶书来识认一部分篆书我在过往的文章中讲到“隶变”这件书法变革时期,是篆书向隶书的过渡,那么在隶书里也就能看到一些篆书的影子。比如“草”字的隶书和篆书写法就基本相同,仅仅是在体势和笔画上做了一点改变。 近现代 王福庵 《说文部首》 清 伊秉绶《隶书横幅》 比如“其”字,也仅仅是改变了笔画的方向、整个字的体态,化圆为方,变化不是很大,能够通过我们已有的今字储备量轻松识别出来,或者能够猜出来。 秦 李斯 《会稽刻石》 汉 《礼器碑》 根据偏旁部首识认这种方法是我们常用来识认篆书的方法,上述内容提到篆书经过“隶变”时期后形成隶书,那么说明篆书在汉字发展中起到承前启后的关系,那么篆字的偏旁部首也会和今字中的偏旁部首有一个对应关系,在这里呢,我介绍几种常见的偏旁部首对应的篆书写法,只要记住这些写法,在以后我们见到一些篆书也就能够轻松识认了。 一:三点水 二:两点水 三:人字旁 四:双人旁 五:言字旁 六:立刀旁 七:走之旁 八:竖心旁 九:绞丝旁 十:石字旁 十一:主 十二:半 是 句 史 半 是 句 史 十三:斗 羽 盾 百 斗 羽 盾 百 十四:巫 丰 舜 花 巫 丰 舜 花 十五:弟 六 生 出 弟 六 生 出 在偏旁部首部分我就举十五组例子,在篆书识别里只要记住偏旁部首与篆字相对应的书写方法,就足够对常用字的篆字进行识认了,篆书世界的乐趣还等待我们大家一起去发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