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了一辈子,以一位传统读书人的方式,把生活过得认真且有趣,时刻保持内心的丰盛与尊严。 史鹏先生出身于读书世家,还在两岁左右,母亲便喜欢将他抱在怀里轻声吟诵,他常常听着悠扬的诗词入梦。时至今日,他尚能随口诵读大量古文。 史鹏先生的祖父曾办私塾,“吟诵诗文时,声音很低,头部略有晃动,神情专注,极富感情色彩”。父亲是《左传》研究专家,在逐段讲解之前,会先教他们随声朗诵。 “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讲授《吕相绝秦》那篇文章,当吕相数到秦的第三大罪案时,连续用了9个‘我’字。父亲诵读时,神情随之激昂,加以适当的手势,9个‘我’字干净利落地像9颗子弹自枪口射出,仿佛能见到当年吕相在秦廷的情况。”史老说,他四岁发蒙之后,就在这种气氛中成长,加之兄长史穆当时考入湖南国学专科学校,师从刘腴深、宗子威、王啸苏等国学大师,跟随模仿着各地腔调吟诵诗文。 “他模仿得最传神的是罗元鲲的新化方言,我至今记忆犹新。吟诵仅是一种父子师生口传心授的读书方法,既不是单项的科学知识,更不是舞台上的艺术表演。我从这样的家庭中走出来,懂得一点吟诵并养成习惯,是极为自然的。” “我们读书,看只是平面效果,但加上听觉和轻微动作,就是一种立体效果,能最有效地帮助我们记忆。” 史老认为,吟诵最深的根源,是方言。 除了自己常去史鹏老先生家里听课,从事设计工作的三三还会带着读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德德一同去听。跟着老先生吟诵诗词,德德觉得新奇而有趣:“史老爷爷跟学校老师讲的方法不一样,让我印象更深刻。”当然,有时也会不耐烦,便埋头画起自己的画来,史老从不生气。 他说,小时候他跟着祖父学习,也常常不耐烦。“孩子天性好动,虽然现在不能完全听进去,但长大后回想起来,曾经跟这样的老先生在一起相处的时光,这种感觉和记忆会留在他心里。” “吟诵的读书方法,是一种十分典型的传统,传承更多需要靠家庭。方言是一个地域的基因、血液和记忆,在全球大融合的时代环境里,很多人觉得自己的方言很土,不好意思讲。这是因为我们不够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你对自己的文化、身份不认同,你就永远是个没根的人。” 2006年,中国语文现代学会吟诵分会在全国进行了一次摸底,发现能诗词吟诵的老先生们很多都已经去世了。搜寻到湖南,他们发现了史鹏。 2009年,史老作为专家委员会的专家受邀参加北京首届中华诗词吟诵活动周,专家44人,湖南只有史老一位。回来后,他开始四处寻访湖南还能吟诵的老先生。 “再不去找到他们,我们能留下来的东西会更少。”史老说,这么多年,有一个人给了他很大的帮助与支持,“无条件地支持我的工作”。他就是湖南卫视主持人汪涵。 汪涵在调查方言的过程中结识了史老。他尊敬这位用湘方言吟诵的老先生,为史老抢救资料提供人力和物力。汪涵发起一项湖南方言调查“相应”计划,准备用5到10年的时间,对湖南50多个地点的方言进行调查,用声像方式保存方言资料,制作成数据库后捐给湖南省博物馆。同时,他在湖南经视《越策越开心》节目中推出方言听写大会,以活泼的媒体传播方式,呼唤更多人来关注、保护凝聚地域历史文化内涵的方言。 为更好地保护方言吟诵,2015年9月14日,湖南吟诵学会成立。史鹏老先生担任会长,汪涵担任副会长。 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号召,推动各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建设和学校文化建设,让广大教师掌握传统文化教学中有关诗文吟诵的基本技能,同时也为吟诵爱好者提供一个学习吟诵真传的机会,2016年5月13日、14日,“湖南省首届传统吟诵师资培训班”在砂子塘泰禹小学开班。 来自湖南各地市以及广东、浙江、河北、北京等地的教师、吟诵爱好者,以及砂子塘教育集团的部分老师,共80余人怀着期待的心情参加了此次培训。除了中华吟诵学会顾问、湖南吟诵学会委员会主任刘洁淳,香港吟诵学会会长李明,清代经世派主要代表人物陶澍第六世孙、著名吟诵家陶稳固,中华吟诵学会理事、知名书法家、湖南省吟诵学会副会长曹琴等现场为学员授课外,92岁的史鹏先生不仅亲自授课、示范吟诵,还整整在培训现场呆了两天,不断接受学员们的请教。 史鹏老先生说,吟诵是古人教学诗文的方法,一种含有音乐美的传统艺术。它可上溯到春秋时期,《论语》就有孔子及其弟子“诵诗三百”的记载。自隋朝实行科举制度以后,吟诵之风更盛,到唐代竟出现了“到处书声琅琅”、“文士苦吟成风”的情况。此后,吟诵一直是学好诗文的不二法门。宋代大儒朱熹主张“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所谓“口到”,就是要大声吟诵读出来。“吟诵”是古典诗文的主要表达形式,属于口头传播,是完整的语文行为。吟诵就是藉原作品在音乐上的特性,利用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的结合和互动,加以实践而已。故吟诵者必须极熟原作品,对作者创作感情深入了解,做到进入角色。史鹏老先生强调诗文吟诵时,除了“平长仄短,抑扬顿挫”之外,还必须“贯注感情”,做到“有他无我”。 培训现场,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旅夜书怀》、李商隐的《锦瑟》、范仲淹的《渔家傲》、贺铸的《鹧鸪天》、陈毅的《梅岭三章》等诗词,在史鹏老先生的示范吟诵下,学员们进入了一个又一个精神愉悦的高潮。 “他开口就中气十足,一点也看不出是92岁的老人。讲着讲着他就开始吟诵起李白、杜甫、贾岛等人诗篇中的关于‘吟’的意境。”学员柴瑜敏说。 来自永州的学员曹艳说:“听史鹏老先生讲古典诗词的吟诵,感动而震撼。92岁高龄,还这样辛劳的来给我们上课。给我们讲吟诵诗文要‘平长仄短,抑扬顿挫,贯注感情,有他无我’等等,细致严谨。又现场示范,特别是吟诵到‘同归已负同来约,待我黄泉再一轮’的时候,哽咽的声音,真的是情到深处潸然泪下。很多人都哭了。通过两天的学习,我感觉这才是正统、正宗的吟诵。” “通过这次学习,深刻体会到国学经典的博大精深,认识到传承古诗吟诵的必要性。希望能把所学的知识很好的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把吟诵与平时的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让吟诵这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学员黄益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