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长安十二时辰》中,讲哪种方言,能跟唐朝人直接对话?

 花径葳蕤 2019-07-31

最近马亲王写的中国版《反恐24小时》——《长安十二时辰》热播,网上一片热捧。

在《长安十二时辰》中,讲哪种方言,能跟唐朝人直接对话?

请输入图片描述

在《长安十二时辰》中,讲哪种方言,能跟唐朝人直接对话?

请输入图片描述

未能免俗,我也看了几集,感觉真是匠心之作,确实不错。

在陈凯歌的《妖猫传》,繁华瑰丽的大唐盛世,令人惊叹不已,不由得为之神往。

不过,作为一个历史控,在看剧是忽然突发奇想:剧中人都讲普通话,但稍有历史知识语言学知识的人都知道,古人讲的话和我们现代人讲的普通话差异极大。

那么问题来了,唐朝人讲的“普通话”是怎样的?

现在哪个省的人穿越回唐朝,能和唐朝人对话?

也许有人会说,当然是陕西人了,因为唐朝的首都是长安,也就是今天的西安。按照规律,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朝代的“普通话”大多以首都方言为标准音。

按照这套理论,唐朝人的“普通话”应该是陕西话。

但问题是,唐朝人的“普通话”不是陕西话。

武则天时期,有大臣叫侯思止,陕西雍州醴泉人,因为读书很少,只会讲陕西方言,说不好官话。

笃信佛教的武则天颁布了个政策,就是断屠,即不许杀生,全民吃素。

候思止不满,跟同僚发崔献可牢骚,说:“现在皇上下令断屠,宰(鸡),诛(猪),虞(鱼),缕(驴),俱不得诘(吃),空结(吃)弭(米)泥(面),儒(如)此下去,何得不饥?”

侯思止说到“猪”字时,用陕西话说成“jyu(诛),而不是当时唐朝的官话读成“dyo(雕),结果被同僚崔献可嘲笑了一番。

由此可见,唐朝的官话或者说普通话,和现在的陕西方言差别极大,而当时的官话,则是以“洛阳读书音”为标准的。

所谓“洛阳读书音”,既不同与古代的洛阳方言,也不同于今天的洛阳方言,而是古代洛阳太学里老师教学生时使用的“标准读书音”。

如果大家手头有一本《语言学》的书,翻开来看,就会发现,唐朝人的“普通话”被称为“洛阳读书音”和今天的闽南语很接近。

也就是说,如果闽南人穿越回唐朝,能和唐朝人对话,而其他省份的人穿越回唐朝,则会像今天听闽南语一样,鸡同鸭讲,完全不知所云。

在古代,福建是百越化外之地,未开发蛮荒之地。

唐朝总章二年(669年),河南光州固始人归德将军陈政,及其陈元光率领中原子弟兵奉命入闽平叛。

在《长安十二时辰》中,讲哪种方言,能跟唐朝人直接对话?

请输入图片描述

陈政父子相继平定闽粤三十六寨峒之后,拓土开疆。后陈元光建立漳州城,为首任漳州刺使,授岭南行军总管。

唐僖宗中和年间(885年),王潮、王审知兄弟又带军队入闽平黄巢之乱。

此两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带来大量的军队和家眷等移民,唐朝“普通话”也随之传播到了福建,形成唐代汉语的“活化石”——“闽南话”。

后来,中原地区经历了安史之乱,许多中原人逃到江南、福建,接着藩镇割据,民不聊生,而远离战乱的福建反倒成了战乱中安宁的乐土。

五代北宋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也从关中平原转移到了洛阳中原一带,北宋的官话(普通话)依然是洛阳读书音(注意,不是洛阳方言)。

但到了明清时期,官话变成了北京方言成为“普通话”的基础,一直到今天。

而福建因为山川阻隔,受后世官话影响较小,反倒一直保存下来唐朝的古音。

所以许多学者说:“闽南语是古汉语的活化石“,很多唐诗用普通话读不押韵,要用闽南语才押韵。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闽南话是分为文读和白读两种发音,文读就是洛阳读书音,即唐朝官话,而白读是日常口语,两者相差很大。

所以准确的说闽南语的文读音才是最接近唐朝官话的,而口语则相差太多。

当然,闽南语是现代语言,毕竟离唐朝有一千多年了,闽南语也在吸收其他方言或官话的元素,不断变化,不断丰富。所以说闽南语不是古代语言,只能说保留了很多古汉语的特点,更不能直接说它是唐朝官话

在《长安十二时辰》中,讲哪种方言,能跟唐朝人直接对话?

请输入图片描述

今天,说闽南话方言区除福建闽南外,还有浙江的平阳和苍南、台湾省、广东潮汕、雷州话(闽南语系)等地以及海外华侨,大约有8千万人。

最后说个段子,权当一乐。

唐朝的文成公主进藏和亲,每到一个地方就用唐朝官话问道:“夹系达罗?”(即:这是那里?),一路上说了N次。

吐蕃人不明所以,以为“夹系达罗?” 表示吉祥如意的祝福语,便逐渐流传开来,变成了后来的“扎西德勒”。

这也许就是是藏语“扎西德勒”的由来,

还是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贵为公主,却要嫁到遥远的西藏,非常不情愿。在进藏路上一边哭,一边说“布达拉”,

后来松赞干布为她修好了宫殿,不知道该叫什么名,听文成公主整天念叨「布达拉」,于是灵机一动,就为这座宫殿取名为「布达拉宫」。

闽南语中「布达拉」的意思是:不值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