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妙艳文谭 | 三个月的永久记忆(散文)二

 风吟楼 2019-07-30
3346432717@qq.com
 ↑关注

 

 三个月的永久记忆(散文)

 作者:彭妙艳  


论者以为:“高攀龙揭阳之行,对他后半生的处世、从政、治学都产生很大影响,使他的人生境界提高了层次”(王赓唐《知半斋文集·高攀龙:心系天下,事事关心》)。高世宁的《高忠宪公年谱》中提到,南行途中,高攀龙在苏州会见了管东溟和王少湖。这两位学者虽然在学术思想上和高攀龙有分岐,但都有志于修养自己的德性。管东溟对高攀龙说:一个人如果念念不忘于毁誉,那究终还是“小人路里人。”王少湖比较委婉一些,劝慰高攀龙,一个人必须等到机会才能成就事业,如姜子乐之遇文王之前,那只是一个平凡的人。这次聚会,文友的或直率或委婉的劝告,对高攀龙都有着很大的启发,精神也倏忽振作起来。

辞别了亲人,在无锡运河码头上的船,过太湖,入湖州,抵达杭州后,稍事逗留。西湖秋天的景色十分迷人,但未使高攀龙陶醉。他热衷于和新结识的朋友陆粹明(号古樵)讨论修心养性的哲学问题。粹明是理学家罗洪先的再传弟子,同时又信仰陈白沙的学说。罗、陈的思想体系,都是心学一路。都提倡“主静”之学,这和高攀龙先前奉行的“半日读书,半日静坐”的修养方法有相通的一面。但他在和陈粹明交游的几天里,发觉自己过去虽然读了不少圣贤书,但对于“道”的体识还不是那么深刻,根本原因在于自己的气质变化不彻底,只有实现了转化,才能和客观世界打交道时得到主动,“令我制事,毋使事制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一个人要达到能够超越生死、利害、贵贱、荣辱、不计得失、成败、祸福,既要读书明理,更需要涵养德性。他深信自己发明的坚持“半日读书,半日静坐”,就是通向这个境界的不二法门。

西子湖畔数日,高攀龙还发现“悟”是性命之学的真谛。认为这是“格物穷理”到达“豁然贯通”的关键所在。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成为“正道直行”的君子型的人物。可以说,这又是一个意外的收获。

盘桓数天之后,溯钱塘江而上,进入福建地界。福建是闽学的发祥地,北宋时杨时把“二程”的学问带到了福建,开创了闽学,至南宋的朱熹,更是集二程思想的大成,而且有了多方面的发展,史称“程朱理学”。在南宋,朱熹的门人郭叔云、郑南升又把朱熹的学问带到自己的家乡广东潮州去。朱熹当年讲学的武夷精舍,是南方的一个学术中心。作为后起的理学家,高攀龙自然非常景慕朱熹。既然到了福建,自然要拜谒武夷精舍遗址,追念先贤。

武夷山区以是自然景观名闻遐迩的胜地,由这里往汀州,一路之上,虽山重水复,但景色绝佳。特别是连城境内的冠豸山,奇峰密布,更让人流连忘返。高攀龙苦中作乐,庆幸自己虽遭贬谪,却得此山水之游。他在日记中对这一带的风光作了动情的描述:“溪声鸟韵,茂树修篁,种种悦心,而心不著境。”这并非乐极生悲,而是虽然面对佳景的诱惑,却没有舍弃读书静坐,继续加紧身心修炼的工夫的意思。他在武夷精舍参拜时所写的一首五言排律,反映了这一心境。诗的前半部是:

束发自黾勉,所志非浮荣。辨涂填所之,择木居其贞。巍巍云谷翁,绍孔明六经。群书万卷破,奇功一原笄。

人们从这里可以看到一个以儒教道统传人自居,不慕荣利,立志报国的读书人在特定情景下的心理反应。

经过两个多月的长途跋涉,当年九月,高攀龙终于到达了揭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