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经注》所涉弱水流沙等略考

 水经注探究系列 2021-04-11

△流沙地在张掖居延县东北。

居延泽在其县故城东北。《尚书》所谓流沙者也。形如月生五日也。弱水入流沙,流沙,沙与水流行也。亦言出钟山,西行极崦嵫之山,在西海郡北。山有石赤、白色,以两石相打,则水润。打之不已,润尽则火出,山石皆然,炎起数丈,迳日不灭。有大黑风,自流沙出奄之,乃灭,其石如初。言动火之事,发疾经年,故不敢轻近耳。

居延泽,又作居延海、西海等。 湖泊名。 即今内蒙古 额济纳旗北苏古诺尔和嘎顺诺尔,历代因沙化严重,量已大为减少。此湖一带为古代游牧民族居住及边防、 戍守之地,有著名的 “居延汉简” 出土。唐代《元和郡县图志》 卷四十张掖县记: “居延海,在县东北一百六 十里。即居延泽,古文以为流沙者,风吹流行,故曰流 沙。”此湖一带也是连接漠北草原与河西走廊的要地。[1]

居延县故城,西汉置, 属张掖郡。《汉书 ·地理志》云: “居延泽在东北, 古文以为流沙,都尉治。莽曰居城”。居延泽为黑河下游之终端湖。即今额济纳旗东南的进素图海子为中心, 已干涸成为一片沼泽地的区域。武帝太初元年(96)。《史记·大宛列传》有“置居延、休屠以卫酒泉”的记载。《汉书 ·李广利传》云: “益发甲卒十八万酒泉、张掖北, 置居延、休屠以卫酒泉”。而 《汉书 ·武帝本纪》:“太初三年,强努都尉路博德筑居延”。城址位于古居延绿洲腹地,今额济纳旗旗政府驻地(达兰库布)东南34公里,黑城(元代城)遗址东偏南14公里的绿城遗址当为汉代居延县城。[2]

流沙者也,形如月生五日也。李并成认为流沙形如月生五日,当指随风流动的沙丘呈新月形,这恰是河西走廊北部巴丹吉林沙漠及古居延泽一带的主要地貌景观。《汉书.地理志》张掖郡条:“居延,居延泽在东北,古文以为流沙。都尉治。汉张掖郡居延县的位置,即今额济纳旗政府驻地达来库布镇东南34公里处的绿城遗址[3]

弱水,额济纳河古称弱水,但当时的水势不弱。其上源有二,一是黑河,二是北大河,均发源于青海省,流入甘肃后,在金塔县境内会合,折向北进入内蒙古,称作额济纳河。现在,北大河之水全部进入了水库,已与额济纳河无缘,额济纳河的水源全部依赖于黑河。额济纳河下游歧分出十余条小支流,形成河道网密集的三角洲,称为额济纳绿洲。沿河绿洲绵延数百公里的号称世界第二大天然胡杨林分布带,给巴丹吉林沙漠西部的戈壁荒滩带来了勃勃生机,也成为1.5万额济纳人赖以生存繁衍的家园。古额济纳绿洲并非今额济纳绿洲,其位置在现代绿洲的东部。古绿洲为匈奴人居延部的牧场,因此弱水尾闾汇聚的巨泽叫居延海。汉武帝打败匈奴后占领了古绿洲,并在此屯驻军队,人数曾达万余。为解决士兵粮食,在弱水故河道的西岸垦荒耕种,曾享有“居延大粮仓”的盛名。此期间居延海地区并无沙漠,而是林茂草丰,牛羊成群,农业兼宜的千里沃野,当时建立的居延城曾是丝绸之路上繁荣的交通枢纽。到了唐代,汉代垦区因沙漠化而废弃,屯垦重心从弱水西岸转移到东岸。到了西夏,由于同样的原因,屯垦重心继续东移至黑水城(今黑城遗址),而元代的垦区又在黑水城以东的绿城、绿庙一带。元末明初,明军久攻黑城不克,采用断水办法迫使弱水由原来东北流向改为西北流向,从而彻底导致历经 1500年之久的居延古绿洲及其先后开垦的 3.1万公顷耕地全部化作了砂砾戈壁。居延海随之干涸,只留下京斯图淖尔和天鹅湖两块残余的水面。[4]

