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句容有一个地方 明清范十足,古色古香 市井氛围格外浓 在这里你或许还会邂逅别开生面的杂技表演 到了夜晚,华灯初上 整个古村流光溢彩 定会让你惊叹不已 而且,这些地方 济公来过 康熙来过 乾隆也来过 你,来过吗? 宝华山 一座“济公”曾经传教的山 宝华山的“雾海”比之黄山云海毫不逊色。那乳白色的岚气时浓时淡,变幻莫测;浓时如絮,淡时如烟,峰峦寺庙,时隐时现;如青春少女神秘的面纱,似九天仙女飘临凡间;溪水潺潺,松涛和鸣,莺声燕语,一切尽沉醉在浓淡相宜的晓岚霭气之中。乾隆皇帝曾六上宝华山,发出了由衷的慨叹:“宝华深处秀,问路语吾曾。”康熙也数度来游,赐银赐物、不吝墨宝。据传说,高僧宝志和尚曾在这里结草为庵。这宝志和尚便是在民间备受喜爱的“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济公”的原型。宝志圆寂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改称华山为“宝华山”。 千华古村 一个明清盛景重现的村落
宝华山自古就是佛教圣地,始建于公元502年的隆昌寺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是佛教律宗祖庭,康熙乾隆皇帝多次驾幸,附近的杨柳泉村因此繁荣,后因战乱等原因逐渐衰落,名落深山。 衙门、镖局、钱庄、茶楼、茶叶铺、醋作坊、粮油铺等等明清风貌的商铺真实地展现了清代黎民百姓的生活状况,娱乐和历史的结合,着实引人注目。 隆昌寺 隆昌寺,又称宝华寺,始建于公元502年,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最初是梁代高僧宝志和尚在此结庵传经,故名宝志公庵。宝志即民间传说中济公和尚的原型。明神宗敕赐大藏经及“护国圣化隆昌寺”的名称,于是改称隆昌寺。清康熙乾隆曾多次驾幸宝华山隆昌寺,足见其在佛教界的地位和影响。 这么多年来,隆昌寺内香客来往,好不热闹,每至初一十五,前来进香的人们更是络绎不绝。大殿外树枝上系满丝带,承载着人们的虔诚与期许。 隐隐僧舍,阳光如禅,无梁殿前守望的白鸽,慵懒的站在屋檐上,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来源:轾麓文化 |
|
来自: zzm1008图书馆 > 《镇江市句容市》