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招行真的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零壹贰012 2019-07-29
招行真的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作者:五迷

来源:雪球

这两天,两篇招行的热文在朋友圈刷屏。其中一篇是田行长的《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一篇是内部论坛的《招行离冬天还有多远》。后面一篇文章可以看成是对田行长讲话的呼应。当然也有朋友说是田行长的讲话是对后一篇文章的回应,但是我觉得后一篇文章应该是田行授意放出来的,引蛇出洞。

为什么这两篇文章流传甚广,一是,大家都认为招行是名副其实的零售之王,对招行都是赞美之声。招行的市值已经仅次于四大行,并且距离中行于农行已经不远。今年以来的涨幅已经超过50%,冠绝银行板块。7月24公布的业绩快报也显示,总资产已经超过7万亿,营收和利润在不断提高拨备的情况下还保持差不多双位数增长(营收9.7%,利润13.1%)招行的不良率也下降很快,已经回落到1.24,虽然非息收入增长只有三个多点,但是这也是意料之中的。

这个时候,田行长出来放炮,自然让市场哗然。这两天有朋友让我点评下该事件,我就勉为其难谈一谈。

一、首先点评田行长的文章

田行长首先回溯了四年前他上任招行之初的讲话,认为从那时候才开始真正开始做银行,之前太顺风顺水,体现不出水平,就像那个段子说的:

三人坐电梯上楼。一个原地跑步,一个做俯卧撑,一个用头撞墙,他们都到了十楼。有人问他们是如何到十楼的?一个说,我是跑上来的。一个说,我是俯卧撑上来的。一个说,我是用头撞墙上来的。这个电梯,是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而那三人,则是吹嘘各种特色经验的领导。

田行长上任招行的背景是,12年开始中小企业纷纷跑路,各家银行的不良率开始飙升,所以他说以前日子太舒服,从来没经历过大的经济周期,所以要有忧患意识。

其次他对招行的管理不满意。主要体现在组织割裂、竖井重重,部门银行盛行。管理越位,管理部门拥兵自重,市场一线深受其苦。管理缺位,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对市场一线的支持不够。管理不到位,许多管理流于形式,过程管理缺失。

其实这些问题是各家银行的通病。有多个组织就会有割裂,有部门就会有部门利益,小到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国家都是如此。另外,部门和市场一线的关系从来都不是真正平等的,部门掌握了审批权,掌握资源,为了加快项目的推进,市场一线人员从来都需要去处理好与分行、总行部门员工之间的私人关系。

这种情况合不合理?能不能让部门全心全意为市场一线服务?我认为很难,两条线的对待业务的逻辑是不一样的,利益也是不一致的。当然部门和支行一线联动的时候也有。

至于银行员工拿保险公司回扣这种事情,从价值观的角度来说是肯定不能接受的,但是这种台面底下的事情很难杜绝,对各家银行都是如此。银行掌握了优质客户资源,客户对银行的理财经理的信任度也远超过保险从业人员,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银行客户经理推销保险的成功率会更高的,但是银行员工的保险知识相对匮乏,所以各家保险公司的保障型保险主要依靠代理人队伍进件,但是还是需要银行渠道销售一些偏理财型的保险。

后面是一些方法论以及鼓励员工发出批评声音的说辞。对于管理问题,田行长提出的方向是一个是赋能,一个是部门之间融合。赋能是指用金融科技手段将一些业务的流程化繁为简。融合是指各部门都为满足客户为中心配合。

二、再来看下招行离冬天还有多远

这篇文章写的很有文采,但是对业务不是太熟,我怀疑总行机关的人员写的。

首先这篇文章谈了银行的业务模式,认为银行是不是差异化经营的。说银行没有专利壁垒,没有供应链壁垒,几乎没有品牌壁垒,只有一点“特许经营权”可凭依,也被互联网金融肢解得七零八落。这一段其实是说银行没啥护城河,是同质化经营的。互金对银行冲击很大。这些显然与事实不符。其实作者后面也有说大行体制僵化、平安急功近利,这些其实就是差异。

作者认为银行之所以还能舒服赚钱主要基于:1、支付宝一代还没有成长为社会中坚力量;2、企业金融整体上还没有实现数字化。他认为这两个条件再过几年就不复存在了。我不知道他的论据是什么,支付宝这点量几年之内可以蚕食银行的份额显然不现实(蚂蚁金服包括余额宝也才两万多亿资产,余额宝规模增长已经停滞)

另外企业金融几年内可以整体数字化?完全不需要对公客户经理?我想你随便去问一个做过对公业务的都不会相信,企业金融是信息最不对称的业务,而能够数字化的都是信息充分,可以标准化的业务。

另外这篇文章作者还说BAT和大行用B2B2C模式接触零售客户。其实这些银行一直在做,就是所谓的公私联动,给企业贷款,然后做代发工资,理财,信用卡,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

作者的这一段话我是比较认同的:“银行的核心竞力来自“不作死”,耐得住寂寞、忍得住诱惑,坚持做正确的事,等同业动作变形了、摔跤了,你就熬成了冠军。“不作死”的能力实质是组织能力,组织能力来自人的行为,人的行为来自文化价值观和激励机制,它持久地鼓励好行为、惩罚坏行为。从当年咖啡牛奶、穿州过省,到零售服务体系建立,既是战略的正确,更是落地层面组织能力的胜利,是文化价值观和激励机制的胜利。”

这其实就是巴菲特说的银行是一门好生意,只要不干傻事。

作者认为招行的冬天即将来临,理由是文化价值观的劣化和激励机制的僵化。某App事件涉案金额不高,但卷入员工、客户,从根子上动摇信念,还给外界留下一昧抵赖的印象,堂堂“零售之王”颜面扫地。

ETC错失先机,3月份就有网友指出无感支付思路的漏洞,部门回复却看不出反思、吸收,只管讲自身逻辑,如今再推ETC已难服众。

悦跑圈本意很好,却没有考虑到政策的连锁反应,一旦排名就会引发各机构的竞争,进而下任务下指标,又使得造假成风,诚信为本的金融机构集体摇数据,是何等的“破窗效应”。今天基层一线的嘲讽、反抗,无不反映出组织能力已经显著折损,暂时不会影响财务数据,但比财务损失可怕100倍。

这一段作者用钱端app事件和几个小例子来佐证招行的文化已经坏了。其实这种事情都上升不到这个高度。钱端app更多应该是判断失误。而为了完成任务利用一些漏洞其实在各家银行都是家常便饭。

后面的一些纯粹是个人意见和建议的表达,没有太大的参考意义。

小结

其实各家银行里,对自己行不满,或者提改进建议的一大堆,这个时候这样一篇招行离冬天不远的文章横空出世,田行长又马上讲话呼应,看来招行是想借着这篇炮打 司令部的文章在管理方面做一些动作了。

一个组织建立起来之后就会有很强的惯性,如果需要打破他就需要借助很大的破坏性力量,招行这篇离冬天不远的文章可能充当这一角色。

作为招行的小小股东,对招行的看法没有改变,批评和自我批评才能保持组织的生命力。同时我继续认为,由于招行在零售端的绝对优势,以及对金融科技的投入,未来招行一定还是最赚钱的银行,也是最适合长期持有的银行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