小小居延海  连着中南海

额济纳地区生态的恢复,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拉动了地方经济。

   (备注:上述图文摘自又添喜讯!额济纳河入围全国“寻找最美家乡河”十九强,荣获优秀组织奖!中国额济纳 2017-12-18)

崦嵫之山,崦嵫山是传说中日落的地方,因此《楚辞·离骚》有诗句云:“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意思是说,我让太阳神羲和放慢车子的速度,望见了崦嵫山也不要靠近。吴晓东认为《西次四经》把最靠西的山取名为崦嵫之山,说明《山经》与《离骚》源于共同的传说。很有意思的是,“蓐收”作为神灵出现在《西次三经》的边缘山中,而“崦嵫”作为山出现在《西次四经》的边缘山中。在《海外经》里,西方神是蓐收,而在《大荒经》里,西方神是兹,兹读作崦嵫,二者同音异写,实为一也。《海外西经》云:“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大荒西经》云:“西海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兹。”虽然传说有些许差异,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即这些都是关于西方极地的想象。这些作为西方想象的符号出现在这里,明白无误地昭示了这里被想象成世界的西极。[5]

西海郡1944年考古工作人员在海晏县所处的青海湖东北金银滩上发现了一个呈三角形的古城遗址以后又在城内掘出一座“西海郡虎符”石匾和上有“西海安定元兴元年作当”铭文的瓦当,从虎符石匾基座正面的阴刻铭文“西海郡始建国工河南”可以证明这座城堡便是西汉和新莽时期西海郡郡址龙夷城遗址。19587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志敏副研究员曾到这里实地考察,城址保存的比较完整,城东西长650米,南北宽60,城墙残高4米,四门尚能隐约可见,在城内采集到了西汉和新莽时期的五株、货布、货泉、大泉五十等钱币和陶范等。[6]

大黑风,有学者认为崦嵫之山,就是火焰山的原型。《西游记》中扑灭大火的,是铁扇公主芭蕉扇扇出的大风。而这芭蕉扇,书里一再说它是“纯阴宝扇”“天地产成的一个灵宝,乃太阴之精叶,故能灭火气。假若掮着人,要飘八万四千里,方息阴风”。《水经注》里的“大黑风”,岂不就是“阴风”的原型吗?铁扇公主为何会有芭蕉扇?大黑风是典型的佛教词语,例如《佛说观佛三昧海经》中有:尔时心端自然生一黑毛。于其毛端出大黑风。其风四色随心根起。如旋岚风。状如烟焰。其风遍吹一切诸水。有大黑风起。应知即是风神之难。(《苏悉地羯罗经》)那么“旋岚风”又是什么东西呢?“旋岚”,是梵语的音译,又译作“随蓝”“毗蓝”“毗蓝婆”,是暴风、猛风的意思。这种暴风起时,可以摧毁世界,也可以使世界重生。[7]

以两石相打……山石皆然”,关于取火所用之石,在古文献中亦见记载。《水经注》卷一四《鲍丘水》引《开山图》云: (徐元)山出不灰之木、生火之石。(注云:“有石赤色如丹,以二石相磨,则火发,以然()无灰之木,可以终身。今则无之。”)李石《续博物志》卷九引《晋书》云:西海郡北山有赤石、白石,以两石相打则水润,打之不已则润尽火出。汪宁生等认为若撇开这些记载中传讹之词,可以看出所描写的正是击石取火之事。但一般石头是不能相击得火的,其中必须有一块是黄铁矿石。上引记载中的“生火之石”,当指此而言[9]

流沙又迳浮渚,历壑市之国,又迳于鸟山之东,朝云国,西历昆山,西南出于过瀛之山。《大荒西经》云:西南海之外,流沙出焉,迳夏后开之东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焉。又历员丘不死山之西,入于南海。

