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尾赤蜻生活史

 生物笔记 2019-07-29

长尾赤蜻Sympetrum cordulegaster (Selys,1883)蜻科Libellulidae赤蜻属Sympetrum Newman, 1833种类,身长约38mm,雌雄异型。雄性:面白色、复眼上褐色下绿色、胸褐色具黑斑、翅透明基部染黄、足黑色、腹红色5-10节两侧具对称黑斑,腹第七节末端两侧略宽突出似刺状;雌性多色:红色、黄色或褐色,面黄色或灰白、腹第七八节略宽下生殖板较长突出,有的长出第十腹节和肛附器(因此而得名),其它特征与雄性类似。长尾赤蜻在东北比较常见,极少见到交尾和产卵,飞行期约3个月(7月中旬-10月中旬),喜欢栖息在稻田、小溪附近逗留,成熟求偶期喜欢高落枝头。

成虫期:雄性

长尾赤蜻雄性的外观与秋赤蜻极其相似,其最显著的区别是面部白色,而秋赤蜻是黄色。此外,雄性第七腹节末端两侧略突出,似刺状。

雌性

红色型雌性比较罕见

多数雌性黄色型

雌性下生殖板突出,常在水边淤泥上“点水”产卵,成熟后腹部腹面具霜。

有的黄色型颜色比较靠近褐色,雌性面部灰白色或黄色。

雌性正面,明显能够看出下生殖板突出。根据文献记载赤蜻的翅脉都是单肘横脉,而长尾赤蜻的肘横脉不稳定,有单有双,有的一侧是单另一侧是双。上图雌性的翅左侧是双,右侧是单肘横脉。此外,竖眉赤蜻、姬赤蜻、夏赤蜻的肘横脉也有双横现象。

雌性面部有灰白色,多数是黄色的,也有的与雄性类似。

由于雌性下生殖板较长,从上图就可以看出,二者交尾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推测正因此,长尾赤蜻野外交尾也是难得一见,可遇不可求的(交尾时间约10-20分钟)。

卵孵化:

第一次蜕皮过程

刚产下的卵黄色投入水中第二天变红褐色,孵化期约30天。数百上千的卵少数率先孵化,10天后批量孵化,一个月后零星孵化,有的稚虫已进入末龄,有的刚刚孵化。刚刚孵化出壳后立刻开始第一次蜕皮,几分钟后洁白透明的皮完全脱下转身离去。5天左右开始第二次蜕皮。刚刚孵化的稚虫多数都会躲藏起来避开危险,其中一些不知道什么原因会漂浮在水面,但只是暂时的。一般情况它们躲藏起来会一动不动,不会主动到处寻找食物,专门吃路过嘴边的微小生物,有的生长发育迅速,有的就比较迟缓。

刚刚产下的卵是黄色,第二天变红褐色,30天左右开始零星孵化

稚虫刚一出壳,第一次蜕皮就悄然开始了

刚刚出壳腿都是非常透明的难以见到

此刻,整个身体在膨胀,颜色也渐渐变深,所以就看清楚透明腿的存在了。到处爬行游走寻找安全隐蔽处。

水中微小生物十分丰富,足够填饱肚子,因此稚虫成长发育非常迅速。

孵化第二天的稚虫与刚刚孵化的对比

最先孵化的已经第二次蜕皮,有的刚刚孵化,大部分卵正在孕育等待孵化。此刻水体比较浑浊,微小生物繁殖也很快。

稚虫期:卵孵化后间隔约3-5天开始第二次蜕皮。前三次蜕皮都不需要投放饵料,水中微生物足够它们吃饱。稚虫适应环境能力非常强,不怕水脏,水质特别浑浊都没有关系,水温12-29摄氏度都没有关系,自然死亡的情况很少见,通常都是在蜕皮时被同类吃掉,一般情况有充足饵料它们极少互相吞食。进入末龄前10天食量一直很大,然后渐渐减少,羽化前3天开始绝食,有的绝食时间更长十天半月不等。

这是孵化后经历第一次蜕皮后第二天情形,一般孵化后3-5天左右开始第二次蜕皮。此刻它们成长变化非常大。

第二次蜕皮

孵化高峰期,有的已经进入4龄,这位是其中刚刚孵化的之一。

第二次蜕皮(右),与前一个年龄段对比(左)。下图微小生物大量繁殖,稚虫无需移动就能饱餐。

第三次蜕皮稚虫与第一次的比较

第三次蜕皮,三个年龄段对比,水里的微生物足够它们享用,使之能够迅速生长。

第三次蜕皮

第四次蜕皮,此刻需要投放饵料,微生物已经不能满足成长所需,否则它们会吞食刚刚出生的小弟妹了。

第五次蜕皮

第六次蜕皮,背具点状翅芽

第七次蜕皮,翅芽萌出,与前一个年龄段对比。

第八次蜕皮翅芽长大一些

第八次蜕皮,翅芽又长大一些

第八次蜕皮(右),翅芽清晰可见,三个年龄段对比可见每增减一龄身体会长大好多。

第九次蜕皮,翅芽明显具有翅的模样,覆盖第四腹节

甩掉蜕壳仰面朝天,面罩半开,然后一个鹞子翻身转过身来。

蜕壳完毕,在水中留下最后一次蜕进入末龄期。

进入末龄,翅芽覆盖第六腹节或第七节,更具有翅的感觉了。有些情况下,随时间推移翅芽会由宽变窄。从孵化到末龄需要大约50天,共有10次蜕皮,每次蜕皮间隔约5天。

刚蜕皮时面罩是开着的,然后渐渐合拢。

下面展示面罩开启的过程:

