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时期台州“首富”黄崇威

 旺旺的天一阁 2019-07-31

民国时期台州“首富”黄崇威

 
  图为黄崇威  本图由黄崇威长孙提供 


  民间档案

  ——一个家族由盛至衰的传记

  黄崇威(1873—1931),号楚卿,椒江葭沚人。黄崇威祖上是贩运私盐起家的。

  黄崇威父黄蒸云,光绪元年举人,家拥巨资。黄蒸云经营盐业时已将盐业拓展到临海、天台、仙居、永康、缙云、武义。黄崇威19岁时继承父业后,进一步扩展盐业经营网点。

  黄崇威得知江西省食盐紧缺,但食盐从海门运往江西的运输线上道路崎岖匪患猖獗。清末民初,椒江葭沚至仙居皤滩的航道上时有土匪出没。黄崇威贩盐运输船队(适用于溪流浅水的长船)的第一艘船上打着“黄”字号旗,船队的第二艘船上有一班带枪的武装押运人员,船队的第三艘船上,是敲锣打鼓的戏子在演出,后面紧跟着的是装运食盐的船队。船队从葭沚出发,往椒江的上游行驶,每当行驶到有土匪出没的山嘴航段时,押运人员鸣放排枪示警。贩盐运输船队至仙居皤滩,食盐上水陆运至壶镇,再往金华至江西。

  1

  从法国传教士处收回海门轮埠

  光绪末年,天主教在浙江声势煊赫,主教晁保禄庇护教徒,侵权犯法,清政府却不敢过问。海门天主教神父法国传教士李思聪利用莠民侵吞盗卖海门港南岸的滨江土地,先后攫夺了海门港老道头东西两侧的新涨涂地200亩。从光绪二十八年开始,在新涨涂地建房屋,立街道,兴轮埠。在老道头之东建东新街,之西立西新街,于新河之南建南新街,之北立北新街;在福建道头之西侧筑安川码头。于是,海门港区近1公里的主岸线,尽为海门天主堂所独占。

  民国初期,海运日趋繁荣。黄崇威与众绅商欲赎回被李思聪攫夺的海门港口,经多次交涉,李思聪拒不同意。民国3年(1914年)绅商黄崇威、杨晨、陶寿农、周继潆、项霈、姚桐豫、洪士俊、周琮等人,在浙江巡按使屈映光(临海人)呈准北洋政府后,筹款10万元向海门天主教神父法国传教士李思聪赎回被霸占长达20余年的海门码头基地200亩。

  民国4年(1915年)10月6日,黄崇威(台州军政分府财政司长兼海门厘局局长)、屈映光(浙江巡按使)、杨晨(绅商)、陶寿农(绅商)、周继潆(省议会议长)、姚桐豫(台州军政分府都督)、洪士俊(浙江内河水师统领)、项霈(临海县知事)、周琮(会稽道尹:浙江省于民国元年废府、州、厅,一律改称为县。7月,撤销台州军政分府,各县直辖省政府。民国3年,省下设道,设钱塘、会稽、金华、瓯海四道。会稽道下辖临海等二十县。民国16年废道,实行省、县二级制。县公署改县政府,知事改称县长)集资20万元创办了台州历史上第一个经营房地产兼营轮埠的公司——海门振市股份有限公司(振市:“收回领土,振兴商业”)。建造振市第一、二、三木质浮码头。今椒江区戚继光纪念馆内存放着当年屈映光写的《收回海门轮埠碑记》载:“……台州之有地产股份公司自此始,天主教堂之管理台州海岸自此终。是役也,四境闻风,额手称庆,发起诸同人仗义执言,功不可没。股款之募集,市廛之规划,建筑之经营,询谋佥同,进行无阻。其中实施次第,得力于黄君楚卿者独多(黄崇威占海门振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60%)。”

  2

  与政界交往甚密的红顶商人

  黄崇威与政界过从甚密。黄崇威在宣统元年(1909年)任浙江省谘询局议员,民国初曾任一、二届省议会会员、台州军政分府财政司长兼海门厘局(分管金融财政)局长。黄崇威从经济上资助张载阳,使其得以考上军校,后来张载阳在民国初曾任浙江省长,张载阳还在海门任台州镇守使时,黄崇威就将女儿嫁给张载阳儿子结为亲家。黄崇威曾亲赴省城花费数万银圆,支持临海人周继潆竞选省议会议长,获得成功后,周继潆将一女儿嫁给黄崇威第三子结为亲家。曾任浙江巡按使、山东省长、北洋政府内务总长的临海人屈映光,早期在海门商校任校长时,就与黄崇威有深交。黄崇威还与浙江省督军卢永祥交情非同一般。

  黄崇威家产盛时,拥有行驶椒、甬沪线的客货轮“永安”轮;外海四桅大帆船二艘,三桅帆船六艘。八艘帆船分别为:万生、万风、万忠、万泰、万财、万源、万茂、万盛。八艘帆船内,其中一艘为机帆船。“万风”号船不久即触礁沉没。“万生”号船最大,载重量7000担(一担为100斤),抗日战争时卖给船上业务员缪斯求(黄崇威曾在船上失足落水,被缪斯求救上,黄崇威提拔其做船上业务),后“万生”号被日寇掳往长江。

