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注意!你的这些不当操作正在让你的亚马逊账号面临关闭,而你却浑然不知。

 书剑秋 2019-07-31

亚马逊平台近两年特别多小而美的销售神话,Anker那种大体量的权哥就不说了。在身边,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个朋友在美国亚马逊平台卖纸箱,销售额1个亿;那个朋友3个人的小团队,在日本亚马逊上卖背包,销售几千万。

这个生动的故事,相信你也听过:3年前,有2兄弟,由于年纪只差2岁,因此没有代沟,经常在一起做事情。不过很有意思,哥哥是做淘宝的,弟弟是amazon的。

有一天做淘宝的哥哥报了一个聚划算,几个小时内卖光了库存,卖了1000多单衣服。弟弟卖的是电子产品,也是1天内卖掉了900多个。做淘宝的哥哥,为了接这1000单,准备了5个客服提前2天严阵以待,随时接待客户的问题。做amazon的弟弟只有2个人手,一个是他自己一个是他老婆,他自己不太懂英文,只有他老婆懂写一点英文回复一下邮件。

接下1000个单的哥哥,花了3天,让5个客服中的3个过来帮忙,终于把货打包好,发走,并把单号填到淘宝的系统里。同时还有2个客服24小时轮班,不断应付很多在问什么时候发货之类问题的客户。客户大都在7-15天内收到了货物。中间有一些退货,很多人问时候到。

接下900多单的弟弟,叼着一根烟,晚上让老婆抽空回了8个问题,然后睡了一觉到天亮,第二天,打开旺旺,联系了一下供应商下次发2000个产品过来,付了50%订金。货物由FBA全部直接发走,客户在2天内收到了货,收到了几个退货,也收到了几个好评。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做amazon的公司人很少,但人均产值很高。经常有人说那个公司只有5个人,但产值2000万,毛利率30%。

与此同时,权哥也经常听到身边某某朋友去年在亚马逊大捞一把,当我们还沉浸在羡慕嫉妒恨的时候,瞬间又听说他的6个亚马逊账号被封,倾家荡产,损失惨重。

现在权哥扒一扒你也正在犯但没觉察到的亚马逊之坑。

第一个大坑--乱填发货单







做过速卖通的人都知道,国内的物流大都经香港,通常我们把货给到货代,货代把到产品运到香港,需要先拿一个跟踪号,然后到香港后换一个正式的跟踪号,这在中国是行规。全中国人都是这么干的。给出一个转单号才可以在网上查询,大概中间有2天的时间,但亚马逊需要的是正确的可跟踪单号,而不是原单号。之前就有一位卖家已经这样操作了快100单了,仅仅如此,被关店了。

amazon是一个美国平台,按照美国的法律办事,如果你填写了一个错误的跟踪号,它会自动抽检,如果确认是错的,那么你很容易被判死刑——封账号。因为他认为这是诚信的问题,这是不可饶恕的错误。

因此,你肯定不能按做速卖通的方式先填原单号,再填改单号,因为那些单号是无法查询的,amazon确实会用云计算能力去查每一个单号是否准时出发了。

第二个大坑——平台规则搞不懂













我们经常会在新闻上看到,某个人做了某个平台赚了多少多少钱,但同样,我们会在一些amazon交流群里看到很多卖家发的信息,说谁的账号被移除销售权限了。又要从头开始注册账号,并且所有的资金在90天后才能收回。

原因是什么呢?跟卖侵权被抽检到。

很多时候,没有进入亚马逊的人总会从各种渠道听到信息,亚马逊容易死账号!

对于新卖家来说,熟悉规则远比赚钱更重要,凡是赚钱,都注定了是一件艰辛的事,别人辛辛苦苦投入一万小时的潜心研究才赚到钱,凭什么你能够在第一天就能够弯道超车?在人际交往中,别人可能会给你一点面子,但在赚钱这件事上,你只有遵守规律这一条可循。

很多新进入的卖家因为不阅读规则、不遵守规则而导致账号死掉,然后,他们再把自己账号死掉的结果讲述出去,你听到了结果,却没有听到原因,所以,你获得的信息就是,做亚马逊就是容易死账号。

有多少人真正去阅读过规则?

