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60doc网文摘手

 鹿茸图书馆 2019-07-29

“浙江最后一座煤矿”将移交安徽这个县管理

2019年07月29日 06:47来源:凤凰网安徽综合

原标题:“浙江最后一座煤矿”将移交安徽这个县管理

已闭矿6年、被称为“浙江最后一座煤矿”的牛头山矿区已于近日确定了移交安徽省广德县管理的最后期限。

7月26日,广德县政府官网发布消息称,7月24日,广德县与浙江长兴县、浙江长广集团正式启动牛头山矿区资产及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交接工作。广德县领导邱铁军、蔡明友、长兴县副县长盛洪卫、长广集团副总经理邢志江出席交接启动会。

长广的标志性建筑徐鹏摄

会上,长广集团和长兴县分别就保障移交工作作了表态性发言,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邱铁军从历史沿革、领导重视和民生需求方面阐述了交接工作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分析了交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下一步工作执法保障、宣传保障和后勤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工作要求。

据了解,牛头山矿区资产及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将在2019年9月26日之前完成交接,长广集团和长兴县有关职能机构人员整体撤出牛头山矿区,矿区国有资产和社会管理、司法、行政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全面移交。据初步统计,交接矿区地面建筑物总资产为33万余平米,土地面积5400亩。

广德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苏浙皖三省八县(市)交界处,区域面积2165平方公里,人口51.5万,是安徽省唯一与苏浙两省毗邻接壤的县份,素有“三省通衢”之誉。

此次移交的牛头山矿区位于广德县与长兴县交界处,下辖大部分区域属于安徽省,因历史原因,其煤矿归由浙江省统一开采。

不久前,央广网曾于今年7月18日刊发《“隐退,也是重生” 记浙江最后一座煤矿》一文,回顾了牛头山矿区的兴衰。

文章称,牛头山矿区又名长广煤矿。

由于浙江省能源匮乏,20世纪50年代经国务院协调,将安徽省广德大小牛头山、查扉村煤田归浙江省统一开采。

1958年8月,长广煤矿诞生,形成了“地面安徽管,地下浙江挖”的独特局面。

20世纪80年代,百里矿区汇聚人口超过6万人,形成了繁华的工矿重镇。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资源的枯竭,长广公司的矿井开始逐步关闭,人员陆续买断、分流、转产,机构开始撤并,总部迁至浙江长兴县,煤矿人员也逐步回撤浙江省。

2000年之后,牛头山矿区开始萧条、破败。

2013年8月9日,长广煤矿最后一个矿井、也是浙江省最后一个煤矿——七矿宣布闭坑,长广煤矿历经60多年的采煤主业正式划上句号。

长广矿区分局徐鹏摄

文章指出,牛头山矿区的兴衰是资源型城镇转型过程中的一个缩影。

这些城镇大多是在我国工业化初期形成,目前面临产业结构单一、所有制结构单一、经济增长乏力等一系列问题,随着资源耗竭,人口外流,迁移、转化、消亡成为了这类城镇最终的归宿。

2016年7月,广德县正式成立牛头山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逐步推进皖、浙两省之间相关产权、事权移交及综合整治工作,当时拟定“一年见成效、两年大变样、三年新面貌”的三年整治目标规划。

2017年10月20日,广德县政府官网发布消息称,近日,广德县政法委、新杭镇邀请广德经纬项目服务有限公司专家,对该县全面接管牛头山矿产资源及土地权属的重大决策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有很多人迟迟不愿意搬走徐鹏摄

消息称,此次评估工作主要通过邀请相关单位和牛头山片区所涉及的村(社区)负责人开展座谈交流,对区域内部分居民进行上门走访,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群众的意见建议。

重点对浙江省浙能集团向广德县移交牛头山片区各类矿区资产和土地权属,道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及环卫等社会管理职能,以及广德县对牛头山区域环境进行土地复垦、生态修复、水土保持治理、道路修复等各类基础设施的综合整治等重大决策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聊时局综合央广网、澎湃新闻)

[责任编辑:徐媛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