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二月,李闯王率领大军浴血奋战。攻克了宁武关、处置了三关总兵周遇吉以后,又继续横刀跃马,浩浩荡荡向代王的地盘——大同进发。 翻过管涔山,出了阳方口。跨过金沙滩,过了怀仁县。眼看离大同城不远了。李闯王骑在高骏的马上,左右有众将作陪,正在飞速赶路。 突然,一阵悠扬动听的笛声传来。李闯王下令:人马缓行。 不一会,哨令兵发现,前方有一个牧童,倒骑着一头黄牛,慢悠悠地向南走来,一脸稚气望着闯王嘿嘿地直笑。 闯王奇怪地问道:“娃,啥地方人?” “解州常平村人。” “你为何从关老爷的故乡流落到这荒凉的塞北?” “随我爷爷寻找一个叫闯王的大人。” 李闯王听了,暗暗地高兴。心想,天下闯王就只两个,想必是我了,但又莫名其妙,这一老一小到底找我有何事,莫非受了有钱有势的欺。 于是闯王又问:“娃,你爷爷呢?”“我爷前几天已离开人世。” “那你爷俩找闯王有啥事?”“要送给他一件东西。”“啥东西?”“我爷说,不见闯王不说。” 闯王听了心想,这娃倒是够聪明机灵的。接着道:“娃,不瞒你说,我正是你要找的闯王。” 闯王见那牧童一个劲地眨巴一双聪明而又神奇的大眼。于是道:“若不信,请问诸位将士。”这时只听诸位将士呐喊助威:“谢闯王!” 那牧童俏皮地说:“甭说,我也知道。”说罢,用笛子指了指旌旗上偌大一个“闯”字。 李闯王哈哈地大笑起来。“闯王,这是我家祖传之宝。”牧童边说,边从牛肚子下取出一把宝刀,交给了李闯王。 李闯王接过了宝刀,看了又看,摸了又摸,连声赞许道:“好刀!好刀!” “闯王大人请记住:只要举刀,没有攻不破的城池!只要看刀,便有妙计良策。”说罢,那牧童突然不见了。李闯王不由得称奇长叹! 第二天,李闯王率军来到大同城南门外,安营扎寨,列队摆阵。之后闯王下令,让大同总兵派去宁武送降书的降将进城报信。可是降将一去不回,城门不但不开,城头霎时乱箭飞起。闯王知道,中了大同总后姜瓖的奸计。万分危急之机,李闯王想起了牧童献给的那把宝刀。右手举刀一挥,只见大同城的南大门,立即被打开了。 大军一拥而进,不费吹灰之力,顺利地拿下了大同这座塞上重镇。传说,那把宝刀是三国关老爷用过的宝刀。 拿下大同城,李闯王万分感激那位自称关老爷同乡的牧童,命人在大同城南门瓮城,建了一座精致的关帝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