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一部天书,不是因它过于高深而是由于它太过幼稚所致? 中国在三千三百年前,甲骨文没有发生以前,汉字出现以前,人类为了解决生存面临的问题,被迫产生的沟通表达符号系统,就是易经的来源。 《易经》是众经之首,中国传统文化之根。中国自古有这样的说法“能读懂易经的人就是最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是有其道理的,易经符号系统产生甲骨文之前一千年左右,可以和古埃及、古巴比伦地区四五千年前的那个发生文字符号的时间对呼应。 《易经》由于它是中国最底层的一种文化思想承载体,它比文字产生的还要早,对中国后续整个传统文化系统造成重大影响,它具有强大的奠基性!因此《易经》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之根的一个思想源头。 目前国内研究易经分为两派流:一种是玄学派,把《易经》神秘化、复杂化、讲的深奥难懂。其目的就是有助于加固其神秘性,以便产生心理暗示效应和算卦功能;一种是溯源派,只有部分学者在探究《易经》文化的发生学渊源,这一派它不但不去加固《易经》的神秘性,反而竭力去消解它的神秘性。 玄学派把易经解释得极为复杂,使得易经表达为一种神秘状态。请问什么叫“神秘”。首先大家要理解一切神秘文化,生活一切神秘现象,其实是由于信息量太低,你无法探究其究竟,才会产生神秘感。 所以我们现在回头看,人类原始文化都处于神秘期或者都表达为神秘状态。比如人类早年的文化都是宗教文化,都是神秘文化。人类早年的历史都是神话史,或者表达在神话传说之中。请大家记住任何神秘现象是由于信息量偏低而产生的一种疑惑现象。所以玄学派对易经的认知停留在浅层应用,容易造成信命文化! 溯源派则是回归理性探究,追寻原始《易经》神秘文化的发生学渊源。能够有效解答《易经》为什么是一部天书,所谓天书就是看不懂的书! 提面我提到《易经》是比文字更早的一种符号表达,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五千五百年前发生,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或者类似于象形文字的符号系统四千年前发生。 因此我们今天看一个前文字符号,我们的思想跟它完全无法对接,这就导致《易经》文化变得极难理解。而前文字符号是比文字更幼稚、更简单、更原始的符号,它所承载的信息量一定要比文字系统小得太多,因此它绝不是由于过于高深而难以理解,而恰恰是由于它割断了我们的文字桥梁,使得我们和它的意境难以沟通,当我们面对一个不在现代或者不在人类文字符号上运行的原始思想系统的时候,它架构不清、内涵不明,由此造成《易经》变成天书,变成被今人看来格外深奥而无法探究的一个底层的原因。 人类的任何文化包括信仰、医学、哲学、科学都只不过是生存维护体系,都只不过是跟人类当时生存状况相匹配的思想。如果你要想理解《易经》,你就必须知道它对当年上古原始人类,对他们当年的生存具有怎样的维护效果。搞懂这一点,才能理解真正意义上的《易经》文化。如今我们站在今天大信息量时代解读《易经》,我们会发现《易经》的后来的算卦系统其实表现出它的幼稚性。 人类今天进入科学时代,可惜科学并不是真理,它只不过是大信息量时代,建构思想模型的一个基本范式。而且科学今天也并没有穷尽世界上的知识总量。 ![]() |
|
来自: 昵称3290180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