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语“三伏有一九,三九有一伏”,老祖宗的经验之谈,有道理吗?

 紫微o太微o天市 2019-07-28

俗语“三伏有一九,三九有一伏”,老祖宗的经验之谈,有道理吗?

文|龙吟啸(原创文章,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对于农村老农而言,四季轮换,每一季都有不同的农活需要忙碌,并且都有不同的讲究。比如有这样一句俗语“三伏有一九,三九有一伏”,老祖宗的经验之谈,有道理吗?

“三伏有一九,三九有一伏”从字面上很容易理解它的意思:“即便是三伏天非常热,也总会有一天比较凉快;三九天再冷,也会有一天天气比较温暖!”为什么老祖宗会有这样的说法呢?

首先,老祖宗的经验之谈

对于如今的城里人来说,三伏天天气非常热,甚至不少小伙伴会说:“三伏天,这条命都是空调给的!”对于古时候的农村人而言,三伏天天气炎热,自然会找地方避暑。比如池塘边的大柳树下,甚至河边的阴凉地,都是农民避暑的好去处。

所谓的“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热的季节,一般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至8月中旬,时间约为三十天;这里所谓的“三伏有一九”,“九”是“凉爽”的意思!

在古中国大部分地区,7月中旬至8月中旬,都会或多或少的有短时间的强降雨,一旦下雨之后,气温就会短暂下降;农村老人根据观察、总结,逐渐就有了这样一句俗语“三伏有一九”,这也与“否极泰来”的说法类似。

其次,与“三伏天”对应的就是“三九天”,所谓的“三九天”,具体指的就是:冬至后的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这也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节,因此农村老人说:“数九寒天,冷在三九。”即便如此寒冷的时节,农村老人依旧总结出“三九有一伏”这样是俗语。这里的“伏”是“温暖”的意思!

并且农村老人时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一方面是因为物理学知识中所讲述的:水凝结成冰需要放热,而冰融化成水则需要吸热,因此才会有“下雪不冷化雪冷”的说法!

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古时候底层的农村居住的房屋大都是茅草屋,杜甫有诗云:“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一到化雪的时候,茅草房屋容易被雪水浸湿,房屋的保温效果就会很差,因此会感觉非常冷,所以才会有“下雪不冷化雪冷”的说法。

但是即便在“三九天”,依旧会有太阳升起的时候,那时候天气就会比较温暖,故而会有“三九有一伏”的说法!

对于农村老人时常挂在嘴边的俗话俗语,大多都脍炙人口,并且直至今日依旧饱含深意。对于这句俗语“三伏有一九,三九有一伏”,老祖宗的经验之谈,你们还有什么别的理解吗?欢迎在下面分享你的精彩评论!

(注:图片源自网络,与内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内容来自腾讯新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