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光峰科技闯关科创板:核心技术屡遭“狙击”,小米身兼供应商和客户|小米

 亲斤彳正禾呈 2019-07-30

光峰科技闯关科创板:核心技术屡遭“狙击”,小米身兼供应商和客户

  财经网 白夜

  “改变世界的照明”是李屹心心念念的一件事。2006年,36岁的李屹辞别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国家激光实验室返乡,创办了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经历了创业期间的持续亏损、停滞不前,2019年,光峰科技一扫阴霾,公司的激光投影技术在故宫上元之夜大放异彩,也点亮了其资本之路。

  6月19日,光峰科技完成科创板三轮问询后迎来“大考”。不过,专利纠纷、存货减值、资产负债率较高等风险尚在,或给光峰科技的上市之路平添了几分波澜。

屡陷专利纠纷,核心技术存宣告无效风险

  如今,经过更新迭代,激光电视、激光投影仪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不过,早期的激光投影曾采用传统红绿蓝三色激光显示技术,该技术不仅成本高昂,同时存在散斑等问题,限制了其在投影显示领域的应用。

  在此基础上,光峰科技提出荧光激光光源的概念,首创ALPD激光显示技术,在性价比、显示效果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自2006年光峰科技成立至2014年的近十年间,形成了大量的专利积累。

  招股书显示,截至2019年4月30日,光峰科技在全球范围内获授权专利792项,同时正在申请授权的专利超700项。

  基于自身掌握的技术,光峰科技主要从事激光显示器件和整机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与租赁业务,业绩在近几年获得爆发式增长。

  财务数据显示,2016-2018年,光峰科技分别实现营收3.55亿元、8.06亿元、13.86亿元,归母净利润1394.36万元、1.05亿元、1.77亿元。

  三年内利润暴涨12倍有余,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公司所具备的技术优势。不过,光峰科技的核心专利却屡屡遭到“狙击”。

  招股书显示,光峰科技卷入多起专利诉讼纠纷。其中,公司作为原告的民事诉讼共21件,作为被告的民事诉讼有2件,案由均为侵犯发明专利权。

  身陷诉讼纠纷之余,光峰科技亦麻烦不断。自2013年起,境外对手在专利复审委对光峰科技的底层关键技术架构专利提起多次无效宣告请求。

  其中,光峰科技核心专利“采用具有波长转换材料的移动模板的多色照明装置”(专利号:zl200880107739.5)及“基于荧光粉提高光转换效率的光源结构”(专利号:zl200810065225.x),先后被多个公司向专利复审委提出13次无效宣告请求。

  据悉,上述两项专利系ALPD技术基础架构型核心专利,在光峰科技所有主要产品及服务中均有应用。

  如果上述2项核心专利被宣告无效,则公司和同行业企业均可以合法、无偿地使用上述2 项专利所涉及的技术方案。这意味着,在无法利用上述两项专利向竞争对手提出专利侵权诉讼获得赔偿之余,公司还会面临着更多的竞争对手。

  光峰科技也表示,随着公司专利数量不断增加,面临的知识产权风险也随之增大。

小米身兼供应商和客户

  光峰科技成立于2006年,主要产品包括激光光源、激光电影放映机、激光电视等,但公司2015年才进入产品批量导入市场阶段,2016年开始获利。

  除了必要的技术积累,公司业绩向好也离不开其合资合作的商业策略。

  光峰科技在其三大主营产品均有所布局,与中影器材合资成立中影光峰,为全国影院的电影放映提供激光光源租赁放映服务;与天津金米、顺为科技合资成立峰米科技,研发制造销售激光电视整机,向小米通讯销售激光电视;与东方中原合资成立东方光峰,向东方中原销售激光商教投影机。

  合资合作的方式使光峰科技与客户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保障了公司业绩的稳定增长。

  以激光电视为例,2018年,光峰科技激光电视的营收从2016年的340.59万元增至3.06亿元,激光电视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由0.96%增至22.13%。

  2017-2018年,公司关联方小米通讯位列公司第三、第一大客户,公司对小米通讯销售额分别为7736.66万元、2.47亿元,分别占当期公司激光电视营收的95.92%、80.72%,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9.6%、17.85%。

  可以看出,光峰科技生产的激光电视主要销往了小米通讯。而对于公司的第一大客户,光峰科技也给予其一定的价格优惠。

  2017-2018年,光峰科技销售激光电视给非关联第三方的平均价格分别为8547.01元/台、7826.21元/台,同期销售给小米通讯的价格则分别为7519.92元/台、7387.97元/台。

  与此同时,光峰科技生产激光电视所需的电子元器件也主要采购于小米通讯。

  2017-2018年,小米通讯位列公司第五、第二大供应商,公司向其采购DMD芯片等电子元器件,采购额分别为3004.29万元、7482.52万元。

  来自:招股书

  你来我往之间,一家公司同为供应商与客户,相关产品定价的公允性值得仔细考量。

  不止小米一家公司,光峰科技前五大供应商中,频现关联方身影。2017-2018年,中影器材及关联公司分别为公司第三、第四大供应商。

  上交所也关注到了上述问题,在首次审核意见中要求公司补充披露与小米、巴可、中影的具体合作模式及商业合理性,在对比向第三方交易价格或市场价格的基础上说明相关交易定价的公允性。 

存货跌价准备大幅增加,资产负债率较高

  业务模式决定了光峰科技并不宽裕的资金面。一方面,公司前期投入较高,近几年才开始盈利;另一方面,尽管公司业绩表现不俗,但利润却没有相应的现金流支撑。

  2016-2018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0.43亿元、-1.15亿元、1.18亿元。尽管2018年公司现金流由负转正,但三年下来,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4017.04万元。

  据悉,光峰科技的收入主要分为产品销售收入和租赁服务业务收入。租赁服务即向电影院提供ALPD激光光源租赁服务。

  2016-2018年,公司租赁服务实现的营收所占比例在逐年升高,分别为6.05%、14.7%、21.96%,销售额分别为2146.41万元、1.18亿元、3.04亿元。

  出租光源意味着分期确认租赁收入,前期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等投入较大,回收期相对更长,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公司短期内的资金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光峰科技的资产负债率远超同行。2016-2018年,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1.79%、87.33%、60.12%,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平均值49.71%、47.72%、47.79%。

  然而,资金承压下,光峰科技还大量 “囤货”,水平也远超同行。

  2016-2018年,公司存货中原材料金额分别为9016.25万元、1.89亿元和1.72亿元,占存货的比重分别为47.31%%、59.60%、47.35%。而同行公司巴可、海信电器(8.480, 0.06, 0.71%)2018年原材料占存货比例分别在30.57%、33.55%。

  公司原材料的备货是否必要呢?对于上述疑惑,财经网曾向光峰科技发去采访函,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产品种类和规格较多,所需原材料品类亦较多,需保持一定库存以备生产;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公司会加大采购量,以应对未来的生产需求。

  来自:招股书

  不过,奇怪的是,公司备货较多,但相应的需求却不及预期,报告期内,公司存货中原材料跌价准备大幅增加。2018年,公司存货的账面价值为3.25亿元,占公司当期净资产的39.29%,跌价准备为3956.68万元。其中,原材料的跌价准备由2017年的471.76万元升至1573.37万元。

(本文来自于财经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