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圆桌派》第四季,窦文涛和他的小伙伴继续强势圈粉!

 gong821020 2019-07-31

四个人,一壶茶,一炉香,聊一个话题。几个话痨,聊起来就是一个小时。

也没有台本,大家想到什么说什么。政治不正确有之,歪理邪说有之,明明胡说偏偏嘴硬有之,但最多的,还是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之后的大实话。

如果这是个综艺……什么,你绝对不看?千万别急,这档综艺分分钟会让你真香打脸。

《圆桌派》第四季回来了,窦文涛和他的小伙伴,继续强势圈粉!

窦文涛是怎么火的,也算是个玄学。从任何角度看,他都不是传统节目里会火起来的那种主持人,相反,带着几分常人的和气及小人物的狡黠。

但偏偏是他,从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开始,就扮演着整个节目的绝对核心。每期邀几位文化名人,针对热门新闻事件或社会热点话题进行研究,绝对没有结论,只是俗人闲话。

到了《圆桌派》,还是一样,敢说,会说。

最近网上八卦频传,此前是林志玲、苍井优、张若昀唐艺昕的婚讯,再是“我们还是我们”的分手。于是,几个人凑到一起,把明星八卦那点事儿讲得是入木三分、妙趣横生。

而这周末网上看什么?当然是“各生欢喜”的大事件!脆弱的微博又倒下了。

可是回头一看,嘿,这几个人,早一周已经把这背后的逻辑都给透了底。

真的假的,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但隐约的,明白了这样一个看着沉闷闷的综艺,凭什么出了四季了,还能维持着8.5分以上的高分。

这年头,找个明白人,听句真话,还能听得明白,不容易。

架一座桥

说起《圆桌派》的嘉宾们,那真的是当今一大片综艺节目中的“异类”。

一般来说,访谈节目都是主持人 嘉宾的固定阵容,我问你答,要么冲着好玩有趣去的,像《非正式会谈》,要么就是来卖卖惨赚足眼泪水。

《圆桌派》的主持人窦文涛倒不是个一直叨叨问话的,他聚起来的这几个人,那都来头不小。

窦文涛,是几个人里最爱挑事儿的一个,也是说话最有人情味的时候。他爱揣着明白装糊涂,也最敢把话题往边缘扯。

用人家自己的话说:靠黄段子起家的。

他非常乐于表现自己的俗气和偏见,可是看他的访谈,反而会有一种知识分子的感觉,有思想有深度,但绝不是个掉书袋的。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主持人这么别具一格,来的嘉宾那必不能是庸碌之辈。

也确实,近得了《圆桌派》那张桌子的,那都是各行业中的精英阶层,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

早先在微博上的大热门“李玫瑾教你怎么辨别渣男”,就是从《圆桌派》这出来的,那是前几季的内容了,现下热乎上线的第四季也一点不虚。

除了大家都熟悉的马未都老师,这一季还请到了颇有口碑的实力演员陈坤周迅,著名才女蒋方舟,著名导演王晶,香港著名文化人梁文道,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不管搁在哪里都是一尊大神。

可是来了这,大家都恨不得脱了鞋聊,说起话来都丝毫不端着。也是这种风格,让嘉宾王晶上了热搜。

窦文涛你那个挑事儿的小眼神!

烂片王王晶驾到,矢口否认自己拍的是烂片:赚钱的事儿,怎么会烂!

什么叫好电影?《英雄本色》?小马哥的角色都是一场一场加出来的!

至于,为什么有人说他是烂片王?

不管对于这些话你有多看不惯,但除了窦文涛这里,许多人未必会有这样的放肆。

几个人围一堆聊天,就这么简单一节目,我们到底看的是什么?关键就在于这节目架起了一座沟通平民和精英阶层的桥,架起了一座沟通不同圈子之间的桥。

《奇葩说》的卖点类似,也是一群人在那里聊天,聊到最后几乎要短兵相接。但如果说那个是烈火烹油之盛,这个就是清汤慢炖之美,《圆桌派》好就好在,它讲的是大道理,却没有书袋气,确实和导演说的一样,下饭。

这更像是一桌子好友聚在一块,互相就一件事发表意见,但不必非要说服谁,大家只是就自己的领域、自己的生活体验谈那么点见解。

这样思想的交流,不仅仅是嘉宾和嘉宾之间的,也是观众和节目之间的,当我们在看着嘉宾们聊天的时候,我们能看到虽然身处同一个世界,但是在不同的经历、不同的背景下,这个世界有多少可释性。

也许屏幕前的你会对某一个观点拍手称赞;也许你对政治哲学心理宗教一窍不通,对这些在媒体上大热的问题,或许你也思考过,只是想的不深。

没关系,在圆桌茶话会中,你或许听不到你想要的答案,但你一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谈一件事

雷蒙德·卡佛有本书,叫《当我们在谈论爱情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这句话放在《圆桌派》里也相当的合适。每一期的圆桌派,谈一件事,但是不仅仅是谈一件事。

第一集请来的嘉宾是陈坤和周迅,这二位大家都不陌生,都是实力派演员,两位在现实生活中也是非常好的朋友,你以为这期会聊表演吗?

