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板无所不能,企业迟早关门”,帮你找到企业执行问题的根源

 绩效核能 2019-07-31

第一重境界:

员工是弱者,弱者打败强者的方式是眼泪、感情和关系。

这是管理者的第一条软肋,面对员工没有提供结果,不能用原则去领导自己和员工,结果的生存底线经常毁于员工对你的眼泪、吹捧和求饶。领导者用同情弱者的方式放过了员工的结果,并给予下次要注意的提醒,表面上我们以为在对员工好,但事实上这样的领导者不但没有帮助员工,而且害了员工。

员工在这样的领导力环境中,会逐渐丧失提供结果的能力,反而溜须拍马、博得同情、哭天喊地的能力却日日见长。但这是企业和客户想要的吗?等到时间逝去,这样的员工获不了提升,给不了加薪,承担不了更大的责任,甚至被请出企业,再也找不到收容居所的时候,你一直对他的爱就会变成他此刻对你的恨,因为员工也是领导者的客户,只不过是员工到最后才明白自己的真正需求,也发现领导者从未真正去满足他。所以情感管理,此恨绵绵无绝期,领导者要首先把这层软肋打掉。

第二重境界:

老板是强者,强者征服弱者是强迫,使用权力的方式管理。

你会发现大部分中国成长型企业的员工都很害怕老板,因为很多中国的老板或管理者认为领导者的威慑力是最重要的。这跟中华五千年的帝王将相历史有关,这个民族一直都处于被皇权控制和压迫的管理体系内,人们习惯地认为权力是最好的管理药剂,觉得如果员工不害怕领导者,哪里还有威信。

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威信不来自于权力,而来自于领导力。所谓领导力是获得团队自愿跟随和服从的能力。权力的方式只能产生管理的对抗,所以很多时候,当员工提供不了领导者满意的结果,领导者习惯性地开始批判甚至辱骂,员工表面上的服从往往是背后情绪的宣泄和破坏,领导者不能沉浸在这样泡沫的成就体系中。发火是领导最简单面对问题的方式,也是最具破坏性的处理方式,员工做错了,本来还会有点内疚感,一旦领导不分青红皂白大发雷霆,员工就觉得扯平了,最后问题还是需要领导自行解决。

威信不来自于权力,而来自于领导力,所谓领导力是获得团队自愿跟随和服从的能力。

管理不是对抗,管理是合作,让员工做好一件事情之前,领导者要让员工明白为什么要做好这件事情。为什么要做是领导者的答案,怎么做是员工的答案,但是我们很多管理方式都走进了迷途,领导者天天在帮员工思考怎么去做,而员工经常在思考为什么要做,领导在行动,员工却在思考。在这样的泥潭中跳不出来,学再多的管理技巧只能让管理越陷越深。

管理的迷途:领导在行动,员工却在思考。

第三重境界:

我是谁?我应该是谁?

人只会跟随自己的内心,要领导员工,先要学会领导员工的内心。人都不拒绝改变,但人都拒绝被改变,也就是员工没有想清楚一件事情为什么要做之前,让他去做是非常危险的。领导者最重要的品质是黑白分明,因为你在告诉团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中国许多成长型民营企业,创业阶段是依靠团队亲情和老板权威来凝聚的,而当企业度过创业阶段进行正规化过程,以前支持我们成长的团队凝聚方式恰恰成为公司正规化和持续化的最大障碍,情感和权力的管理方式成了领导者最大的两根软肋。进入企业正规化之后,我们必须改变团队凝聚方式,从依靠老板的权威和亲情凝聚人走向依靠公司制度和文化凝聚人。进入制度和流程管理体系之后,就是制度在管人,而不是人管制度,这时候最重要的是每个人定义清楚自己的角色,也就是要知道自己应该是谁。员工要清楚自己的结果,领导者更要清楚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所以,面对员工不提供结果的情况,领导者要做的是让员工明白他的工作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让员工明白提供结果是员工的使命和天职。

情感和权力的管理方式成了领导者最大的两根软肋,企业必须从依靠老板的权威和亲情凝聚人走向依靠公司制度和文化凝聚人。

《沙漠里的一壶水》

一支英国探险队正在穿越罕无人迹的撒哈拉大沙漠。这里气候炎热干燥,在炙热的阳光下,漫天飞舞的风沙像炒红的铁砂一般,扑打着探险队员的面孔。沙漠里最不能缺少的就是水,然而就在探险队还没有完成任务时,水壶里却一滴水也没有了。队员们口渴难耐,情绪恐慌,甚至有人想放弃前行了。

就在所有人都失去信心的时候,探险队长忽然拿出了一只水壶,说:“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这里还有一壶水,但只能用做救命,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

看到了这壶水,队员们好像被注入了新的力量。水壶在队员手中传递,那沉甸甸的感觉使队员们濒临绝望的脸上,又露出坚定的神色。他们加快脚步,朝着胜利的方向迅速前进着,饥渴的时候,他们就拿起水壶来,闻一下它,似乎已经尝到了水的香甜,品尝到了它的清凉。

终于,探险队顽强地走出了沙漠。队员们喜极而泣,用颤抖的手拧开那壶支撑他们的精神之水,然而令所有人都吃惊的是,缓缓流出来的,却是满满的一壶沙子!队长笑着说:“沙子是我装的,不过大家可要感谢它,是它救了所有人的命。”

事实上,人生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无论遭受多少艰辛,无论经历多少苦难,只要一个人的心中还怀着一粒信念的种子,那么总有一天,他就能走出困境,让生命重新开花结果。

企业遇到的执行问题,其根源是什么呢?中国改革开放30年,完成了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企业也走向了市场经济下的竞争,但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人的商业化,西方成熟市场经济背后是人对诚信、责任、职业、客户价值的信仰。而中华五千年的农业社会所形成的权力、权谋、情感、忠义的文化并没有随着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而转化,也就是说,企业执行问题的根源是在于人,在于团队的文化和心态,所以中国企业需要完成商业思维的颠覆和文化的启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