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人们习惯把有船摆渡过河的地方称为“渡口”,正所谓有江河之处,必然有渡口。 在经济、交通都还不那么发达的年代,船渡是阆中人们出行最常见、最重要的交通方式,渡口也就成了重要的交通港口,在阆中历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来,随着阆中的经济、交通飞速发展,船渡这种“慢交通”方式逐渐被淘汰。 一个个逐渐消失、冷清的渡口,渐渐淡化出人们的生活视线,但那些特定的时代印记,却在阆中人民的脑海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河溪渡口 印在阆中记忆最深处的烙印 嘉陵江阆中段的河溪渡口,曾是四川省内河最大的车渡码头,也是洪山、河溪、水观等20多个乡镇近30万群众进城的必经通道,其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2014年7月30日,阆中嘉陵江三桥正式通车,至此,河溪渡码头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正式停航。 近日,小编再次来到河溪渡口, 曾经渡车过河的渡口现在也已经荒废, 如今的荒凉感 让人让人难以想象它当初人声鼎沸的样子 ...... 迂曲的嘉陵江流经阆中市境内的河溪镇,这里也是构溪河汇入嘉陵江之处。河溪渡在唐宋时名叫“河溪关”,是扼守阆中的护城七关之一,水路运输繁荣。 而河溪渡口自古以来便是阆中重要的水码头。1958年在此开设人力渡。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通往县城的班车在这一带乡镇开通,河溪渡口增设了车渡业务,直到1990年,才有了机动渡。 作为四川省挂牌监控的内河最大车渡码头,河溪关车渡码头是阆中市唯一的24小时渡运码头,每天经过渡口的车流量在500辆左右,乘客人数达到3000人以上。 河溪关车渡码头除了可以停靠机动轮渡以外,也可以停靠其它船只。每日清晨,附近打渔的村民将渔船泊在码头附近,出售河鲜给来来往往的行人。 据曾搭过河溪渡船的同事说,以前搭班车渡过河的时候都特别害怕,生怕车子刹不住直接开进河里。 但是,搭上渡河船之后,便可以下车站在船上,感受习习江风、一览山清水秀之色。 船渡车来往于乡镇与阆中城市的历史已经过去5年之久,但同事每次说完还一脸陶醉与怀念的表情,想必以前搭过这趟渡船的人们都会印象深刻吧! 进入二十一世纪,每天来回等渡坐船的时代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出行。随着嘉陵江三桥的建成开通,河溪码头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恢复了宁静。 这条看似不宽的河流,曾经确是通往洪山、河溪、水观等20多个乡镇的水上通道。 如今还能看到的这条斜坡和不远处的提灌站,都是当年河溪渡口辉煌历史的见证,如今它们仿佛也在默默地承受着这里的落寞。 曾在这里做买卖的人们,随着渡口人群的消散也已经另寻他处,只留下苍凉落败的景象和山清水秀的好景。 现在,迎着盛夏的炙热,早出晚归的两岸居民,骑着摩托车、电瓶车,行进在牢固而平稳的三桥上,继续他们平静幸福的生活…… 如今, 河溪渡口虽然铅华褪尽、风光不再, 但却给世人留下了说不完的故事, 看不尽的岁月风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