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看了几百页的招商银行2019年报的大部分,总体印象是: 精益求精、步步为营,已经开启从轻型银行到金融科技银行之路。 
有对银行更专业的@处境 和@云蒙 点评过了,我就配些图表,写篇基础的给对银行财报不熟悉的人看。 简明扼要的董事长致辞一般财报内的致辞都空洞套话无新意,李建红董事长致辞简明扼要,关键词是稳健和创新,稳健在于“资产质量持续向好,不良额和不良率连续三年实现“双降”,资本持续内生,核心一级资本充 足率不断提升,实现了稳健可控基础上的高质量增长。” 创新在于“招商银行将秉承“招商血脉,蛇口基因”,继续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容错机制,弘扬“多赢共赢”的分享文化,一如既往地在转型变革中初心不改,穿越周期,抓住机遇”。 给我惊喜的田行长致辞银行业太成熟了,行业增长放缓,担心的是成长性不够,看了田行长专业清新的行长致辞,会对招行未来更有希望。 1,上半场转型见效,下半场金融科技 “经过上半场转型,招商银行“轻资产”经营成效明显,使我们有勇气抛弃规模情结,赢得结构制胜的先机。 随着“轻型银行”转型深入,我们认识到,科技是唯一可能颠覆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力量;要真正实现“轻 经营”和“轻管理”,也必须依靠科技的力量。因此,我们旗帜鲜明地提出打造金融科技银行,把探索数字化经营模式作为转型下半场的主攻方向。” 2,开放融合,紧随客户的脚步 
以上这段话,本人干过十几年互联网,这是有互联网思维的数字化转型思路:开放、试错,结合招行稳健的前提,再融合,这是开放的胸怀,才能做起生态,才能借力,而不是树敌。例如,我希望看到招行未来跟微信、支付宝的更多合作。 “开放与融合的最底层,是文化的蝶变。文化是最底层的生产力,是链接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组织的柔性价值网。如果管理是一个装满容器的过程,制度就是石头,管理者是沙子,组织文化则是水。企业文化与水一样, 无处不在,润物细无声。凭借组织的文化自觉,可以解决许多制度和人覆盖不到的问题。” 多家银行保险公司都提出转型金融科技,能不能转成功,从上至下这些思想和文化是根本,这些不转变,开发APP仅仅是壳。 田行长的致辞让人从缺乏成长性、缺少变化的银行中看到希望,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 看看招商银行最新的发展愿景和战略目标,跟普通银行的差异越来越明显: 
财务概要 这个表格可概览收入、利润、净资产收益率。 
下面我挑些重点内容。 稳健优秀的表现1,存款成本率低 
2,贷款收益率适中,规模增长较快 
3,净利差和净利息收益率同比稳定,注意现在是降息周期 
4,非利息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 
5,不良贷款控制很好,主要发生在公司贷款-流动资金贷款 
6,不良贷款按行业控制很好,不断缩减不良贷款率高的行业贷款投放到10%左右,远低于其他银行 
7,不良贷款按地区控制很好,不断缩减不良贷款率高的东北地区的贷款投放 
8,不良贷款523亿,认定标准严格,把部分逾期3个月以内的都计算在内 
9,资本充足率不断提升,不需外部融资前提下可以补充资本金,还能加大分红和坏账拨备比率 
10,内生增长同时,开始加大分红比率,这是自信,这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开始 
以上列举了10条稳健优秀的表现。 金融科技银行的转型1,经过几年产品打磨和推广,招商银行在过去PC专业版好用的基础上,把两个APP做到了月活用户超1亿户,背后付出很多,包括跟很多线下商店、饭店、酒店等的合作。月活用户 对照中国工商银行公布的数据,2019年6月该行四大APP“三融一活”(融e行、融e联、融e购及工银e生活)移动端用户规模突破4亿户,累计月活跃客户(MAU)突破1亿户,成为全球首家移动端MAU破亿的银行。 
2,零售贷款增长17.12%,零售银行背后是优质便捷的服务和数字转型,降低小微业务的成本和风险,零售银行成效显著。 
3,零售银行的成效显著,私人银行业务继续领先,服务于81674户高净值客户,户均总资产2732万元。 
最后,我的总表分享: 
$招商银行(SH600036)$ $招商银行(03968)$ $招商证券(SH600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