王钟陵认为中国早期人类中万国之殊的景象,我们至今还可以依稀从《山海经》一书中加以领略。《海内经》云: 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曰朝鲜、天毒,其人水居,偎人爱人。西海之内,流沙之中, 有国名曰壑市。西海之内,流沙之西,有国名曰把叶。流沙之西,有鸟山者,三水出焉。爱有黄金、嗜瑰、丹货、银铁,皆流于此中又有淮山,好水出焉。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国、司食之国”。氏族部落与自然环境结合而成朝鲜、天毒、壑市、祀叶、朝云、司食诸国,这是一种广阔地域中的文化分割。这种文化分割必然呈现出光怪的众生相:西方之傈国,鸟兽弗辟,与为一也”“厌火国·一兽身黑色,火出其口中”“谁头国”…其为人,人面有其,鸟噪,方捕鱼”。“氏人国在建木西,其为人,人面而鱼身,无足”。有钉灵之国,其民从膝已下有毛,马蹄,善走”。[10]

有学者认为鸟山是著名的商品集散地;朝云之国即黄帝族的缙云部落。[11]

《九辩》与《九歌》,饶龙隼认为以“九”命篇的体制渊源久远。《离骚》有“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奏《九歌》而舞《韶》兮”语,《天问》有“启棘宾商,《九辩》《九歌》”语,《远游》有“二女御《九韶》歌”。传说,《九韶》为舜时代乐舞,《九歌》、《九辩》为夏启时代乐舞,后来纳入周代礼乐体制中。关于“九”的解说,有种种附会,但都与屈原作《九歌》没有直接关联。说到底,“九”是一种乐舞表演体制,屈原依从它而作《九歌》。王逸所谓“《九歌》之曲”,就是肯定了这一点。宋玉作《九辩》也是这种情况。至于王逸谓“文意不同”,则是指屈原自铸新词,抒发胸臆;谓“章句错杂”,则是指屈原《九歌》的文体还不纯熟,只是即时运用“九”这种乐舞体制的拟作而已[12]

    员丘不死山,叶舒宪认为山海经类似生命树那样象征不死的玉石神话母题随处可见细加分辨,可有天生的不死和人为的不死之差别海外南经中的不死民大荒南经中的不死国、《大荒西经颛顼之子,三面一臂,三面之人不死等,都显示出与生俱来的不死性人为的不死主要表现为长生不老药的应用,它一方面可以使人永不衰老,另一方面又可使死者复生海内经中谈到不死之山,似乎这山上生长着能令人长生不老的神秘植物郭璞注说这个不死之山就是圆丘山”。晋张华博物志.:“山上,有不死树,食之乃寿;有赤泉,饮之不老多大蛇为人害,不得居也这里的不死树同蛇联系在一起,显然有神话类比之基础葛洪抱朴子登涉云:昔圆丘多大蛇,又生好药。”可见好药便是食之乃寿的不死树,它又同蛇这种神秘动物联系在一起了陶渊明读山海经诗云:自古皆有没(殁),何人得灵长?不死复不老,万岁如平常赤泉给我饮,员丘足我粮方与三辰游,寿考岂渠央。”诗中所用典故便出自山海经中的不死之山[13]


[1]来源:《丝绸之路大辞典》

[2]来源:《甘肃大辞典》

[3]李并成“昆仑”地望考 敦煌学辑刊. 2006,(03)

[4]沈孝辉:追溯沙尘暴之源……,森林与人类.2000,(12)

[5]吴晓东:四面环海:《山海经·山经》呈现的世界构想,民族艺术.2011,(02)

[6]安志敏:《青海古代文化》,《考古》,1959年第7期。

[7]李天飞著,万万没想到  《西游记》可以这样读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6.11,531

[8]邓和平著,中国土家族源流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09,99

[9]汪宁生著,汪宁生论著萃编    民族考古学论集  古俗新研  中国西南民族历史与文化  文化人类学论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196

[10]王钟陵:自然,文化的生态场,江苏社会科学 , JiangsuSocial Sciences, 1991 04 

[11]王红旗著;孙晓琴绘,山海经鉴赏辞典  插图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17.12,386

[12]饶龙隼著,先秦诸子与中国文学,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08,136

[13]叶舒宪 :伊甸园生命树、印度如意树与“琉璃”原型通考:苏美尔青金石神话的文明起源意义,民族艺术  出版日期:20113  页码:32-4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