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本拿破仑读了七遍的书,究竟讲了什么

 dawn的图书馆 2019-07-30

还记得那个深夜在路边大哭的年轻人吗?

他要给女朋友送钥匙,又惦记着没码完的程序。为了省时间他抄近道逆行,被协警拦下之后崩溃大哭......

人们都说:这样的年轻人太不容易了。

那么,怎样的年轻人算容易呢?

一个衣食无忧的富二代,可以随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有喜欢读的书,喜欢做的事。他的生活会容易吗?

还真不一定。

这本拿破仑读了七遍的书,究竟讲了什么

经典名著《少年维特的烦恼》里的维特,就是一个不愁吃喝,可以说走就走的年轻人。可他的烦恼,一点也不比逆行大哭的年轻程序员少。

《少年维特的烦恼》发表于1774年,很快就在欧洲大陆掀起一股'少年维特热',震撼了整整一代年轻人的心,成为第一部产生重大国际影响的德国文学作品。

同年出版法语版本,据说拿破仑读了七遍。

这本书的首个中译本,由郭沫若先生1922年翻译出版,并很快在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掀起维特热。《少年维特的烦恼》出版时,作者歌德只有25岁,却因为这本书享有了国际声誉。在他的巨著《浮士德》完成前的几十年里,这部作品一直是他的代表作。

只有爱才能使一个人变得不可缺少

小说内容很简单。

少年维特爱上了一个名叫绿蒂的姑娘,但这个姑娘已经和别人订婚。

他想用工作来排解爱情带来的痛苦。但又遭到各种排挤,屡屡受挫。

他重新回到绿蒂身边,发现绿蒂已经结婚。爱情和事业,年轻人渴望的两大人生目标都已无望。

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为什么能够成为经典,成为200多年来,人们精神和情感革命的引导者?

因为维特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少年维特的影子。

青涩浪漫的爱情是少年的标配

享受爱情浪漫的维特,第一次见到心上人绿蒂时,看她正给自己的八个弟妹分面包。后来,他们一起跳舞,一起弹琴读诗。

这本拿破仑读了七遍的书,究竟讲了什么

那是维特人生中最开心最浪漫的时刻。

他身着黄裤子蓝外套,风度翩翩。绿蒂则一袭湖蓝色的裙装。她端坐不动时如一朵静静开放的莲花,翩翩起舞时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天鹅。

在情人眼里,心上人就应该是绿蒂的样子。

维特期待每个清晨的到来,这样他就又可以见到绿蒂了。如果在梦中见到绿蒂,他又期待黑夜不要过去。

深陷爱情中的人,就是这么感受着纠结的幸福。

但维特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爱情没有未来。因为绿蒂已经订婚了。

绿蒂的未婚夫叫阿尔伯特。维特见到他之后,发现他人很好,善良高尚、能干和蔼。他的一举一动都让维特无法不敬重他。

可这丝毫不能动摇维特对绿蒂的爱。

在《少年维特的烦恼》出版45年后,哥德还感慨地说:'初恋是唯一的恋爱'。

这本拿破仑读了七遍的书,究竟讲了什么

能否长成我们期待的大人

年轻人是个极致的矛盾体。自负又自卑,希望被接纳,又渴望孤独。他们用骄傲掩盖敏感和脆弱,甚至不惜自我毁灭来抵抗整个世界。

维特发现了社会的不公,但又无力改变。更不愿改变自己来迎合社会。他宁愿放弃妥协,放弃真爱,放弃未来。

少年维特用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但更多的少年,如哥德一样长大了。

当锋利的棱角被岁月的流水磨平,少年长成了和世界、和自我和解的大人。但他们心中依然还会怀念少年维特的坚持和决绝

这本拿破仑读了七遍的书,究竟讲了什么

少年维特就是德国的贾宝玉

《少年维特的烦恼》之所以成为经典,一方面它道出了年轻人的困惑,另一方面,这部作品本身也是写作的范本。每一个人物,每一个事件都不是孤立的存在,都是推动主人公维特命运发展的力量。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评论中国四大名著,说为什么《红楼梦》的艺术价值更高。原因之一就是人物性格是发展的。草蛇灰线,无一处闲笔,直到最后一刻,人物才成为一个丰满的立体的人物。

而其他三部的人物性格基本是在一出场就定性了的。以后的事件都是在说明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少年维特的烦恼》就是一部微缩的《红楼梦》。维特就是德国的贾宝玉。

这本拿破仑读了七遍的书,究竟讲了什么

贾宝玉和维特一样,也是一个爱情的信徒,也是时代的叛逆者。贾宝玉的日常行为被认为'不务正业',大家都劝他读点'正经书'。而维特身边的人也在一直对他说'要有作为呀'。

他们偏偏认为这些'金玉良言'都是'混账话'!他们看到了社会的不公和自己的无力。

他们的最终结局,表面看是爱情悲剧,其实是时代铸就的必然结果。

我们不能说贾宝玉出家是软弱的,就像不能说维特结束自己生命是软弱的一样。他们是砸向时代的一记重拳。

这本拿破仑读了七遍的书,究竟讲了什么

200年后,归来依然是少年

维特的形象,就像这一本全新精装典藏版的设计,外封采用荧光黄+印银烫金工艺,用简笔画打勾勒出一个孤独忧郁的维特。而内封则在纯黑的底面上,用白色线条勾勒出一个沉默的少年。

外封的黄色既是少年维特服装的颜色,也是明亮的阳光的颜色,代表着前半部分的少年维特,是个阳光积极的少年。

而内封的黑色则是死亡的颜色。代表了未来少年维特的结局。

这本拿破仑读了七遍的书,究竟讲了什么

设计师的制作思维不是和谐,不是美观,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制造冲突。环绕着维特的德文字母,就像一种语言的冲突困扰维特,也像是维特的所思所恼。

不同颜色配合精简的笔触,让已经200多岁的少年维特,依旧保持着他的年轻和活力,也为当下众多和维特面临同样困境的年轻人,呈现出另一个自己。

歌德说:'幸运遭到阻挠,活动受到限制,愿望得不到满足,这些都不是某个特殊时代的,而是每个人都碰得着的不幸事件。假如一个人在他的生平不经过觉得《维特》就是为他自己写的那么一个阶段,那倒是很可惜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