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左右中国历史和战略走势的“十”字

 明白123456 2019-07-30

“十”字,横连东西,竖通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细看中国地理,平汉铁路、陇海铁路所构成的巨大“十”字形,按笔画顺序,先横后竖、先左后右、从上到下,十字运笔的走向与中国历史和战略的走势竟如此吻合。

上世纪初骤起的“中华西来”之说——“华胄从来昆仑巅”,虽是学者们的推论,但我国现已发现最早的青铜刀具,出土于甘肃马家窑文化遗址,距今已有5000多年(现陈列于国家博物馆),这从一个剖面可以解读为,当时中国关陇一带的先民确实有优于中原地区的先进技术。

《史记》中记载轩辕黄帝“习用干戈、以征不享”。可能正是凭着先进的兵器,从西而来的黄帝部落联盟才能打败中原的炎帝和东方的蚩尤,合华夏诸部,第一次实现自西向东的大一统。

发源于岐山渭水间的周,借助为商王征集西方贡品和用来献祭的羌人,成为商王朝西部重要方伯,不断发展壮大。前11世纪,周与商大战牧野,代商而为天下主,定都镐京,牢牢占陕洛一线,就是今西安至洛阳一线,自西向东、居高临下瞰制所分封的72诸候国,国祚延续400余年。

及至平王东迁洛邑,关中地区出现力量真空。周天子虽居天下之中,但处于四战之地,自顾不暇,已然失去了对天下的控制。而原本给周天子放马的小国秦国抓住机会,励精图治、稳定国策,纵横捭阖间灭国十二,由贫瘠的黄土高原迁到沃野关中,开启了400余年问鼎中原历程。

秦国东顾最大的威胁主要还是来自陕洛一线,春秋时与晋国相争,战国时魏国相争。直到白起横空出世,在伊阙大败魏、韩、东周联军,趁机夺取安邑(今山西运城一带),才将东出之路基本打通。自此秦国据崤函之固、凭山河之险,攻守自如,终于在72年后统一六国。

之后的中国历史,依然上演着得关中者得天下的故事。刘邦用韩信为将,先取关中,以此为根据地,牢牢控制战略要地荥阳,与项羽对峙,终定汉家天下。南北朝时,北周同样经营关中,打败强大的北齐,进而统一北方,为后来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李渊太原起兵,第一步便是西取关中,再向东在虎牢关击败王世充、窦建德联军,攻占洛阳,手握天下中枢。

(昭陵六骏是李世民坐骑,其中有青骓、什伐赤、飒露紫3匹战马战死于洛阳之战)

而安史之乱,叛军虽破长安,但唐肃宗在灵武登基,拥河西、朔方两军,仍能恢复长安洛阳,最终平定叛乱。

自唐以前,关中、陇右、河西、朔方之地益于农作,多出豪杰骏马,又有山河要隘屏护,兼据丝路一端,东西方文化经济、军事技术交流得天独厚,真是天下形胜。可见,在这个历史阶段,西部依居高临下之势,对东部有着绝对的控制力。

西晋永嘉之乱后,统治集团衣冠南迁建立东晋,北方士人携先进文化和技术南迁,中国进入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南北之间的较量走上历史前台,中国历史开始书写“十”字第二个笔画。

中国南北向有两条传统防线,一为燕北、晋北、河套一线,也可以说是长城线,此线北出可扼控大漠,固守可保全中原。二为秦岭淮河一线,南得淮则足以拒北,北得淮则南不可复保。

东晋定国一战——淝水之战,就是争夺淮河线的控制权。谢安即使佯装镇定,也不可自抑得胜后的心情,以至于过门槛时把木屣齿都碰断了,由此不难理解何为一战关乎国运。

从东晋和南朝四国地图变化看,国运的衰退与淮河线的步步退缩密切相关,有淮河水网,尚可抵挡北方骑兵。当隋朝大军横亘长江时,中国必然会迎来新的大一统王朝。

北宋建国,立都开封,处于黄河线。中国历史上定都黄河线的王朝,很难有大作为。当时北方辽国占据燕云十六州,就是传统的长城线。中原王朝要想国泰民安,必须要恢复这条防线。

汉唐之时,面对散居于蒙古高原中部的匈奴、突厥威胁,西安作为国家中枢,可以最便捷指挥和支援从河套地区出击的部队。而对付处于东北亚地区的辽国,西安和开封都不是最好选择。也许赵匡胤选择漳河畔的邺为国都,既便于水运南方物资,更便于向前线调度兵马和转运粮草。后来的历史也证明,北宋困于外敌、亡于外敌,定都开封,似乎注定是一个战略失误。而北宋灭亡后,正是凭借岳飞、韩世忠、刘锜等人在江淮流域的英勇抗击,南宋才最终得以守住了半壁江山。

(中兴四将图,为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岳飞)

中国古代的北方较于南方,人力物力资源占据优势,特别是拥有重要战略资源——马,这使得北方军队的突击力和机动性远优于南方。从某种意义上讲,长城线就是战马资源争夺线,淮河线就是抵消骑兵优势的防御线。

17世纪满清灭明之战南明江北四镇军队有三镇降清清军除在扬州遇到抵抗外几乎兵不血刃杀到南京城下。

纵横5000年时空,王朝兴替,功过是非自有评撰。但随着集团间竞争优势地域转移,中国的历史进程不自觉的书写了一个大大的“十”字,虽一朝一代有特例,但大势不可逆,也许这就是历史的基因编码,冥冥中有玄妙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