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小蒙| 耀州窑五代青瓷的胎釉工艺与新的审美风尚的形成

 楚地吾桐 2019-07-29

关于瓷器的审美,最著名的应是唐代文人陆羽的“茶经”,对唐代南北窑场生产的茶盏进行了评价,认为:“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见)“百川学海”卷三十六“茶经”卷中)这段话虽是从宜茶的角度出发,也反映了当时文人阶层对瓷器釉质的雅好:类玉、类冰的为上。

越窑是中国青瓷之发源地,唐末五代秘色瓷的成功烧制,为中国青瓷窑场的生产树立了楷模.身处北方的耀州窑,中晚唐时期在“南青北白”的情势下,扬长避短,独辟蹊径,积极学习越窑青瓷的先进技术,开辟了独特的青瓷生产之路,从釉色、造型等各个方面对越窑青瓷进行模仿,使青瓷生产得到了很大发展.但在这个勇于探索、善于学习、思想开放活跃的窑场,又绝不仅仅满足于对别的窑场的模仿,它同时吸收北方瓷器的精髓,在工艺上有了很多独创,开辟了一种新的美学风尚.这种风尚的形成,滥觞于晚唐,盛于五代未期,延续至宋初.其间,胎釉工艺的发展变化,是这种风尚形成的关键条件,也是重要标志和载体。

01
五代青瓷的胎土特征和拣选标准

五代青瓷胎土大体有黑灰胎和白胎两大类。

黑灰胎类中有灰胎、青灰(深灰色)胎等。一般颗粒细、质密,很少有气孔,但往往夹杂有黑色小杂点.这种胎土是直接从唐代青瓷延续下来的,经五代到北宋早期还有,五代时期数量占压倒多数(图1)。

图1 五代釉盘 底部未施化妆土处透过釉面可见深色胎体上的黑色杂点

白胎有纯白的,也有灰白的,因相对于黑灰胎,呈色浅的多,故以白胎称之.纯白者多数颗粒较粗,质略疏松,在耀州窑历史上出现的时间很短,仅见于五代晚期,应是非常刻意的追求;灰白者细密、坚硬,见于五代末,延续至宋初,是五代宋时质量最好的胎质,比宋代香灰胎色白,可以说,后者是对前者降低条件的延续.从这一点看,灰白胎的生产,应是耀州窑的原料条件可以达到,并可持续加工生产的胎土(图2、图3)。

图2-1 青釉薄胎划花碗内部

图2-2 五代青釉薄胎划花碗内部

图3  五代青釉刻花执壶

五代青瓷的这两大类胎体,黑灰胎延续时间长,数量多,器类丰富,有日常生活用品,也有高档的酒具、文房用具等,是五代青瓷最大宗的胎子(图4、图5、图6)。但是这类胎表面一般都上…层较厚的化妆土,说明工匠还是比较在意胎中的杂质对器物美感的影响,故而采取了罩化妆土的办法进行补救,也反映了他们对白色无瑕的胎土的偏好.但是裹化妆土的白色胎面与微泛灰的自然白胎对釉色的衬托效果还是不同的,所以,在施釉时,对上化妆土的青灰胎和白胎采取了不同的手法.此点后文详述。

图4 五代青釉罐

图5 青釉花口碗

图6 五代青釉剔花器盖 剔花处露出深色胎体的颜色

白胎器虽然在五代青瓷中数量很少,但白胎器类中的高档精细瓷器占比例很大,尤其是五代青瓷中一批胎体薄锐、釉色娇嫩的仿金银器造型的器物,多为白胎类青瓷,说明了白胎瓷在五代青瓷中的重要性.五代末期的薄胎器的涌现(图7、图8,并参见图2),说明了五代成型技术水平的提高,白胎类薄胎器多于黑灰胎器,也说明白色胎土在柔韧性、耐高温等方面比黑灰胎有更多的优越之处.总之,黑灰胎上化妆土和白胎类精高档瓷的涌现,都反映了当时工匠对优质胎土的拣选标准.五代黄堡窑青瓷从中晚唐模仿越窑始,最后开辟了一条不同于越窑的发展道路--白胎青瓷或类似于白胎青瓷的釉下施化妆土的青瓷的生产。