稚虫的下唇,又称“面罩”,是蜻蜓独有的捕食构造。侧面看有点像人的双臂折叠,前端像双手合扣在口器前。又像两张网,伸直能够探出好远,捕捉猎物就像被网扣住一样,大小猎物都很难逃脱。面罩能够迅速弹出,再加上肛门喷水推进,速度之快犹如闪电般地扑向猎物并抱住,然后就是送到嘴边饱餐一顿。

稚虫羽化后,面罩将退化掉而荡然无存。

羽化:

雄性羽化

光滑的纸板稚虫也能爬上去抱住羽化,破壳前身体所以部位都开始膨胀,头胸先胀出吊着

20多分钟,然后急速反身抱住蜕壳头部抽出最后的尾端。

身体出来后,卷缩在一起的翅芽开始膨胀。软绵绵的翅芽犹如聚在一起的朵朵白云,逐渐向四周膨胀。此刻若受到外部环境严重干扰或触碰就可能影响伸展,或生长出畸形翅,而因此毁其一生。

翅膨胀伸展完毕需要20多分钟

在此期间,其它部位的变化停滞了20分钟,雄性U型的生殖器突出,裸露在外清晰可见。

此刻阳茎突出裸露,待腹部伸展完全后便渐渐缩回。

翅伸展完毕后腹部开始展开,需要1-2小时,然后翅张开

翅打开后,有的即刻飞离,有的则滞留一段时间。历时长短不一,要看所处环境。

离开羽化地点寻找更加安全的隐蔽处躲藏以防不测

雌性羽化过程

爬出水面是羽化前的关键一步。好多末龄稚虫就要羽化了,可是没有能力爬出水面而憋死了。本来上图中的个体头背都出来了,应该快成功了,可再往下看就知道问题多么严重了。还有的全身都出来了,可是翅或腹发育得歪歪扭扭,也失败了。

羽化成功并非易事,下图中所示难产的新生命定格于此。由于裂开的蜕壳边缘割破“大动脉”造成“大出血”而夭折。稚虫成长过程中死亡现象倒是不多,而到了最关键时刻羽化不成功,半途而废的现象却比比皆是,所以想记录单独一只蜻蜓完整的一生是非常难的。

尽管失败者为数不少却并不影响大局,优胜劣汰嘛。瞧,另一组成功了,虽然没有记录到前期过程,但不影响观看继续羽化。成功的都是强者,强者的基因会传给下一代。

全身出来后,卷缩在一起的翅芽开始膨胀伸展。软绵绵的白云般的翅芽逐渐向四周膨胀,起初云状乳白色,渐渐长大并覆盖腹部,然后慢慢变得透明起来,翅脉也清晰可见了,这时腹部开始伸展。

翅伸展完毕用时约20多分钟,然后腹部伸展大约需要2-3小时。

即将羽化的稚虫通常是在凌晨开始爬出水面寻找合适的攀附物(有时需要折腾1-2小时),如墙、石头、草茎叶、树枝等等。找到合适地点后攀爬上去,六足抓牢,约十分钟后背和头部裂开,头和前胸首先破壳而出,从原来的肢体内抽出六足,倒仰着探出身躯的十之八九(用时约20分钟)。等待六足能伸展自如,然后迅速反身抱住蜕壳的头部,抓牢并抽出腹末端(用时不到1分钟)。最后排出体内剩余积液,合在一起的翅渐渐打开,有的一下子就打开了,停留半小时到一小时后展翅飞离寻找隐蔽处藏身,第二天开始觅食。

2-3小时后腹部伸展完毕,翅脉也清晰可见,翅随即打开。

翅渐渐打开后还需要再停留半小时到一小时,后展翅飞离寻找隐蔽处藏身。

刚刚羽化后的面部特征,无论雌雄都是黄色,进入成熟期雄性才变白色。

复眼视力绝佳,下绿上褐色。两只大眼睛约占整个头部的三分之二,里面有无数小眼所以称之为复眼,此外,面部上方还有三只单眼,能眼观六路视力极好,周围大小飞行移动物体都逃不出它们的视野。蜻和蜓的两只复眼几乎是连在一起的。

雌性特殊的下生殖板结构与众不同

雌性下生殖板非常特殊,比其他赤蜻的要长好多,很象大蜓科的雌性,这也是其种名的由来。

编辑:巴蜀行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