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丝绸之路,农业文明全球化贸易体系

 水晶王先生 2019-07-29


丝绸之路,到底是什么,仅仅是为了把中国的丝绸卖给西方人吗?这些都是表象。今天,我们要展开一副农业文明时代的全球化图景,一个以中央帝国为核心的全球贸易体系。要在这个体系和背景中,来论述我国明朝之后的历史,为什么会那样演进。

另外,大航海时代,西方殖民者,为什么那么不要命的丧心病狂的去追逐香料呢,他们仅仅是为了吃饭的时候,可以有更好的调味剂吗?并不是。比西方大航海殖民者们更疯狂的是,俄罗斯人的东进,则是不要命的丧心病狂地追求貂皮。

难道俄罗斯人,只是为了保暖才追求动物毛皮的吗?也不是这样。印度人为什么会把衣服和碗,当成传家宝一代代的往下传呢,这背后到底又是什么原因?

今天,我们要把这些谜底都揭开。

这个谜底,是一个叫做农业文明时代全球化的贸易体系。它的核心是中国,它的板块,可以分为黄金本位区,香料本位区,毛皮本位区,丝绸本位区。黄金是中国的货币,香料是欧洲的货币,毛皮是冻寒区民族的货币,丝绸是印度的货币。四大板块,都可以流通黄金。

而中国则是黄金储备最大的国家,也一直都是最大贸易顺差国。

为什么黄金会让中国人狂热,为什么香料会让欧洲人狂热,为什么丝绸会让印度人狂热,为什么貂皮会让冻寒区民族狂热,原因就是,它们都是货币。人类只有对货币,才会表现出如此的狂热。

黄金,香料,丝绸,毛皮,就构成了农业文明时代全球化的货币体系。它是农业文明时代贸易体系的底层结构。

这个货币体系和贸易体系,是怎么运转的呢。首先,中国生产丝绸和瓷器,在北方和冻寒区游牧民族互市。一方面是以马和毛皮换粮食,另一方面,则是以黄金换丝绸和瓷器。这个环节,以毛皮和黄金结算。

游牧民族,拿到丝绸和瓷器之后,转卖给欧洲人,欧洲人以黄金结算。游牧民族拿到黄金之后,再从中国进口更多的丝绸和瓷器,这个环节以黄金结算。游牧民族,做的是转运贸易,他们只是把更多的丝绸运到欧洲,把更多欧洲的黄金输入到中国。

欧洲人进口了丝绸和瓷器之后,并不是自己全消费掉,而是出口给印度人,用丝绸和瓷器,换印度和东南亚等地的香料。这个环节,以香料结算。欧洲人向印度出口丝绸和瓷器,并从印度进口香料。达伽马环球航行,用一些很廉价的丝绸,就在印度换取了大量的香料,回到欧洲后,赚取了20倍以上的利润。另一位航海家麦哲伦,它的环球航行,本金就是几十桶丁香,而不是黄金。

在印度文化中,他们很多人的终生梦想,就是有一件丝绸衣服,和一个漂亮的碗。他们认为,这才是最宝贵的东西。

很多人可能会想,既然印度人的丝绸和瓷器消费那么大,为什么中国不直接把丝绸和瓷器,出口到印度呢。因为印度缺少黄金,中国不需要太多印度人的香料。出口到印度,换不到足量的外汇。

还有一个问题是,既然黄金和香料都是货币,如果货币的存量足够多了,那是不是可以停止贸易了呢。但恰恰很奇怪的是,中国人有厚葬文化,喜欢把黄金埋到墓里。欧洲的贵族,则喜欢把香料攒一屋子,死的时候,用香料给自己火葬。

这样就造成了,中国的黄金总是紧缺,欧洲的香料,也总是紧缺。所以贸易就根本停不下来。一停下来,就会造成通缩。中央帝国-游牧民族-欧洲-印度,这就形成了一个永不停息的农业文明全球化贸易闭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