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吕说古论今 从古至今,大家都是酒逢知己千杯少,敌逢对手干劲足。一些厉害的英雄人物之间也是心有灵犀的,遇到了跟自己一样强劲的对手时,他们之间总是会产生一些非常微妙的关系。自己和对手都奉信不生则死,不胜则败的道理。彼此对对方也都怀揣着非常的尊重和敬畏的心。所以说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说一说,杜聿明和他的对手日本将领中村正雄。 在1939年那年长沙会战中日军失败后,他们就打算掉头,要攻打南宁。很快,国民政府就得到了这一消息,自然就开始了准备工作预防日军侵略。同时也命杜聿明和白崇禧作为指挥官指挥此次战争。杜聿明为了想要截断日军的后备补给,于是就率领着第五军进攻昆仑关。日本军当然是不能坐视不管,随后就派出了第五军团的团长中村正雄去和杜聿明一较高下。 中村正雄这个人其实是非常骁勇善战的,从他拥有一把日本天皇打造的镶银军刀就可以看出来,他在日本军中的地位自然也不会低。所以说他自己带领出来的军队,战斗力也十分强悍,令人敬畏。这也是日本军方为什么要派中村正雄去应援昆仑关的原因。他们自然是不希望失去昆仑关,不然日本军队的后方补给就跟不上了。如果是这样,这无疑是一个大灾难。 在中村正雄开始出发之后,短短的50公里距离,他们一共走了四天。因为途中不断遭受到杜聿明的狙击。这场战斗也打得非常惨烈,中村正雄自己也是身负重伤。但是他并没有停止步伐,仍然在炮火满天飞的道路上继续前行。相对于日军来说,国民党方的损失更为惨重。牺牲了2000余人也只是歼灭掉了日军的1000来人。这其实是非常不划算的,代价太大。最后,中村正雄所带领的军队在昆仑关与日军会面,可能是一路上太累了,他们汇合后,并没有直接开始发起进攻。 中村正雄想着先调整一下状态,可殊不知在休息这段期间内却要了他的命。杜聿明的军队发现了他们的踪迹后,便向他们开炮,一颗炸弹,正好打中中村正雄的腹部,虽然不能直接致命,但伤势也还是很重。随后就在日本军医为他处理伤口时,一颗炸弹,又从屋顶落了下来。当时医生尽量的护在他前面,可仍然还是有灰尘落入了他的伤口中,次日中村正雄就死掉了。 这场战争结束后,杜聿明不仅为中村正雄立碑撰文,还对他进行了厚葬。现在的墓碑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吹日晒,墓碑上的字迹也变得模糊不清。不过杜聿明对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待遇?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英勇善战,而是中村正雄他们的军队军纪十分严明,他们从来不对百姓进行骚扰和破坏。这一点在之前播放的一部电影中也有提现,这也是杜聿明敬佩他,为他立碑撰文的真正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