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居延 | 诗中的边塞

 zqbxi 2019-07-30

居延塞,河西走廊的“遮虏障”

径万里兮度沙漠,为君将兮奋匈奴。

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

弱水流沙

      在先秦古籍《尚书》中,居延被描述为“弱水流沙”。弱水是指额济纳河以及由它汇成的湖泊。额济纳河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发源自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祁连山,一路向北跨过河西走廊,流入内蒙古高原。由于沿途地势平坦,河道时常发生改变,河水随处散溢,所以水面看似宽阔平坦,却因太浅而无法行船,故而得名“弱水”。流沙则是指额济纳河流经大片荒漠戈壁时,冲刷携带的大量泥沙。后来小说《西游记》中的流沙河,就是以居延为素材创作的:“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漂不起,芦花定底沉。”
       循着额济纳河向北,便进入内蒙古高原上广袤的大漠戈壁,如今这里是北方沙尘暴的源头,但曾几何时,它却是白草连天的绿洲—汉代建起了对垒匈奴的要塞,唐代承载了无数诗人的边塞豪情。

    “居延”是个古老的地名。相传额济纳河下游一带,是《山海经》中“居繇国”的所在地,春秋时代,西戎部族的一支栖居于此,中原人便以“居繇”的同音,称其为“朐衍戎”。待到秦汉,此地又被匈奴控制,又音译其为“居延”,并沿用至今。

       至于居延的范围,大抵涵盖了额济纳河流域,以及由它汇成的居延海一带。而在“军事地理”中,居延则专指额济纳河的尽头——居延海一带。

汉塞与汉简·苏李泣别图


       在霍去病重创匈奴后,汉朝在居延广修要塞壁垒,形成了一套沿额济纳河两岸的完整防御体系“遮虏障”,其中的“甲渠塞”就是当年镇守此地的居延都尉的官衙,如今只残存下被风化的石柱和夯土堆(图1)。
       上面详细记录了当时汉军在此屯田布防的信息。后来,名将李陵在居延战败投降,明代画家陈洪绶所绘的《苏李泣别图》(图2),就是描绘了他投降后被派去送别苏武时的场景。
          在“甲渠塞”中,出土了闻名考古界的“居延汉简”(图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