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聚 【证型】聚证肝郁食滞痰,积证气滞瘀虚结。 【辨证】 聚证肝郁逍遥顺,食滞痰阻六磨沉。 积证皆为瘀血结,滞血柴失金大七。 瘀血膈下鳖煎六,正虚瘀化积八珍。 【附方】 积聚兼加左金热,食痰胀泄秘枳导。 痢痛后重木香槟,蛔虫肠道乌梅丸。 痰湿食滞平胃散。反复脾伤香砂六, 气滞血阻寒大七。 【辨证】 气郁胀痛闷淡弦,食痰胀痛腻弦滑。 滞血固定暗薄弦,瘀结刺痛硬紫瘀。 虚瘀坚硬萎黄瘦。 说明 (1)证型:积聚分为聚证与积证。 聚证分为肝气郁结,食滞痰阻 积证分为气滞血阻,瘀血内结,正虚瘀结 (2)选方 聚证分为 肝气郁结:疏肝解郁,行气散结——逍遥散或合木香顺气散 食滞痰阻:理气化痰,导滞散结——六磨汤 积证分为 气滞血阻:理气活血,通络消积——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或柴胡疏肝散合金铃子散;或大七气汤 瘀血内结:祛瘀软坚,兼补脾胃——膈下逐瘀汤或合六君子汤;或合鳖甲煎丸 正虚瘀结:补益气血,活血化瘀(化瘀消积)——八珍汤合化积丸 (3)附方 肝郁气滞兼热加左金丸 食滞痰阻伴有脘腹胀痛,下痢泄泻,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用枳实导滞丸 食滞痰阻见脘腹痞满胀痛加剧,赤白痢疾,里急后重者用木香槟榔丸 食滞痰阻蛔虫聚阻肠道配服乌梅丸 痰湿兼食滞,苔腻不化用平胃散 聚证反复发作,脾气损伤用香砂六君子丸 气滞血阻较甚兼有寒象用大七气汤(十版以此方为气滞血阻主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