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羲之的书法《兰亭序》为什么好?好在哪?

 fxiaog 2019-07-31

《奉橘帖》,摹本,纸本,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笔法产生形态,兰亭序是左手持硬黄纸(或他人持纸), 右手执笔,率意、快速、或微醉书写的草稿,纸笔均悬空,无稳定桌面或支撑物,书写速度之快、难度之高,非常人能及, 然不时写出几近完美的字形结构和精致立体的轮廓线条,如 兰 、亭 、无、少 、永……

形态各异的之、足、所、为 。 偶有失笔 ,也只是字形不佳, 如:癸丑、春;或略显粗拙,如:向之、夫、文。而点画和线条的质感和墨气依旧饱满润泽、灵动多姿、精彩传神,用笔失误率极低,是毛笔快写的奇怪现象。非要找点硬伤,整体章法过于草率,不够完美。

王羲之《寒切帖》信札,墨迹纸本,尺寸25.6×21.5厘米

白璧微瑕,数十年观赏和研习,不但不会疲劳生厌,反而会对每个鲜活生动、极富生命力的单字及精美的笔触产生由衷的舒适感和敬畏。后人相对较好的书写条件, 却频频失误, 同等状态, 更是无法作书 。快速而精美,是人们对于书写应用的极致理想,自然奉之为圣。

我们有理由相信,王羲之那些在更好状态下书写的,被历代帝王收藏陪葬的公文,会更趋完美。 今天,我们能见到的兰亭,实为流落于民间的冯承素双钩摹本,为了精确勾勒原形轮廓,描摹行笔速度较慢,肯定不如真迹挺拔动感,但基本保留原型轮廓。

王羲之 长风帖

文章字数多、内容丰富、还原了一千六百年前,王羲之及友人的精神世界,因笔法失传、无人能仿 ,没有涂改修饰的可能,有比史书更真实、更重要的史料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