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良医不仅专注中医指导服务,更希望最用心的人能学以致用

 杨黛安兮子君 2019-07-29

良医是一家中医在线中医指导服务平台,专注中医专长和中医师承指导服务,毕竟中医专长医师考试为一技之长的民间中医提供转正合法行医的途径,但是要通过考试,单凭只会拔罐、针灸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扎实的中医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对于不少同学询问如何学好中医这门科学,今天转发《中医药报》一篇深度好文,是以一名老中医的身份,结合亲身经历,说出如何学好中医,供大家参考。

热爱专业,矢志不渝

祖国医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长期同疾病做斗争的经验积累,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又形成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由于她来之于人民用之于人民,与人民的生老病死息息相关,所以历久而不衰。  如今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防病治病保卫人民健康中,与西医一起担负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国把发展现代医药与传统医药一同列入宪法中,二种医学并驾齐驱,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两支生力军,这是从我国实际情况和人民需要出发的。青年中医同志们要想在中医学术上有所造诣,首先必须树立坚强信念,热爱中医学这颗光辉灿烂祖国文化宝库中的明珠,才能学而有成,才能有所建树。  目前正在高等院校学习中医的同学们,绝大多数是热爱祖国医学专业而踊跃入学的,但也不能否认有部分同学并不一定从内心里热爱中医,只是由于各种原因而入学,没有正确的动机,思想基础不牢固,“身在曹营,心在汉”,就不会学而有成,岂不可惜!殷切希望这部分同学要端正学习态度,纯洁学习动机,矢志不渝,最后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回顾我在弱冠之年学习中医时期,正处于日、汪、伪统治年代,中医面临被消灭的边缘,不少亲友出于好心,劝我放弃学习中医,生恐贻误前程。那时我因受家庭影响,亲眼看到中医能够为人民群众治好许多疑难疾病,在脑海里埋下了种子,从思想上喜好她、热爱她,所以,尽管遇到重重困难,毫未动摇我学习中医的意志。  现在时代不同了,在新中国中医受到党和人民的无比重视,全国和省、市、自治区成立了中医的高等学府——中医学院,青年中医同学们,你们不啻为天之骄子,同我当年学医那个时代相比,有天渊之别,千万不要辜负党和人民对你们的期望,要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充分利用大好的学习条件,树立民族自信心矢志不渝继承好祖国医学这门科学,努力进取,挖掘瑰宝,学以致用争做一代有才华的名医,作为中医事业的接班人。  

知难而进,持之以恒

学好中医的另一个条件,需要有知难而进持之以恒的决心,祖国医学是一门高深的科学,她拥有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浸透着历代医家对疾病斗争的结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有人说学好中医要比学好西医困难的多,是不无道理的。当今高等院校编了统一教材,从基础到临床趋向于系统化、条理化,要比硬肯原著容易多了,尽管存在着这样那样问题,需要修改补充,但“高以下为基”(老子语)对初学者来说还是必要的。然而单凭教材内容是远远不能深入下去,浏历代名著,每部著作都有它的长处,要博览古今医籍,吸取众长为我所用。  但这些书不是也不可能一下子都要读完,而是要你朝着这个方向迈进,日积月累,就会学而有成。这样做不容讳言是有困难的,困难是否可以克服呢?我认为只要有决心“知难而进,持之以恒”,是完全可以克服的,古语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古文基础差可以借助于工具书,对中医术语或基础课内容不太理解时可以查阅《中医大词典》,当一个问题、一个字、一句辞不懂,弄清了之后.,就增一长一点知识,不要小看这一点知识、日积月累则“涓涓不壅终成江河”,从不知到知之,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一个人末有生而知之,都是学而知之。革命前辈徐特立说过:“有困难是坏事也是好事,困难会逼着人、困难环境能锻炼出人才来”。做学问正是这样,“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青年同志们,你们既然立志学好中医,这点困难又算得什么?关键在于你们是否有志树立知难而进的决心,迎着困难向前,还是在困难面前当逃兵?是成功和失败的分水岭。  