老美做生意都很简单,规则都提前写出来,大家直接照着做就对了。中国人不是这样的,总对自己说,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总想突破规则。

在亚马逊账号表现考核中,有四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值得我们去注意:不良订单率,订单取消率,延迟发货率和有效的追踪单号可查询率。

具体到四个指标里面,不良订单率要求小于1%,订单取消率要求小于2.5%,延迟发货率要求小于4%,有效的追踪单号可查询率要求大于95%。这就是一个账号安全的底线,当你的账号表现超出这些指标要求,意味着风险就来了。

这些大家不一定需要记,但是一定要清楚,amazon列出来的是底线,如果你的不良订单在100个单里有1个,那么,对于它来说是不可以接受的,它认为你不适合在这个平台上做,你不符合他的核心价值观。所以,把你账号冻结了。

追踪单号可查询率大于95%,前面已经讲过了。

当然,除了这些指标之外,还有两条红线是卖家不能触碰的:侵权和违反销售政策。

侵权:亚马逊在保护知识产权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财力,如果一个卖家侵犯别家知识产权(商标权和专利权等),亚马逊一般是杀无赦的,所以,对于卖家尤其是新卖家来说,一定要把侵权风险降到最低。如何把侵权风险降到最低?不跟卖别家产品就是最有可能避免侵权的方式。当然,发布产品前对产品可能涉及的设计专利和外观专利做一些论证也是避免侵权的必要方式。

违反销售政策:在平台上销售,一定要谨记,听话的孩子有糖吃,所以,平台禁止销售的,要坚决避免,所以,当你选择的产品方向有可能涉及到禁售等领域时,一定要提前做足功课。

比如说电子烟,他是明文规定不能销售的。那摆上去肯定要吃亏的,轻则让你写个报告,重则直接关账号。

所以,不抱着侥幸心理的做事,踏踏实实的做事,就是捷径。

以上讲的都是规则,当然 amazon平台help里有非常多明文的规则,大家其实应该在做之前抽时间逐条去看,确保自己的行为不会违反相关规则。

https://sellercentral.amazon.com/gp/help/521

第三个大坑——账号随便乱登陆,导致关联







但是由于前面 所说的原因,很多中国卖家在销售过程中,为了避免冻结生意完全无法继续,一般会准备多个账号。

但是Amazon官方规定,同一个人只能在亚马逊上注册一个卖家账户,不能经营或维护多个卖家账户。

而且amazon的云端后台非常历害,只要你在某一个时间,用同一台电脑,或同一条网线登陆过不同的账号,亚马逊的程序算法会认为某几个账户都是同一个人来操作,那么这几个账号就会被亚马逊认定为相互关联。关联的结果是amazon会通知你,你违反了用户协议中的条款,账号只能选择其中之一。

因此,当我们要长远地做好 amazon,并且要多账号经营,必须要把电脑、网卡、路由器、外网IP、邮箱、注册信息都进行物理隔离。

这个不仅仅是硬件的问题,同事之间的培训也很重要,以前就有一个案例,A公司的同事AA跑到B公司学习amazon,结果为了交流方便,直接在B公司打开了A公司的账号。

结果B公司事实上是经营违规产品的,那A公司的账号被认定为关联,一起关掉了。

所以,操作人员的培训非常重要,要有这种风险意识。

在成熟的亚马逊平台上做生意,规则非常多也非常完善,而且亚马逊的大数据像个天眼,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所以我们建议在亚马逊上做好生意一定要全面系统了解亚马逊的规则政策,先搭好框架再搬砖。一上来就搬砖就蛮干,不仅盖不出房子,还会碰一鼻子灰。

那你可能会想,我也渴望全面系统了解亚马逊,通过什么渠道比较好?

你可能也在想,我怎么可以成为一个打造亚马逊listing爆款的高手,想爆就爆?

现在有个很好的机会——让你全面了解亚马逊系统的实操课程,就摆在你面前,看你珍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