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江送别诗一卷

 苏迷 2019-07-30
《姑苏晚报》
2019-07-28 

  在江西省博物馆有两件一级文物,这两件文物都与况钟有关。一件为1963年11月初,江西省考古所的工作人员在江西靖安县西北五十余华里的高湖崖口村瞻仰况钟墓地、况钟祠遗址时收获的《秋江送别诗并图卷》,另一件为正统六年胡俨等赠况钟诗文纸本卷轴。

  徐徐打开图卷,历史感扑面而来,丝丝入扣、清秀耐观的书法,山川润泽、云烟变灭的山水,细读诗文,让人遥想五百多年前的苏州和况钟治下的吴地烟云……

  一

  探寻文物背后的故事,先得从况钟说起。

  况钟(1383-1442),字伯律,号如愚,人称龙冈公,江西靖安县高湖乡崖口村龙冈洲人。明永乐中荐授礼部郎中。宣德五年升任苏州知府,前后治理苏州长达十三年之久。《况太守集》记述他的生活状况:其“内署萧然,无铺设华靡之物。每食一肉一蔬,非公燕别兼味。家人及亲旧相对,尊酒数行,青灯夜话而已。”

  一个富庶之地的知府,不仅生活无铺设华靡之物,非财不可取,勤俭用不竭”,其政绩也是斐然。“

  宣德五年,48岁的况钟被特选担任当时“天下第一剧繁难治”的苏州知府之职。出身于吏员的况钟深知吏治中的积弊,认为法不立则吏奸难除;亦知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吏,最为难治。面对现状,况钟以吏治为先依律惩处奸吏,罢免庸吏。走访农户时,了解到农民税粮负担过重,他为民请命,在奏章中,把个人的前途和生命置之度外,坚持请求朝廷开恩,为百姓减免,最终使苏州每年减税粮七十多万石。对百姓,况钟设身处地增设“济农仓”,制定“纳粮勘合簿”“力役仓”及“济农仓本金”,无息贷款给贫苦农民,扶助他们的生产和生活。为了方便百姓,他还兴修水利,重修觅渡桥、吴门桥。苏州以富丽闻名,宫中宦官购买花木、禽鱼、器玩等,受工部委派,纷纷前来,一些高官大僚,恣意需索,况钟不卑不亢,待之以礼,从不屈膝,且戒属僚,勿赂一钱。况钟虽不是科举出身,却兴崇学校,敬养才哲,荐拔孤寒,有才能的寒士,鼎力举荐,有的官至御史。况钟还常常“折狱明断”,遇有“奇冤”者“无不昭雪”。当时“吏不敢作奸,民无冤抑,咸颂包龙图复生”。

  况钟用他的才华、智慧和人品,在苏州这块土地上,勾勒了一位旷世清官的形象。尤其是况钟的“三任三留”,表现出一个地方官吏与当地百姓难以割舍的情怀。

  宣德六年三月,况钟继母去世,况钟奏请朝廷,回家守孝。况钟离开苏州后,那些被打击的奸吏恶人又卷土重来,变本加厉再度猖狂。百姓更加思念况钟,作歌唱道:“况太守,民父母。众怀思,因去后。愿复来,养田叟。”还有一歌唱道:“郡中齐说使君贤,只剪轻蒲为作鞭。兵杖不烦森画戟,歌谣曾唱是青天。”呼唤、怀念之声,溢于衢巷,三万七千五百八十余人,奏请况钟由家乡径回苏州知府任上。

  正统五年,况钟九年任满,例应上调赴部候升,走时“饯送者数百里不绝”。况钟写下了两守诀别诗:“清风两袖去朝天,不带江南一寸绵。惭愧士民相饯送,马前洒酒注如泉。”“检点行囊一担轻,长安望去几多程。停鞭静忆为官日,事事堪持天日盟。”百姓留恋况钟,士民张翰等一万三千人联名向直隶巡抚按察使上书,恳请转奏朝廷,乞求况钟连任。最后皇帝下达圣旨:既有军民人等保留,着复任,吏部奏升正三品,“署知府事。”钟返苏时,相迎者“不远数百里之遥”。

  正统七年十二月,况钟卒于苏州知府任上,年六十。去世之日,郡民罢市,如哭私亲,苏州七县百姓,俱奔赴哭奠,就连邻近的松、常、嘉、湖的百姓都络绎不绝地前来吊丧。第二年春天,况钟归柩之日,苏州居民空城而出,河岸上排满了白花花穿孝服的人。两千多里水路“夹岸哭奠不绝于途”!数百名苏州人一直送灵柩至江西靖安老家……