勤奋学习,锲而不舍

勤奋学习是成功之本,为极重要的一条。唐朝大文学家韩愈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妓嬉”。试观古今中外有成就的科学家、文学家,包括医学家,都是焚膏继晷的勤奋学习。学中医也毫不例外,没有这种勤奋好学锲而不舍的精神,要想学而有成是不可能的。有人说:凡是有成就的人,皆是具备天才者。我们并不否认天资有一定作用,但它井非主要的,主要的还是在于勤奋学习。  我国当代大文学家郭沫若说:“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天资就能发挥几分”。一个人尽管天资如何颖悟,但懒惰不学习,必定是不会有成就的。所以学习中医关键不在于天资如何,而是在于是否勤学苦练。拿我本人来说,头脑并不聪明,之所以对祖国医学有一点造诣,主要是勤奋学习,我从学医至今己四十多年,养成一种习惯,一天不看书,就如同没吃饭一样。看书要辅之以思考,更要结合实际,毛泽东同志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边工作边学习,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有时我对一个病辨证不清,治疗效果不好,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以求得开拓思路,往往在冥思苦思中寻找出有效方法,那么就提高了一步,这同样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勤奋二个字。不少同志问我学中医有无秘诀?我回答两句古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就是秘诀,此外再没有其它捷径了。  

重视实践,结合理论

中医之所以历千年而不哀,深为广大人民信仰,主要是因为能为人民解除疾病痛苦,具有自身的特色。尽管旧社会在反动政府统治下,中医遭到排斥打击、甚至废止取缔,而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却享有崇高的威望,所以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但是,日前在中医教育战线上,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从书本到书本,枯燥乏味,理论与实践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实践的本领。这一点应该是青年同志们引以为诫的。我主张安排实习课,最好是边学理论,边临床诊病使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收效较好。几年前我在农村办过培训乡村医生班,边听课边利用课余时间看病,学用结合,取得了好的效果,同时也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所以无论是本科生还是自学的同学们,你们千万要重视临床这个最主要的环节。医生的天职是为了解除病人的疾苦,一个高明的医生时时刻刻离不开病人。我国著名内科专家张孝蹇八十多岁还坚持查病房出门诊;知名中医专家蒲辅周亦是八十多岁还为病人诊治,一方而反映了老前辈们高尚的医德,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们精湛医术是从千干万万病人的反复实践中来。医学的理论来源于实跌,反过来又指导实践,不实践不能证实理论、发展理论,这是二者的辩证关系。当前我国中医事业要求具备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本领的人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历史发展的规律。相信青年们,只要你们勤奋学习,努力进取,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成为高层次的人才,成为一代名医而胜过我们这些人。  

中西并蓄,摆正主从

现在时代不同了,八十年代的中医不懂现代医学怎么能治病呢?”我同意这样的看法,因为这是无论从事医疗,还是搞教学、科研都不能回避的问题,但是有一个问题,作为中医专业的人,首先必须把自身专业掌握好,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学习一些现代医学知识,二者相辅相成对中医学术会有提高和发展。不少前辈及当代的名中医都是这样做的,如张锡纯、挥铁樵、陆渊雷、秦伯未等都是中医功底深邃,又吸取了现代医学知识。因而在中西医结合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最可怕的是对中医基本功掌握不牢,浅尝辄止,没钻进去,这样的同志学习西医自然就会把中医冲击了。在这些同志们的眼里“中医不如西医好”,其结果必然渝为不中不西,自然谈不到发挥中医的特色了。正确的道路是有主有从,中医为主,西医为从,吸取现代医学来丰富、发展中医,采取拿来主义,这才是我们中层应该走的道路。

所以良医在这里,更希望很多人在学习道路中,能把中医放在第一位,坚持学习用到实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