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单的价值到利润落地的大概流程

 zopoba395 2019-07-31

​​经过对一些保单的了解和精算师的发言,总结一下保单如何落地到利润和EV,里面的数值不代表实际参数,只是举例子

假设这是一家保守又有一定品牌的保险公司:

再假设某保障单子,N年后如果人没了要赔付110万(含2.5%利息),还在就当消费了。

第一步:N年后的110万按2.5%折现到现在如果是80万,同时在考虑死亡率(举例子假如按照2.5%死亡率考虑,40个买保单的死1个),那么保险公司开出2万保费保单卖给40个人。

第二步:保险公司剩余边际准备金按照4%折现率考虑,其实准备70万就够了。这时候就多出来了10万的剩余边际,再加上其他死亡率假设如果偏保守,那么还会有2万元风险边际,真正的现金流赔付支出准备金其实58万元就差不多了。10万元剩余边际会按照时间或者其他条件摊销出来,如果其他假设比较靠谱,风险边际也会随之释放(税前)

第三步:保险公司根据以上情况计提准备金之后,按照过去10年经验可以做到5%投资的营运假设,这时候营运利润里面的息差收入就是营运假设和准备金假设的差异,按5%折现率息差收入又空出3万元。这部分如果营运假设(一般和内含价值的假设比较接近)一致,那么息差平均每年都会按期释放(税前)。

第四步:1年过去了,股市的投资不错,今年的综合收益做到了5.5%,比营运假设还要多0.5%,这时候利差就出来了,但是这个只是进入每年的利润以及每年通过利润放到净资产增加EV,是不稳定的。

第五步:但是按照过去的经验实际死亡率才2%(这张保单的保险公司假设的时候考虑了疾病恶化),也就是50个人的保费才有1个人赔付110万,相当于有10个人的20万现金价值保单附赠。假如风险边际是赚了除掉死亡率之外(假设实际结果而已,并不是真的,其实也可能包含死亡假设,要看保险公司参数)的其他假设,那么这多出来的保费和之后投资收益假设就相当于死差。假如保险公司把自己假设可能的死差益塞进赔付保费并按照不考虑死差去算折现率,保单的成本就低于2.5%了(某券商举例子大概可以降低200--300bp)。这就是死差的作用,降低负债端资金成本。

最后,大家对消费型保险不满意,人不死没钱,好的,保险公司设计一个低利率或者浮动利率(预定2%,超过XX分红70%或者直接2.5%)投资收益塞进保单,不管人在不在,最后保险公司把这部分钱拿过来投资完你缴费的几十年然后还给你,就像把借你的橘子吸完后几十年再还给你。(这部分钱大概率是被保险公司低成本借走拿去生蛋的)。但是客户高兴了,死了有保障,没死至少拿回本金加年化一年的定期利息,不亏。现在很多保障险都是这种保障+储蓄的单,并不是纯粹的保障险

所以保险公司不需要每年都超预期投资收益,高杠杆生意平平稳稳最重要,而负债端资金成本越低,保险公司的投资偏好会更保守,才更加容易实现内含价值到利润的转变。安安静静的表折腾才是好保险公司,天天高抛低吸,抓准机会抄底建议还是pass



作者:sx176391311
链接:https://xueqiu.com/2184178872/129665992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