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司马迁去过哪些地方?

 昵称55735976 2019-07-28

《史记》中不仅有历史事件的叙述和议论,也记录了司马迁本人的交游与行旅。

《太史公自序》中说:

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筰、昆明,还报命。

《五帝本纪》中说:

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

《河渠书》中说:

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遂至于会稽太湟,上姑苏,望五湖;东窥洛汭、大邳,迎河,行淮、泗、济、漯洛渠;西瞻蜀之岷山及离碓;北自龙门至于朔方。

以上是最集中的总结,此外还有有一些句子散落在各篇里。在本文中,我尝试梳理司马迁去过的地方,他做过什么,对应的今地名是什么(括号内是原文地名),备查。引文均来自《史记》。

陕西省

陕西韩城(龙门):

《太史公自序》: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注:王国维:“ 龙门在夏阳北” )
陕西韩城的司马迁祠

陕西西安(长安):

(司马迁到过长安是毋庸置疑的)

西安街头的司马迁

陕西咸阳(茂陵)

《索隐》:太史令茂陵显武里大夫司马(迁),年二十八

江苏省

《太史公自序》:二十而南游江、淮;
《五帝本纪》:余尝……南浮江淮矣

江苏清江(淮阴):

《淮阴侯列传》:余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

江苏苏州(会稽):

《河渠书》:遂至于会稽太潢,上姑苏,望五湖。(姑苏:灵岩山)

江苏徐州(彭城)

《樊骊滕灌列传》: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
《太史公自序》:厄困鄱、薛、彭城

山东省

山东临淄(齐):

《太史公自序》: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
《齐太公世家》:吾适齐,自泰山属之琅琊,北被与海,霄壤二千里,其民阔达多匿知,其天性也。

山东曲阜(鲁)

《太史公自序》: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
《孔子世家》: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

山东滕州(鄱、薛)

《孟尝君列传》:吾尝过薛,其俗闾里率多暴桀子弟,与邹、鲁殊。
《太史公自序》:厄困鄱、薛、彭城

浙江省

浙江绍兴(会稽山):

《太史公自序》:上会稽,探禹穴

湖南

《太史公自序》:窥九疑,浮于沅、湘
《屈原贾生列传》: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

江西省

江西九江(庐山):

《河渠书》: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

河南河北

《河渠书》:东窥洛汭、大邳,迎河,行淮、泗、济、漯洛渠

河南:

《魏世家》:吾适故大梁之墟。
《魏公子列传》:吾过大梁之墟,求问其所谓夷门。
《太史公自序》:过梁、楚以归

河南登封(箕山):

《伯夷列传》: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

河北(涿鹿):

《五帝本纪》: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

湖北

《春申君列传》:吾适楚,观春申君故城,宫室盛矣。
《太史公自序》:过梁、楚以归

四川甘肃云南等

《河渠书》:西瞻蜀之岷山及离碓
《蒙恬列传》: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
《太史公自序》: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筰、昆明

甘肃梁平(空桐):

《五帝本纪》: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

宁夏

宁夏(朔方):

《河渠书》:北自龙门至于朔方

其他

《封禅书》:余从巡祭天地诸神名山川而封禅焉。
《龟策列传》:余至江南,观其行事,问其长老,云龟千岁乃游莲叶之上,蓍百茎共一根。

苏辙说:“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豪杰交游,故其文疏宕颇有奇气也。”李长之把这种旅行称为“壮游”,发生在司马迁生命力最旺盛的时候,也创造了汉代文章的最高峰,在我看来是很浪漫的事情。

希望有机会能去看看这些地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