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冷冰冰的石头有什么好看?

 暮秋残阳 2019-07-31

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在大诗人陆游眼中,不会说话的石头比解语花要惹人喜爱得多。

不只陆游,决定了整个社会审美走向和潮流趋势的古代知识分子们,都很喜欢石头。他们选“大而奇者”装点园林,“小而巧者”案头清供,为石头吟诗作画,观之赏之,吟之咏之。

宋 赵佶《祥龙石图》

这种赏石文化一直延续下来,直到如今,仍有为数众多的赏石爱好者、收藏家们痴迷于各种奇石。

所以说,冷冰冰的石头到底“可人”在哪里?赏石又到底赏的是什么呢?


瘦皱透漏

从唐代的白居易开始,历朝历代不断有爱石之人提出奇石的审美标准,诸如“丑”“老”“势”“气”“灵”“顽”“拙”“怪”“巧”“雄”等等,不一而足。

但流传最广、影响最深,最为人认可与接受的,是古今第一石痴米芾的四字真言——“瘦皱透漏”。

劲瘦孤高方见文人风骨,以文人的审美标准看石头,自然也要清峻瘦雅,体态窈窕。但“瘦”不等于单薄,奇石轮廓还要富于曲线美,要形瘦神满,劲健有力。

半亩园第二回·赏石展展品

“皱”是指石体层叠交错而形成的皱褶,皱褶起伏间,层次丰富,气韵生动,使奇石充满了韵律和节奏感。

半亩园第二回·赏石展展品

“透”指石体上或前后或左右洞透而穿。

也就是说仅仅有洞还不够,洞一定要穿透整个石体,否则即使洞穴遍布也不符合“透”的标准。

此外,洞的大小与奇石本身的比例要协调;数量最好在3个以上;洞的位置也有讲究,景观石的洞最好位于中上方,案头清供山形石的洞则位于下方为佳。

半亩园中的太湖石

“透”是对洞的要求,“漏”针对的则是孔隙。孔隙不必太大、不必穿透石体,但数量一定要多,须遍布全石。

彼此之间则上通下达,孔隙相通,达到一窍焚香,孔孔出烟,香云环抱,恋石不去的效果。

半亩园第二回·赏石展展品


形质色纹

“瘦皱透漏”四字真言,是宋代以来文人赏石的主流审美标准,其主要适用对象是以灵璧石、太湖石、昆石、英石这古代四大名石为代表的传统赏石。

而时间来到现代之后,随着赏石品类的多样化,人们又在此基础上总结除了现代赏石理论的四大要素——“形、色、质、纹”。

“形”即自然形成的外在形状,可分为具象、意象、抽象三大类别。

具象石,奇巧逼真、活灵活现,几可乱真。

半亩园第二回·赏石展展品

意象石“似象非象”,赋予观赏者广阔的想象空间,意境和传神享受都来自形体和画面的外延,正所谓形有尽而意无穷。

半亩园第二回·赏石展展品

抽象石或是几何形态,或是自由形态,并不以象形逼真取胜。

半亩园第二回·赏石展展品

“质”即质地,或细腻润泽,或疏松粗糙。

奇石的质地自然天成,人为无法改变,只能有选择地加以利用。细腻润泽者美在秀丽,可以用来表现娇巧纤弱的形象;疏松粗糙者美在粗犷,可以用以表现雄壮豪放的作品。

半亩园第二回·赏石展展品

“色”指颜色,灵璧石尚黑,昆石以白为贵,而除这种传统标准外,同一石种的不同颜色,则以稀有为贵。比如木化石颜色一般为土黄、淡黄、黄褐,绿色木化石就极为珍贵

半亩园第二回·赏石展展品

此外,对于象形石来讲,恰当的颜色能令其更为逼真。

半亩园第二回·赏石展展品

“纹”即石体上的圆、点、线、面所构成的纹路图案或形状,凡线条节奏明快、富有韵律、变化无穷、妙趣横生者,都可谓精品石。

半亩园第二回·赏石展展品


好马配好鞍,好石配好座

自从文人把奇石摆进室内、摆上案头,奇石就多了一个形影不离、必不可少的伴侣——底座。

底座的作用不仅仅是支撑,它能给观者提供一个最佳的观赏视角,更重要的是,能烘托奇石的主题与造型,已经成为赏石文化一项重要内容和外在表现。

半亩园第二回·赏石展展品

因而,赏石也要学会赏底座。

传统赏石颜色相对单一,配座风格多以明清为主,常见形式有架式、桌几式、托盘式等。

半亩园第二回·赏石展展品局部

现代赏石的配座更讲求创意,会根据奇石的主题进行雕刻创作,没有固定样式,一切为衬托奇石服务。

半亩园第二回·赏石展展品

而以上两种风格,正在举办的半亩园第二回·赏石展(戳这里👉了解详情)中都可以看到。

而且,绝大部分展品的底座都选用红木老料制作而成,不用一根钉子,全部用生漆,打磨、生漆工序要比普通标准增加一倍。毫不夸张地说,这些底座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

半亩园第二回·赏石展展品

当然,赏石展更重要的还是赏石,本次展览中既有“瘦皱透漏”的古代四大名石,又有生动逼真的象形石,你想怎么看就怎么看,想赏什么就赏什么。

所以说还等什么,快趁周末,来世界最高的室内中国园林——宝库艺术中心·半亩园看看这些“可人”的奇石吧。

PS:半亩园平时不对公众开放,错过这次机会,想进世界最高的室内中国园林可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哦

倒计时第5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