  民国6年(1917年)8月,黄崇威(字楚卿)在葭沚老宅北边创办恒利电气公司,装有15千瓦柴油发电机组的发电厂,为台州最早的发电厂。民国8年,黄崇威与王尧卿合股在海门办电厂,装置40千瓦柴油发电机组。

  3

  热心地方教育事业

  黄崇威关心地方教育事业。1907年,黄崇威接管印山学堂董事,聘用屈映光为校长。1908年2月5日(正月初四),李恩聪率教徒50多人,乘春节放假闯入学堂占据校舍。黄崇威后与台州知府随同省洋务局在杭州与法国主教交涉花银洋7400元向天主堂赎回印山学堂,转办为印山初等商业学堂。

  民国六年(1917年)黄崇威、陶寿农分别捐助土地3亩和5亩给浙江省甲种水产学校作葭沚校区。

  民国14年(1925年),捐东山私人别墅部分房屋(原东山书院),创办私立东山初级中学(海门最早的中学), 并划出恒利电灯公司股金1万元,为学校办学基金,聘请吴文珩为校长,自任董事长。后学校需要扩展校舍,增加教室,黄崇威将东山别墅全部房屋、园亭,捐献给学校,使之成为一所花园式学校。自民国14年起,黄崇威先后捐助东山初级中学基金、校舍计银洋10.75万元,为此,教育部颁发给黄崇威一等捐资兴学奖状。

  黄崇威在闽江、永康、武义、临海、海门等处有盐业(盐号发展到36处:遍及海门、临海、海游、仙居、路桥、太平、玉环、鳌江、石浦、舟山等城镇)。黄崇威还在三门三沙洋、黄金坦围造田2000亩。还拥有南北货、棉布绸缎、药材、煤油行、六陈行、碾米行、咸鲜鱼行、钱庄、当铺等。民国初期成为台州首富。

  4

  垫付军饷保平安

  民国十六年(1927年),迫于北伐军的压力,直系军阀孙传芳部周荫人部队向浙撤退,师长蒋起凤率2万多军队以骑兵为先锋,步、炮兵随后,沿台温古道北撤,沿途勒索军饷,自一月一日起,越秀岭开抵院桥,过境7天,司令部设在原道书院,抢劫勒索,强拉民夫数十人。最后一天在唐家桥土染店抢劫土布,并开枪打死一个染布师傅。民称“北佬乱”。据了解该部队有半年未发军饷,在乐清强索去银元4万,过虹桥时又索去2万。蒋起凤军队经过葭沚、海门时,为防范撤退的败军抢劫店家,黄崇威垫付了巨额军饷,保一方平安。蒋起凤军队还派4名保镖给黄崇威留下看家护院,其中一名保镖金老本到葭沚浙江省第六中学校(台州中学前身)任武术老师,还有一名保镖苏长江在黄崇威办的东山中学任武术老师。

  每逢青黄不接的饥荒时期,黄崇威总要安排家人在葭沚街对穷人施粥接济。冬至日派人到山上“捉骨”(旧时人死后棺材扛到山上需等若干年后下葬,棺材因日晒雨淋毁坏需重新装棺材下葬)。大年除夕前,派人送早米糕、番薯丝沿街分给穷人。夜里派人将内装银洋或钞票的红纸包秘密塞进穷人家门缝隙内,给人一个惊喜。这种除夕前夜秘密塞红纸包给穷人家的现象,已形成当时葭沚、海门的风俗。

  5

  贩鸦片、吸毒至家败荡产

  民国十年,台属旅杭同乡以其贩运鸦片入口,漏米出海,控于省方军政当局。黄崇威被迫逃避上海,家中产业无暇打理,家道由此衰落。民国十五年,台郡仁济典失慎,加上当本连赔偿达四万元,海门泰兴街房屋遭火,又损失万余元。民国十六年,江北大章木行被土匪抢劫,并绑去行伙多人,赎回肉票费去二三万元,该行收盘,账项摊欠及木材器具等项约二万。海门大有生南货店(与王少南、卢槐士等合资经营,黄崇威承半)收盘,复亏款累累。而股东王少南侄躬亮,竟以私卖鸦片簿据向黄崇威勒索巨款,至饱受亏款三四万元。黄崇威有庶出一弟,叫黄楩卿。黄楩卿妻叫张绮云,张绮云进门不久就闹分家。分家时又嫌家产分得不均,亦上告黄崇威吸毒。这给黄崇威精神刺激很大,忧愤成疾。后来帆船、木业亦俱衰败,南北号随而收场。百万巨资,数年间损耗殆尽。

  1927年起,经常卧病,不得已赴沪就医。民国二十年(1931年)八月十九日患肝癌在葭沚老宅谢世。黄崇威出殡时空前隆重,连同停柩未葬的元配夫人的棺木,抬榇各有六十名壮汉,前棺罩着一条昂首奋须、跃跃欲腾的长龙;后棺为一只矫健腾空翩翩展翅的彩凤。四子八女经麻缞服,重孝执礼。棺后紧跟六顶布轿,坐着六名丧妇“未亡人”。几百幅绸轴、挽联、几十顶蓝布小轿,送葬亲友队伍长达三里。

  黄崇威妻妾九人,育有四子八女,至今尚有一女居住在上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