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这是臧克家说的。 有的人成了,他不是英雄; 有的英雄败了,他还是英雄...... 这是我说的。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不以成败论英雄”。 小时候不懂,现在也不太懂。 如果不以成败论英雄,那以什么? 先看看什么是英雄。 英,草木之中央,花蕊是也,花苞是也,植物中最最漂亮、极致美丽的地方是也。为人,就是特精华、特出众、特有才华的那种。要不咋叫英才呢! 雄,特别傲岸、有实力、阳刚气、战斗力的样子。难怪泰山叫“雄踞天东”、帝国叫“雄霸四方”、伟人叫“雄才大略”,连佛教寺庙主体建筑都叫“大雄宝殿”。看好了,是大雄,不是中雄、不是小雄,不是一般的“雄”。 英雄,英+雄,既有超群的才华又有超强的勇气和战斗力之人,才配叫英雄。 按照这个标准,看看谁是“文武双全”的英雄。 只“英”不“雄”的,肯定不是,再“英”也不行。这就排除了绝大多数有才的文人,诸如屈原、宋玉、李白、杜甫、曹雪芹之类。 只“雄”不“英”的,肯定也不是,再“雄”也白搭。于是排除了绝大多数的战神,诸如白起、王翦、蒙恬、项羽、张飞关羽赵云等人。 这下好,剩下的既“英”又“雄”、既能写又能打的,可真不多。 周瑜,应该能算一个。辛弃疾,也算。岳飞,也算。王阳明、曾国藩,都算。 数风流人物,必须算。 然而,在民间的语境中,英雄的定义不是这样的。 民间的英雄,不在乎“英”不英,只在乎“雄”不雄,甚至只在乎有没有勇气。 有着过人勇气的,就是英雄。比如荆轲、孟姜女,比如文天祥、史可法,比如董存瑞、黄继光,比如任正非、褚时健。 故,只要有勇气干了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之人,无论成功与否,都是英雄。比如当年的长江第一漂团队。 现在可以回答了,不以成败论英雄,以啥? 答曰:以勇气。 面对艰险、困难,谁有勇气去做、去实践、去执行、去身体力行、去埋头苦干,谁就是英雄。至于干成干不成,那是天意。孔子也说,尽人事,听天命。咱只管做好自己,剩下的交给运气。 照这个标准,移山的愚公是英雄,填海的精卫是英雄,补天的女娲是英雄,治水的大禹是英雄......抗美援朝的战士们是英雄、鸿蒙的研发者们是英雄。 孟子说,虽千万人吾往矣!谁有勇气去行动,谁是英雄。除此之外,都不是。吆喝得再欢,也不是。 想当英雄,得有勇气。 勇气,从哪里来? 问问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