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水船

 芸斋窗下 2019-07-30

     已故谷林(劳祖德)先生的遗集,有《上水船甲集》《上水船乙集》之编。他说上水船的命名,“乃吾乡俗语,意谓虽费尽力气,终究寸迟尺滞,不能速达也。”盖喻作者之拙钝而已。

据我理解,上水船,就是逆水而行的船,这样的船,如果没有机械动力的话,不但行速迟迟,而且还必须雇用纤夫拉纤,才能达到目的地。相反而言,下水船就不同了,顺流而下,速度是千里江陵一日还,一眨眼就可能轻舟已过万重山。只是不小心的话,很容易翻船或撞船。

上水船一词,其实是有典故的,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敏捷》(卷一三)。古人以“上水船”比喻一个人的文思,文思迟钝,如上水船,文思敏捷,则如上水船也。

原文说:

唐裴廷裕字庸余,乾宁中,在内庭,文书敏捷,号为“下水船”。梁太祖受禅,姚涓为学士,尝从容。上问及廷裕行止,涓对曰:“顷岁左迁,今闻旅寄衡永。”上曰:“颇闻其人才思甚捷。”涓对曰:“向在翰林,号为‘下水船’。”太祖应声谓洎曰:“卿便是‘上水船’也。”洎微笑,深有惭色。议者以涓为“急滩头上水船”也。

按:姚涓当为姚洎。下面还是说姚洎。

这段记载明白易懂,好玩的是,作者最后还不忘插了姚洎一刀子:急滩头上水船,那么就是说他的文思不是一般的迟钝啊。

类似的表达还有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四:“颜(指五代沈颜)少有词藻,琴棋皆臻妙,场中语曰:‘下水舡’,言为文敏速无不载也。”

不过,谷林的“上水船”之喻,却不完全是谦称自己文思拙钝,而是还指自己处世的态度,有拙者之为政的意思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