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三庚书法取法和审美笔谈-徐三庚“刚健婀娜”的美学追求与偏于圆转的书法风格(一)

 朝歌淇水悠悠 2019-07-29

电话:0575-82133228     邮箱:zat@hnbwcl.com


清代碑学的兴起一定意义上是对长期盛行的以锺、王为宗的帖学的反动,即要以碑学之阳刚补充乃至取代帖学之阴柔,故而对碑学的崇尚,本质上即是对阳刚之美的追求。徐三庚长期浸淫于古碑钟鼎之中,天长日久自然会渐染其刚健的美学精神,它与邓石如“印从书出”理念所蕴含的阴柔之美两相交合,最终形成“刚健婀娜”的书法美学。

清人篆刻书法的发展轨迹大多由近世入手,而后溯源往古,终归于秦汉碑刻。如丁敬篆刻早起取法元明文人之仿汉印,其后上溯六朝、唐、宋,终归秦汉传统,徐三庚的艺术道路体现出相似的时代共性。如此,不仅在于清代中后期书法美学由帖到碑的转变,而且在于汉碑及先秦钟鼎甲骨蕴藏着丰厚的美学资源,可以为学习者开启无数法门。面对千姿百态、风格多样的汉碑,徐三庚泛观博览,转益多师,汲取丰富多样的艺术精髓,其中《天发神谶碑》与《郭林宗碑》尤其是着力所在,其篆隶及隶书取法二碑不少。若论笔力之雄奇刚健,《天发神谶碑》自是汉碑之杰出者,此碑结体严正,若篆若隶,自有一种猛鸷之气,其笔法之怪诞,意态之悍劲,足以惊诸凡夫,压倒千军。近人马宗霍评论说:

以秦隶之方,参周籀之圆,势险而局宽,锋廉而韵厚,将陷复出,若郁还伸。此则东都诸石,犹当逊其瑰伟。即此偏师,足以陵轹上国。

评价之高可谓无以复加。《天发神谶碑》将汉碑之阳刚推向极致,徐三庚对它的临摹自然有汲取其刚健之美的用意。但徐氏主要借用《天发神谶碑》与特有的方折之笔造成独特的气韵,而非一味恃险用强,如其《篆隶四条屏》便有明显的《天发神谶碑》笔意,但徐三庚只是借其刚健笔力撑起字幅的精气神,而非营造类似《天发神谶碑》那样的雄健之态。显然,纯粹的阳刚之气并不合乎徐三庚的审美趣味,这与邓石如圆转流动的美学追求一脉相承。虽然清代碑学之兴起乃是对帖学的矫正,但整个书界群起转向碑学则有未免矫枉过正,邓石如以小篆入印,追求流动之美,一定意义上又是对碑太盛的反拨。徐三庚对邓氏篆刻手追心摹,对其中潜藏的艺术趣味自然有着深切的领会,由此逐渐形成刚柔相济的美学观念,这在其《临郭林宗神道碑帖》有着生动的说明。

篆隶四条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