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首古诗不出名却很有韵味,只是惊鸿一瞥,就让人拍案叫绝

 真游泳的猫 2019-07-29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众多好诗流传在人间。一说起古诗词,大家立刻想到的就是那些千古名篇,但其实历史上还有很多诗词不被广大老百姓熟知。

我是真游泳的猫,关注我,一起来欣赏不出名却很有韵味的一首古诗词。这首诗记载在古籍中,我也是无意中看到,虽然只是惊鸿一瞥,就足以征服读者的心,让人拍案叫绝。所以我忍不住想要和大家分享。

这首诗是《汉武》:蓬莱银阙浪漫漫,弱水回风欲到难。光照竹宫劳夜拜,露漙金掌费朝餐。力通青海求龙种,死讳文成食马肝。待诏先生齿编贝,忍令索米向长安。

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亿。杨亿是宋代初年著名诗人,写诗风格主要学习李商隐,与刘筠、钱惟演合著《西昆酬唱集》,以西昆体之名在诗坛取得了不少的名声。虽然这些诗歌语言华丽,但是却不免内容空虚,缺乏真情实感,所以当时很多人讥讽杨亿等诗人的诗歌创作。

根据古籍记载,曾经有一个杂剧演员扮作李商隐的模样,却故意穿着破烂衣服,对着大家喊道:“我的衣服竟然被馆阁学士拉扯到这样破破烂烂的地步!”文人们看到这一幕,纷纷大笑,同时也很有共鸣之感,显示出人们对西昆体的反感。

题外话说这么多,主要想说明杨亿的主要诗风并不符合诗歌的发展。所以西昆体虽然在宋朝初年名震一时,却逐渐被欧阳修、梅尧臣等人的新诗风所取代。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在杨亿众多诗歌作品中,也有不少韵味悠悠的诗篇。像这首《汉武》,既显示了西昆体“重视用典”的特点,但是用典用得十分自然,令人回味无穷。杨亿在汉武帝辉煌一生中精心选择了一些事件,虽然没有直接议论,却将自己的态度鲜明表达出来。

“力通青海求龙种”,说的是汉武帝追求汗血宝马的故事。“死讳文成食马肝”,说的是汉武帝曾经将方士少翁封为文成将军,十分倚重。后来少翁方术不灵,伪造神迹却被汉武帝识破,于是汉武帝就杀了少翁。

后来汉武帝见到方士栾大,想要栾大多谈论方术。栾大列举了汉武帝杀文成将军的例子:“我不敢尽情谈论方术。”汉武帝说:“文成将军是自己吃马肝吃死的,又不是我杀死的。”“待诏先生齿编贝,那教索米向长安。”说的则是文人东方朔不被汉武帝重视的典故。

这些典故说来复杂,但是在杨亿十四个字之中,却让人感触良多。汉武帝一生开疆裂土,只想着拓展边塞,却未免有些忽视了文人的作用。退一步说,追求汗血宝马,开拓西域正还可以代表他在武功上的建树。但是汉武帝晚年却成天想着求仙之事,就想着长生不老。汉武帝明知道方术之事没有效果,却还是抱着希望,还是痴迷于方术。汉武帝为了套出栾大的方术,居然开口说了个大谎话。这种“不问苍生问鬼神”的表现,未免令人失望。

时光悠悠,汉武帝长生不老的梦想自然碎裂。在杨亿看来,汉武帝这样的行为真的让人觉得荒诞不经,觉得浪费了汉武帝前半世的辛苦经营。而通过翻阅史册,我更加发现这首诗背后还有一段现实观照。

据《宋史·真宗本纪》记载:“宋真宗及澶渊既盟,封禅事作,祥瑞沓臻,天书屡降,导迎尊安,一国君臣如病狂然。”也就是说宋真宗崇信符瑞方术之事,惹得宋代宫廷再现了汉武帝时期追求方术的狂热虚妄气息。

杨亿身为朝廷里面的有识之士,他对宋真宗这种迷信鬼神的做法十分不满。所以他特意写了这首《汉武》来讽喻宋真宗不该迷信祥瑞,不该将精力放在这些虚妄的事情上。正因为这首诗蕴含了杨亿的真情实感,表达了杨亿对于时局的忧虑看法,所以这首诗的气韵就显得神完气足,真正达到了用典与抒怀的结合。

单单从这个意义上说,杨亿这首诗已经得到了李商隐的精髓:全诗对仗工整,典故精切,词藻华丽,境界浑然天成,当真是一首好诗。因此,杨亿这首诗也不再是被杂剧演员们嘲笑的“支离破碎”的表面文章,而是具备了穿透千年的力量,让千年后的我们读者读起来依然很有感触。

大家还知道哪些好诗词呢?欢迎留言哦。在娱乐化的大背景下,我每天写传统文化类的文章很不容易,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多多收藏和分享我的文章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