错!这一集大家开始聊“爱”,聊“诚实”,聊男人和女人,到底会不会有纯洁的友谊!

又是一个看起来很玄学的话题,从两人对对方的感情认知,聊到爱的定义,结果又聊到西方的博爱精神。

节目里陈坤分享了和儿子聊爱情的经历,结果就被马未都给怼了:孩子听不懂。但是我们听懂了,一个心思敏感的演员,在演过那么多爱情故事,经历了纷纷扬扬那么多事之后,怎样看待爱。

同样,梁文道对于爱也有自己的见解。

看这个节目的,多半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有的已经结婚成家过上现充的生活,有的还是一只单身狗或自诩为一条酸菜鱼,对于爱情和未来的不确定使得年轻人如此焦虑而迷茫。背后的逻辑,竟被梁文道一语道破。

单身狗小编也因此突然自闭思考人生……

年轻人的焦虑,被这几个已经走出去的大哥看得透透的。第二集的“隐形贫困人口“也是当下极为热门的一个话题,出入高档写字楼的三无白领——没房没车没钱——对此绝对会感同身受。

前两年疯狂的校园贷、裸贷控制的大学生,到这两年被花呗掏空身体的小白领,超前消费不再是少数现象,当社交媒体都在贩卖焦虑的时候,失去控制的年轻人们结果是什么?

正如窦文涛说的,“三十岁前的人生不属于我”。

为什么“隐形贫困人口”那么多,为什么那些看似光鲜靓丽的人会负债累累?这是一个很值得思索的问题。对于蒋方舟来说,这是因为我们和“高级生活”的距离被缩短了;

对于窦文涛来说,这种距离的缩短,是现代科技带给我们的阴影;

而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看,这又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

话题有深度,但讨论的都是大白话。偏偏这些话你听懂了,却被背后的逻辑带入了更深的思考。

这样的话题在《圆桌派》中还有很多,包括996啊,原生家庭啊……哪个都是大热门。

选择这些论题本身就自带话题度,一个没把控好,那就是一场大杂烩,变成了相互之间观点的倾轧。但在这块圆桌周围,不会有这种事。

沏一壶茶

每次节目的开头,窦文涛都会先点燃一支香,沏一壶茶。无他,让节奏慢下来,让大家的心沉下来。

厌倦了一派热闹、乱哄哄的综艺,不少“慢综艺”现在大行其道。但是真的要慢下来,确实很不容易,沉下心去做思考也相当困难。

《圆桌派》真的是一部相当相当缓慢的综艺节目了。大家坐定,桌上摆上茶水瓜果你爱吃不吃,就像是在自家的客厅里几个人就聊开了。

香烟缭绕,在这节目里你几乎看不到什么剪辑,几个镜头就从这个人的脸切换去那个人的脸,谁说话了就拍谁,偶尔拍个大全景和金主爸爸的产品。相比起跑男那种要扛着摄影机在烈日下狂奔几公里的,这可是真的慢悠悠。

几个人说话也都不快,节目本身也没什么背景音乐来烘托气氛,更没有那些颇为有意思的音乐效果,在这里唯一的魅力点就是聊天,而说话的艺术就蕴含其中。

读书的时候,老师总说,要把一本书“读厚”,说的就是要总去看那个书,看的书都起毛边了,变厚了,但是你要吃透,那还要把书“读薄”,去粗取精,化繁为简。

《圆桌派》恰恰提供给我们这样一个平台,我们能看到这些个把书读成了生活的文化人,是怎么样用最简单的话说最深奥的道理。

如果你还没看过这档综艺,有时间的时候,不妨也沏一壶茶,追完了这一季,再看看前三季。

每一期都是一次无比精彩的思想碰撞,每一期都是一次聊天美学的淋漓尽致的表达。话题或许会过时,但思考的逻辑、生活的面目,从未改变。

听人聊天,从来都不只是说出来的那些话。看《圆桌派》,会明白这个道理。

微博:@藤井树观影团2011

公号:藤井树观影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