图7-1 五代青釉折口碗

图7-2 五代青釉折口碗底部

图8 五代天青釉划花薄胎盏、灯光效果,私人收藏

02
五代耀州窑的粉青、天青釉瓷

早在唐代,工匠就已认识到胎土对釉色的衬托作用.中唐及以前,黄堡窑青瓷在黑色胎体表面上一层白色化妆土,但由于对釉色控制水平低、施釉薄,烧出的青瓷呈不均匀的浅灰青色,美感较差.晚唐青瓷一度不施化妆土,青灰的胎体将透明的青釉色调衬托得十分幽深,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青釉呈色浅淡不正的缺点.这种由施化妆土到不施化妆土的转变,很可能来自越窑的启发.越窑青瓷胎色灰蓝均匀、纯净致密,施釉虽极薄,且釉十分透明,但在蓝色胎体的衬托下,显出水绿微蓝、深邃而光洁的效果,十分美丽.黄堡窑青瓷不施化妆土,虽然解决了青釉呈色浅淡的问题,但由于胎土加工技术的落后,胎内杂质颇多,不上化妆土后,胎内的黑色杂点等瑕疵毕现,非常影响美观.所以,胎上施化妆土的技法很快又恢复起来,到五代时期,青灰胎的瓷器釉下均施一层化妆土.但这样,釉色浅淡的老问题又可能出现,如何避免此问题呢?

此时善于探索的耀州窑工匠创出了厚釉、乳浊釉的工艺.耀州窑五代青瓷曾实行二次烧制,即先素烧瓷器后,再上种二次入窑烧制,这是开创性的技艺.“二次烧技术是陕西和河南的初唐三彩采用的,黄堡窑三彩也用.在黄堡窑的五代时期,初次被应用到青瓷的烧造上.“这种技艺对后代青瓷工艺影响很大,“北宋耀州窑也用于大型器种,到了北宋后期河南清凉寺汝窑也有应用.然后传到江南的南宋官窑和龙泉窑,作为生产优质青瓷的基本技术而传播开来.“(森达也“论耀州窑青瓷制瓷技术)的传播与影响“,”中国耀州窑学术讨(论会文集“,三秦出版社,2005年。)

二次烧成的五代青瓷的釉层显著变厚,且釉内多气泡,釉显得乳浊不透,腴润含蓄,有的青釉表面开片,细碎均匀,比唐代青瓷更有“如冰似玉”的感觉,十分美丽.色调以“青”为基础,主要有青灰、青绿与粉青、天青两大类,青灰、青绿釉占绝大多数,粉青、天青釉占数量较少,其中,粉青呈色较淡,多存在于灰胎青瓷中,白胎类青瓷也有,与色调饱和的天青釉瓷一样,都呈半失透状,滋润含蓄,似蕴蓄无穷,“冰”、“玉”质感更强(参见图4、图5)。

五代黄堡窑的粉青、天青釉瓷是国内最早烧制成功的,继之,汝窑、北宋官窑、南宋官窑和龙泉窑等都相继烧制了天青、粉青釉瓷.如果说五代黄堡窑瓷粉青、天青釉呈色尚不稳定,失透的玉质感效果的形成尚在有意无意间,到了南宋官窑,则成为明确的目标追求。宋代文人对“玉”质感瓷器的膜拜,使其对“粉青”、“天青”釉情有独钟。为得到稳定的玉质感的粉青、天青色呈色,工匠们改变釉子配方,使釉质粘稠,乳浊感更强,并延续五代耀州窑二次烧工艺,多次施釉,釉面增厚,并以灰黑色胎土衬托釉面,使釉色更显幽深、似蕴蓄无穷,失透的玉质感也愈加到位.总之,厚釉的粉青、天青釉瓷,这一由黄堡窑开创的美学风格,使中国青瓷之美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03
淡雅娇美与薄锐精巧的白胎青瓷

五代青瓷还有一类呈色淡雅的浅青、淡天青、浅绿、浅青泛黄釉,这种釉多施于白胎类瓷上,因胎土纯净无杂质,色泽白而自然,对釉色的衬托别有美感效果.所以,并不刻意追求厚釉和乳浊釉,釉薄处色略淡,积釉处则呈水绿、淡天青色,也有的略感失透,呈色粉绿、粉青,表面光润明亮,十分娇美(图9、图10).胎体有厚有薄,厚胎的以剔刻花瓷为代表,器型有深锐的剔刻花纹执壶、罐等等.淡青淡绿的釉子随着刻花刀痕的凹凸而流动聚集,形成釉色的深浅对比,更丰富有韵味.剔刻花瓷是宋代刻花青瓷的滥觞,到宋代,釉的玻璃质感更强,并将圆活流畅、犀利道劲的刻花技法发挥到了极致.五代末期到宋初还出现一批薄胎瓷,以白色瓷胎的多见,有的壁厚仅有1毫米,造型多仿金银器的形制,如葵口、海棠花口、瓜棱腹、多折腹等(参见图5、图7)。尤其是薄锐的花折,如果胎土柔韧性差,很容易折断或变形,工艺难度非常大.五代末宋初之际的薄壁斜腹碗,形制近似宋代斗笠碗,釉色粉青或淡绿,壁薄如纸,非常精巧。