  二

  治苏十三年,历史垂青了出身贫寒的况钟,也是垂青了苏州,更是成就了苏州与况钟的不解之缘。

  没有一种爱是无缘无故的。

  江西省博物馆里的这两件作品无疑是况钟品行、况钟家风、况钟与苏州不解之缘的佐证。

  作诗并图以志别,唱和、送别类诗作形式流行于唐、宋、元及明初,多为友人相互间的酬答之作。正统六年,况钟之子况宁,从江西靖安来苏州省亲,这是况钟去世前的一年。况宁返归故里时,文友们知道况钟家教甚严,不会受礼,便集体作成一幅手卷,这就是本文开头所说的《秋江送别诗并图卷》。张洪、章珪、王信、陈宗、杜琼、钱昌、赵永言、徐万镒、邵怀义、李楷、李让、丁鸿、翁玭、叶诜、张悉、曾添恕、张素、肖欒、王越、何澄、王确、柳华、郭璘、苏复、钱晔,苏州吴中士绅及游宦吴地的二十五名士,用他们的才华与深情,谱写了苏州士民对况钟的爱戴与颂扬。礼轻情义重,它代表了苏州百姓对廉洁贤明的况家人的真情实感。

  常熟人、翰林国史修撰张洪在秋江送别诗序里写道:“礼部郎中况公奉勒书出守吴郡,子定观每于岁时,以田园水土物自靖安来省其父。留侍未久,受命辄归。其来也,惟郡中谨厚人,深沉有学之士,得与交往,余人罕识其面。惟归也亦然。”“况公福吴郡,子孙将食其报,岂止金绯被体,德化流行,荣其身名而已。”这段叙说,赞颂了况钟严谨的家风,这种家风,既赞子孙对长辈的节孝,也赞况钟对子孙交游的家训。

  苏州府学训导王信则作诗一首:诗满行囊“酒满瓯,河桥判袂意难留。趋庭戏采应恩重,面命还家岂自由。蘋蓼风生迎去旆,荻芦花发艳行舟。到时若遇亲朋问,为报严君德政优。”其意就是,难以挽留你况公子,归囊不著一钱,只有一囊诗词和一杯送别酒。到老家如有亲朋好友相问,这是你父君的德政使然啊!

  福建同安举人李让写道:“千里侯家子,贤英早著声。孝追曾子志,才迈贾生名。觐省东吴远,归舟一叶轻。秋江分袂后,离恨不胜情。”西昌丁鸿说:“豫章才子久名扬,来省严君孝行彰。正拟旨甘供侍养,又承面命返家乡。霜清楚岸潮痕残,秋入鄱湖雁影翔。乡谊既深那忍别,离觞倾尽意难忘。”他们赞颂的是况家的清廉和对况家的深情。

  凤是人们心目中的瑞鸟,天下太平的象征,古人认为时逢太平盛世,便有凤凰飞来。常熟教谕叶诜,作《凤雏行》,直接以“老凤”和“凤雏”比方况家父子。“丹山老威风,养子丹穴中。子身日就长,饮啄时相从。九苞足成瑞,百鸟殊难同。既云抱灵秀,胡乃潜其踪。一从老凤丹山出,天下文明见今日。红光烛地朝阳升,发越灵音应调律。素乌白兔谁可俦。麟趾驺虞乃其匹。凤今来兮非偶然,能使群黎囿宁谧。况是梧桐百尺倚高冈,菶菶萋萋翠阴密。凤兮凤兮来止斯,凤雏一别应多时。炎凉代谢岁华晚,两地不见愁谁知。老凤为其子,朝夕兴遐思。思之不可得,目极天西陲。凤雏念父不少置,呜呜咽咽呜声悲。悲鸣不绝将谁诉,阿阁丹山渺烟雾。迩年老凤来东吴,吴民争叹来何暮。鸱枭屏迹闻童谣,却将老凤拟作甘棠之召父。自昔无一襦,于今有五栲。四知廉誉蔼朝端,益稷皋夔宜接武。大风忽起西江隈,风雏振翼远自家山来。九重盛德未遑览,翩翩直下姑苏台。姑苏台前父子一相见,百结愁肠今始开。子修孝养具甘旨,醴泉满酌流霞杯。竹实淡而美,采掇如山堆。羽毛织就老莱服,花前戏午何徘徊。徘徊膝下无多月,翻忆丹山旧巢穴。飘然便欲乘此大风归,父子留连忍离别。别何容易见何难,旧日愁肠似重结。凤雏凤雏此去莫老丹穴山,致身好向鹓行列。”由此可见,十多年的治理,苏州早已不是吏奸难除、赋役繁重的难治之郡,而是太平盛世、凤翔云集之地。

