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领导力|提升领导力的三个管理思维

 寂寞抽水烟 2019-07-31

大家好,我是总工菌,来自陕西总工室。

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是——领导力!这次的更新姗姗来迟,是因为聊到“领导力”这个话题,总工菌着实做了不少功课。本文也是经过了深度思考与剖析整理才得出的成果,希望文中三个关于提升领导力的管理思维能引起您的共鸣。

“领导力”不单是在领导的身上才能体现,领导力也不单只存在于职场中。生活中我们处处都周旋于领导与被领导之间。

比如打生下来我们就要被父母领导,在学校被老师领导,工作后被老板领导;反之,随着能力和经验的积累,我们也势必要领导他人。

长久以来,我室都非常重视每位员工的能力提升与培养,例如对项目负责人的培养就采取了很多种形式,项负手册、项负班、学习及考试等等。

相信无论是项负还是专业设计师,都希望通过项目管理的学习锻炼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培养自身的管理能力。

所以,领导力是一个我们每个人都绕不开的话题。

01 

管理的本质,是让员工实现自我领导。

一个领导要懂管理、会管理。那怎样才算是会管理呢?

我听过一个最满意的答案,就是能让员工实现自我领导,即:通过员工自身意识,主动的完成任务。

这句话听上去很简单,但事实上,大部分的组织很难做到。

比如有些管理层做起事情来呕心沥血、费尽心机,却在日常管理中,常常会产生一种无力感、一种愤怒感。无力的是“拳头打在棉花上,白费力气”;愤怒的是“我为公司操碎了心,别人却悠哉的置身事外”。。。

倘若出现上述问题,总结原因,总工菌认为是人的“自我防卫意识”在作祟。

举个例子:

小时候我们在家里吃饭,父母会让你把碗里的饭吃干净,你若不肯,他们会说:“不许浪费粮食、不许挑食、吃完了快去写作业!”

每当我听到类似这种严厉的指令,饭就越吃越没味道,吃不完了也不敢说,我就会趁他们不注意,偷偷把饭倒掉。相信像我这样的孩子一定不在少数。

如果父母真的想让孩子自觉吃掉碗里的饭菜,可以换一种说法:“一会马上要播你最喜欢的动画片咯,如果吃完饭,爸爸妈妈就陪你一起去看动画片哦。”

你看,以上两种说法,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开启了孩子自觉行动的开关,同时让他很好地放下了自我防卫意识

换句话说,员工的执行力之所以差,是因为他预先设定了一种自我防卫机制,这种意识本质上是源于「恐惧」。

他们之所以恐惧,并不是因为单纯地害怕权力,而是他们害怕做不好、做不对,甚至做了也没有意义。与其如此,还不如简单机械式的服从。

所以,如果员工无法与领导的思维目标达成彻底一致,那么恐惧,便会是一个团队最大的能力边界。

02 

管理是管理事务,

领导是领导人心。

管理,所谓的“管”,就是定规则、给方法、懂反馈,通过一系列机制来管理具体的事物。然而,管事最难的,因为中国人最不服管,如果没有信任很难服从管理。

于是,这时候就需要“理”。所谓的理,就是看得起,敬人者人恒敬,本质上是建立信任。

所以,若想让一个人实现自我领导,成为实现目标的“永动机”,单纯依靠管理是行不通的。

这就好比一个人生病,你不能总让他一味地吃药,还需要让他扭转心态,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习惯,毕竟吃药治标不治本。

因此,一个会带人的领导,最核心的本领是会“带动人心”。

曾经有人说:在职场,最重要的是角色定位!你在职场中怎么定位自己,就决定了你会遇到什么问题,以及这个问题会有什么样的答案。

同一个目标,在领导眼中可能是利益,对于管理层而言可能是业绩,但对于普通员工来说,却可能意味着任务和压力。

举个例子:

我们小时候学习考试,父母老师整天耳提面命:“不好好学习就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将来就没出息”,“你看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每次都考的那么好?”......

听了这些话,不知道你有什么感受?反正我会觉得学习是为父母学的,我只是他们出门攀比炫耀的道具,凭什么我不能做我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直到上了高中才开始主动的努力学习。

缘于我偶然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一个采访,有几个被采访者年纪轻轻就当上了CEO,走上了人生颠覆。虽然他们并非都是高学历,但其中有个观点让我记忆犹新,即学习可以改变命运!

这句话是不是很烂俗?但它却让我彻底转变了心态,让我认识到自己不是为父母学习,而是为自己的将来而学习。

换句话说,我的目标心态变了,执行力也就强化了。

所以,用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的话说,真正高层次的管理,是激发人的善意。

员工一旦将公司的目标视为个人的目标,执行力自然就有了。

03 

管理不是改人之短,而是用人所长

总记得三国故事里的一句话: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刘备的“知人善任,用人所长”,成就了“刘关张,赵诸葛”的传奇。

这个世界上,没有也不可能有任何一个人是全才。反之,每个人也都具有无限的潜力,关键看你是如何开发。

看人,一定要全面,既要看缺点,更要看优点。

用人,一定要理智,重中之重,是用人所长。

看一个人的缺点,是比较简单的,通过一两件小事就能得出个大概的结论。看一个人的优点,却非常困难。尤其是对于管理者来说,很多时候明知道下属在某方面比自己厉害,也不想或不愿承认。

而这种不想或不愿的行为,就导致了“知人”方面的问题。既然不知人,自然没善任。

当管理者一门心思的改正下属的缺点,势必造成反效果。因为人在外部压力的作用下,改正自己的缺点相当困难,甚至是做不到。只有两种情况会让你做出彻底的改变,其一,不改带来的后果自己承受不起;其二,自己真的想改。

而事实上,在职场中,很少有你无法承担的后果,大不了辞职,没什么了不起,因此改正效果也非常有限。反之,只有当一个人真的意识到自己的短板,不改正就没法进步,诚心诚意要改正,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效果。

因此,在公司里,管理者在看到下属的缺点后,要指出,要引导,但是不要马上强求对方改正。一定要让下属认识到缺点给他们自己带来的危害,让下属心甘情愿去改正。

下属有缺点,肯定是要改,但不能急于一时,相比于用人所长,它并没有那么迫切。我们往往在看到缺点后,就立刻掉入了“改正缺点”的陷阱中,根本没有意识去看到优点。

一个员工的全面成长,务必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除此之外,其背后还需要一个完整的培训系统,比如明确的目标、良好的规则、及时的反馈、正面的沟通等等。

04

结束语

这是一个领导力创造价值的时代,领导力不仅仅是领导的方法和技能,也不仅仅适用于领导者,它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

总工菌希望可以帮助每一位同事提升自身潜质,助力部门的持续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