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兵器时代,一国军力的强大可以用多少'带甲之士'来衡量,在发掘秦始皇兵马俑时我们可以发现,其穿戴着整齐的盔甲和严整的军阵着实让人震撼不已。 有人说盔甲的防护水平在于制作工艺和重量,在宋代同期的欧洲军队中,锁子甲的重量大约为15公斤左右,到了15世纪时的哥特式全身甲也不过20公斤左右,到了17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一种重达42公斤的重型盔甲,其简化版也有约20-30公斤,防护面积相当于42公斤级盔甲的四分之三。 欧洲重型盔甲简化版 如果以同时其作对比的话,以重量而言,我国古代的盔甲并不轻,而且工艺水平和防护能力也要强于同时期的欧洲盔甲,据资料记载,中国宋代的步人甲(步兵盔甲)也许是中国古代最重的铠甲,根据《武经总要》记载,北宋步人甲由铁质甲叶用皮条或甲钉连缀而成,属于典型的札甲,其防护范围包括全身,以防护范围而言,是最接近欧洲重甲的中国铠甲,但是也没达到欧洲重甲那种密不透风般的防护程度。 中国宋代步人甲复刻版 由于宋代失去了北方和河套等产马地,造成宋军在与游牧民族作战时,面对游牧民族的骑兵往往没有任何优势,特别是一些重甲骑兵往往一次冲击就能击溃宋军防线,所以宋军不得不在步兵盔甲上下足功夫,后来,身穿步人甲的宋军步兵甚至可以和重甲骑兵正面对抗。 公元1140年前后,是宋朝军队最强大的时期,名将岳飞、韩世忠等人,先后率领装备步人甲的重步兵屡次击败女真骑兵。 根据宋代军制规定,步人甲由约1800多枚甲片组成,其总重量能够达29公斤左右,同时可通过增加或减少甲片数量来提高防护力或减轻重量,但是,如果包括兵器在内,宋军每个重步兵的负荷高达40-50公斤,由于装备过重,机动性受到严重影响,如公元1141年的祏皋战役,以重步兵为主力的宋军,由于负荷过重,未能及时包围已溃不成军的女真骑兵,错失一次大胜机会。 中国宋代步人甲部件介绍 但是自宋代以后,中国的盔甲发展便逐步陷入了停滞,因为元代重视轻骑兵作战,需要保持高机动性,所以其对于重甲并没有过多兴趣,到了明代,因为火器的逐渐装备和整体国力的衰微,明代只能大量装备棉甲或纸甲,这些都导致了中国甲胄的没落,直至民国时期,热兵器时代的到来,笨重的铠甲不再适应新型的战场环境而退出了历史舞台,而接替它为士兵提供防护的是现代工业下诞生的多功能单兵防弹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