  三

  《秋江送别诗并图卷》借送别况宁,侧面赞扬况钟的品行、政绩与严以律己的家风等,而周忱、吴讷、胡俨等赠况钟诗文纸本卷轴,以同事、朋友的身份,直接表达对况钟的赞许与崇敬。

  从内容看,该卷中的诗文多为况钟在苏九年任满,复任苏州知府时,同事朋友赠行唱和时所写。

  该卷首篇为胡俨的《况知府复任苏州赠行唱和诗序》。文章开篇是对况钟在苏九年工作的褒扬。他说,况伯律九岁秩满朝京师,郡邑之民环千百里间,皆有攀辕卧辙之爱。紧接着,文章交代了诗卷的缘起,并陈述了诗卷的由来。由于苏州百姓请求,朝廷决定增加俸禄让况钟复任苏州,少师杨公以乡里之好赋诗送别况钟,赞扬赵清献、张益州知人善任。况钟到任后,苏州一些文人、官员对杨公的诗作进行唱和,吴江训导伍焕将诗作寄给胡俨请求作序。

  从胡俨的序中,后人读到了对况钟的评价与肯定。胡俨说,苏州是一个大郡,况钟作为才干出众、大有为之人,通过服众的措施,威德并重,既富安一方,又分忧百姓。胡俨当时为翰林侍讲、嘉议大夫,他的评价无疑是对况钟治苏的权威评价。

  正议大夫、资治尹工部左侍郎周忱则应邀唱和。他说与况钟为“桑梓之旧”,既是同乡之人,又同时被朝廷委以重任,况钟守姑苏,自己巡抚东南。现在看到杨公的诗作,追念岁月,不能忘怀。他认为况钟是“九载政成”。政成,这是作为况钟上级的由衷感慨。

  如果说胡俨与周忱通过叙说,做了一种理性的评价,那么诗卷中其他人则是借助于诗词,直接形象而深情地进行歌颂。余姚人宋楷写道:“奏章交上借贤侯,五马重来道路悠。美俗昔闻廉蜀郡,恤民今见况苏州。一轮明月悬秋汉,千里仁风蔼郡楼。何幸东吴逢盛化,熙熙皡皡乐成周。”

  崇德人徐辅则既对况钟治苏作了肯定,更是寄予更大的期许。“治郡循良迈众流,黄堂十载思悠悠。深仁不独覃诸邑,美誉尤能播九州。史节再束甫里,褒章重赐出龙楼。尚期令德佥终始,无愧当年伊与周。”吴讷祝贺况钟复任苏州,并寄予厚望,希望况钟“只令圣德似虞周”。曾添絮对况钟政绩写得更直接:“英声已见驰三殿,芳誉争传播九州。”

  况钟去世近200年,况钟老家靖安县令王梦箓祭奠况钟时,况家家藏手卷上多了这样一段深情文字:王梦箓谨以樽酒庶馐之仪,致祭于前故“太守况伯律老先生之墓而言曰:余读国朝史书,至苏之民咸号先生曰‘况青天’,未尝不废书而叹曰:名称之果不虚也!’先生其果能观天之道,执‘天之行,以为乾之肖子,而非仅以吏治雄也。”在简述了况钟治苏经历后,王梦箓感叹:“余生也晚,偶莅先生之故土而治之,先生之发奸摘伏迅捷如神。予才不逮,自思知,万万不能学至于清风素节……余也不敏,请从事于斯矣!”

  后人怀前贤,足见况钟之风山高水长,况钟之德福泽一方。正如苏州沧浪亭内五百名贤祠对况钟的评价“法行民乐,任留秩迁,青天之誉,公无愧焉。”

  两束长长的手卷,寄托的是对况钟的深情。在诗文的背后,让人仿佛看到了况钟衣袂飘飘的背影,在江南水乡的旷野里回首相望,满含深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