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曾发生一场鲜为人知的战斗:志愿军一个连奉命攻打鸡鸣山阵地,在连续攻克11个山头之后,又击退敌人12次进攻,圆满完成了作战任务。 1951年5月9日,为切断县里之敌南逃退路,志愿军第81师242团2营担任全师的穿插营,向100公里外的敌后穿插。 5月15日,为保证穿插营一举突破三八线,242团3营8连奉命前往昭阳江南岸,夺取李伪军第5师27团防守的鸡鸣山阵地及671、665.2高地。 8连连长于喜田、指导员王慎年、副连长黄仁德共同研究后决定:3排主攻,1排助攻,2排为预备队。 18时,在炮兵和友邻部队配合下,连长于喜田率3排沿一山脊隐蔽接敌,发起突然攻击,敌一个警戒班一枪未打,全做了俘虏,3排顺利攻占了第一个山头。 在向第二个山头攻击时,受敌火力阻击。连长命重机枪压制敌人火力,令7班、8班沿山脊两侧,投出一排手榴弹,又攻占了第二个山头,敌人大部被歼,一部退至671高地。 此时,敌人以密集火力阻止3排前进,连长沉着指挥重机枪掩护,令3排长姜文洲率7班沿山翼侧冲上山顶。7班战士牛在洲端着“三八式”步枪第一个冲上去将一敌人刺死,其余吓得举枪跪地投降。 但狡猾的敌人见志愿军人少,又开始射击,7班与敌展开激战,战斗中排长姜文洲牺牲,战士牛在洲抱起轻机枪愤怒地向敌猛扫。在这关键时刻,8班、9班也向山顶攻来。 当时,副连长黄仁德正率1排跟进,亲眼目睹了姜排长的牺牲过程,顿时怒不可遏,立即命令1排:“给姜排长报仇,冲啊!”协助3排攻下了第3个山头。 按预定作战方案,黄仁德率1排接替3排继续向665.2高地发展进攻。炮火准备后,首先向左前方第一个山头攻击,遭到敌人猛烈阻击。 因地势险要,兵力不易展开,黄仁德即指挥重机枪从571高地进行超越射击,l排以迅猛动作将手榴弹投入敌阵,歼敌大部,余敌沿山脊两侧逃窜,夺取了第一个山头。 趁敌混乱,1排在机枪掩护下向第二个山头冲击,虽遭遇敌手榴弹杀伤有些伤亡,但战士们毫不畏俱越战越勇,夺取了山头。 就这样,黄仁德率1排连续攻下了五个山头。当他组织部队准备实施第三次攻击时,连长决定将2排投入战斗。经约40分钟激战,全歼守敌,占领了665.2高地。 至16日晨4时许,8连连续攻占大小山头11座,圆满完成攻占鸡鸣山的战斗任务。 此时,营长孙振英来到8连阵地。他告诫说:鸡鸣山是敌人防线的屏障,敌人决不会甘心丢失,待天一亮必然拼命反扑。你们白天能否守住既得阵地,直接关系到2营晚上能否顺利突破三八线。 孙振英命令立即转入防御,天亮前必须做好防敌反扑的战斗准备。 为此,8连首先将全连缩编成两个排,进行简短动员。虽经一夜战斗,但战士们个个斗志昂扬,决心誓死守住阵地,为国争光。 接着干部们勘察地形,确定防御阵地和部署。2排配重机枪一挺,占领665.2东南高地为主阵地,一排在高地四周构筑防御工事,因石质坚硬,时间太短,只构筑了卧姿掩体。 天刚亮,敌人约1个排,在火炮、坦克炮、纵深远程炮掩护下,向2排进行反击,妄图夺回665.2高地。当敌进至距前沿40多米时,一声令下,轻重火器突然开火,打得敌人弃尸溃退。 中午时分,敌人炮火更猛,大树被拦腰炸断,阵地上一片火海。接着,两个连的敌步兵再次发起攻击,8连指战员隐蔽待机,不进行还击,敌人误认为阵地全部摧毁,便疯狂发起冲锋。 黄仁德高喊:“同志们!人在阵地在,就是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也要像钉子一样钉在阵地上,给我狠狠地打!”全连轻重武器向敌猛打,愤怒的手榴弹在敌群中爆炸,第七次进攻又被打垮了。 此时文化干事刘华送弹药来了,还递给黄仁德一张纸条,打开一看,是指导员王慎年写的:“黄副连长,上级决定火线上给你记一等功。” 经过准备,敌约三四百人漫山遍野从三个方向发起攻击,战斗到了白热化程度。 眼看敌人从三面向6班阵地攻上来,班长牺牲,副班长赵风梅率全班继续抗击敌人。该班仅机枪就打坏两挺换了三次,子弹打光了就甩手榴弹,手榴弹打光了就拼刺刀、用石头砸。 激战到17时左右,敌人停止了进攻。8连指战员一天一夜未吃未睡,共打退敌人12次进攻,歼敌2个连,俘敌40余名,缴获重机枪6挺,胜利完成了攻占和坚守鸡鸣山的战斗任务,为2营向敌纵深穿插迂回打开了胜利的大门。 战后,242团荣立集体三等功,3营8连被9兵团评为“鸡鸣山战斗模范连”,于喜田、黄仁德两位连首长指挥有方、身先士卒,双双一等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