图9 五代天青釉盏托标本

图10 五代青釉刻花倒流壶

薄胎青瓷是越窑所没有的,如果仅以为它是借鉴了金银器的造型,好像理由也不充分,因为唐末五代,仿金银器的窑场很多,譬如越窑也是其一,并未出现这样的薄胎器.其工艺渊源的线索,或许还要从当时的名窑和耀州窑所处的环境找寻.上文曾述,陆羽评各窑茶具,将邢窑与越窑比较,并反驳了好邢瓷者的观点,这段话还有一层意思,即邢窑可以和越窑媲美,还有一部分文人,甚至认为类银类雪的邢窑为上,这分反映出邢窑的地位和影响。

唐五代时期,邢窑为北方“无贵贱天下通用之“的著名瓷窑,其产品大量销往唐长安城,不但供应一般的老百姓日常使用,更多的为宫廷和官府御用,西安市区曾屡次出土邢窑窖藏白瓷,在这种情况下,邢窑白瓷的工艺对周边窑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都是巨大的。

早在唐代,周边白瓷窑场都曾对耀州窑产生过很大影响,由于胎土原料等原因,晚唐开始,耀州窑逐渐选择了模仿越窑的青瓷之路,越窑固然从工艺、造型、装饰等很多方面对州窑产生了巨大影响.但并不是说,耀州窑和北方其他窑场尤其是著名的邢窑或与邢窑类型(如曲阳窑)窑场的交流就中断了,晚唐)时期白瓷和青瓷中均可见的一种凸唇口的碗(图11),就是受邢窑类型中的同类器的影响烧制的,是越窑所没有的,薄胎器也是越窑所没有的,但在晚唐五代邢窑类型中可见到,西安市火烧壁出土的一批属于邢窑类型的曲阳窑仿造金银器形制的白瓷,胎薄质细,工艺复杂,更是其白瓷中的精品(图12、13、14,见张柏主编“中国出土瓷器全集--陕西卷”P92-P98,科学出版社,2008年)。虽然青瓷和白瓷属于不同的工艺系统,但造型风格上的模仿并无鸿沟。

图11 唐代青瓷碗

图12  西安火烧壁出土五代白瓷碗

图13  西安火烧壁出土五代白瓷花口碟

图14  西安火烧壁出土五代白瓷花口碟

从上文关于胎土的分析可见,五代耀州窑对白胎的追求十分刻意,但越窑青瓷并非白胎,而是灰蓝色的胎,可见这种白胎的吸引力并非来自越密.唯邢窑有纯白细腻坚实的胎体,是北方地区胎质最好的窑场,故对白胎的希冀很可能也是源于邢窑的影响.准确地说,耀州窑薄胎青瓷的工艺,应是在学习模仿越窑的过程中吸收了邢窑工艺的精华而创烧的.总之,五代耀州窑青瓷的两大类胎土,分别产生了两类风格相近但又各不相同的精品青瓷,深灰色胎施化妆土的青瓷,和白色、灰白色的釉色淡雅娇嫩的青瓷,两者在五代末期并存,并继续延续至宋初,但是,深灰色施化妆土的青瓷在进入宋中期前就不再见到了.灰白胎青瓷,则发展为灰胎、香灰胎,釉色也由粉青、淡蓝变成玻璃质感极强的青绿色,同时,五代的深剔刻花纹也演化成刻划花,燃料换了,窑炉结构变了,工艺更新了,耀州窑青瓷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唐代黄堡窑址》,文物出版社,1992年。

2.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五代黄堡窑址》,文物出版社,1997年.(责编:雨岚)


感谢您对桃花源艺术空间的关注与支持!

桃花源艺术空间成立于2013年,是中国国内最早专注于中国高古艺术品收藏与推广的艺术工作室,创始人团队有着数十年的艺术品收藏与运营经验,与国际各大研究机构,博物馆以及拍卖公司保持有密切合作。目前我们在北京、济南拥有线下艺术空间,通过定期举办展览以及学术讲座的形式来推广中国高古艺术文化。

北京 Beijing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51D·PARK

北京时尚设计广场C座南院

South Courtyard of Block C, Beijing FashionDesign Square, 751D·PARK, No. 4 Jiuxianqiao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开放时间 Opening hours:10:00-17:00(节假日公休)

   济南  Jinan

济南市市中区经四路269号东图大厦6楼C17号

No. C17, 6th floor, Dongtu Building, No.269, Jingsi Road,Shizhong District, Jinan

开放时间 Opening hours:10:00-17: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